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早期铜镜的原初功能和原形再论
  • 青州龙兴寺彩绘卢舍那法界人中像时代的新认识
  • 中国玉文化起源探索——以兴隆洼文化玉器为例
  • 阳陵令印 封泥相关问题
  • 正确认识遗址的规模
  • 所校联手 繁昌惊现北宋瓷窑风貌——专家谈繁昌瓷窑遗址
  • 长江中游地区城濠聚落的源起、功能及其对文明进程的作用/王红星
  • 跨湖桥出土的中药中药罐应是茶茶釜辨
  • 文化遗产研究与『文化遗产学』
  • 宋六陵出土龙泉窑青瓷的启示
  • 最新热门    
     
    察吾呼沟文化的两种葬俗与北亚草原的联系

    20世纪80—90年代初,在新疆天山南麓和静县察吾呼沟发掘的1、2、4、5号墓地有独具特色的随葬品和葬俗,发掘者将此类墓葬遗存定名为察吾呼沟文化,并根据14C年代测定数据推测其年代约相当于公元前1000—前500年。察吾呼沟墓地有逐次下葬和头骨人工穿孔的葬俗,这两种葬俗也见于北亚草原地带。

    察吾呼沟的墓室为竖穴,平面卵型或近三角形,室壁由石头垒砌,墓口多棚盖石板或盖木。流行合葬,合葬人数2—10几人不等。《新疆察吾呼沟》报告认为察吾呼沟文化流行二次葬,一次葬占次要位置,但从该报告发表的墓葬数量最多的4号墓地的墓葬简表可以看出,4号墓地的一次葬所占比例应略高于二次葬,也常见一次葬和二次葬共存的现象。一次葬葬式以仰身曲肢为主,有的死者一部分骨架保持原有的姿势,另一部分骨架则已经扰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后来再次下葬其他死者时将原有的一次葬的死者的骨骼扰动的结果。墓地的发掘者也认为从墓室的结构和骨架的具体摆放情况判断,很多一次葬的多人合葬墓是经二次或多次下葬形成的。例如一些墓葬原来封盖好的盖板石,正中较大的一块被撬至别处,在此盖板石下的墓坑中见有再次葬入的人骨。有的盖板石在撬动时落入了墓室内,就把骨架直接放在了这块盖板石上。有的墓室带有墓门,这种墓门除了给挖掘墓坑带来方便之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利于打开墓门,再次葬入死者。有些多人合葬墓的骨架分层埋葬,为一次葬或一次葬与二次葬结合,这更说明死者不是一次而是分几次下葬的。

    这种多人合葬、逐渐下葬的葬俗在新疆还见于年代相当于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的和田洛浦山堡拉墓地。

    蒙古共和国西北部的乌兰固木墓地也有与上述察吾呼沟文化相似的葬俗,该墓地的年代约为公元前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