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早期铜镜的原初功能和原形再论
  • 青州龙兴寺彩绘卢舍那法界人中像时代的新认识
  • 中国玉文化起源探索——以兴隆洼文化玉器为例
  • 阳陵令印 封泥相关问题
  • 正确认识遗址的规模
  • 所校联手 繁昌惊现北宋瓷窑风貌——专家谈繁昌瓷窑遗址
  • 长江中游地区城濠聚落的源起、功能及其对文明进程的作用/王红星
  • 跨湖桥出土的中药中药罐应是茶茶釜辨
  • 文化遗产研究与『文化遗产学』
  • 宋六陵出土龙泉窑青瓷的启示
  • 最新热门    
     
    察吾呼沟文化的两种葬俗与北亚草原的联系

    前5—3世纪(不包括5座匈奴时期的墓葬)。墓葬有木椁墓和石室墓两种,均为一次葬。木椁墓为合葬墓,埋葬人数2—10人不等。死者曲肢侧卧,一次葬,人骨架排列紧密有序。木椁用一组原木封顶,个别的椁室的东壁穿透形成“窗口”的形状。发掘者认为木椁墓内的死者是逐次下葬的,木椁的盖板和个别墓室壁上的“窗口”是每次下葬死者的通道。个别的骨架一部分被挪动,应是后来埋入死者时扰动所致。

    与蒙古西北部接壤的俄罗斯图瓦地区存在与乌兰固木墓地同类的墓葬遗存,这里也有同样的逐次下葬死者的葬俗。俄罗斯学者А.Д.格拉奇仔细研究了图瓦该类墓葬的墓口下葬处的堆积,发现它们明显区别于其周围的堆积,说明这里是后来再次下葬的入口。

    从图瓦更向北的南西伯利亚的米奴辛斯克盆地,在塔加尔文化的萨拉加什期(俄罗斯学者推断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3世纪)已经普遍流行多人合葬,为一次葬,死者在木椁的底部紧密成排的摆放,有的时候摆放几层,最后将木椁封盖进行焚烧。俄考古界也普遍认为这种合葬墓内的死者也是逐次下葬埋入的。

    察吾呼沟4号墓地6个头骨上有人工穿孔,几乎每个穿孔的头骨上都有两处以上的穿孔。孔的边缘整齐,呈圆形或方形,大多数洞孔的边缘遗留有较明显的细小工具的印痕,说明这些洞孔是由较精巧的工具多次仔细凿击所至,并且孔的边缘没有发现修复和愈合的迹象。这说明穿孔不是利器砍伤或出于医疗目的在头骨上手术的结果,而是在死者的头骨上人工穿凿而成。在新疆地区人工穿孔的头骨还见于天山阿拉山口、哈密焉不拉克、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等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的墓葬,对此已有学者著文讨论。

    乌兰固木墓地所出的116件头骨中有18件有穿孔痕迹,穿孔呈圆形、椭圆形、方型、菱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墓地的发掘者诺芙格罗德娃和人骨鉴定者马莫诺娃都认为这是战争时利器穿伤头骨所致。图可见穿孔形状规整,边缘整齐,穿孔有的对称分布,有的连串分布,一个头骨上常常可见一个以上的穿孔,这并不符合战争时利器穿伤的特点。而且18个穿孔的头骨中有6个是女性、一个是少年男性。女性的比例占的这么高与战争死亡者应绝大多数是男性这一常理不相符合。从穿孔的形状和分布特点看应是人工有意穿凿而成,而且应该是在死后进行的。

    头骨人工穿孔也见于俄罗斯图瓦地区年代相近的墓葬中,在萨格里—巴伊Ⅱ号墓地3号冢出2个人工穿孔的头骨,穿孔为不大的椭圆形,位于顶骨和额骨上,死者埋葬在随葬品相当丰富的木椁内。在俄罗斯阿尔泰地区的巴泽雷克5号冢出的男性头骨在左顶骨被人工穿孔。根据其它迹象判断,穿孔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取出脑髓,使尸体防腐。

    米奴辛斯克盆地塔加尔文化向塔什提克文化过渡时期(约公元前1世纪左右)只有在面部放面具的头骨上有人工穿孔,到塔什提克文化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头骨人工穿孔的现象相当普遍,每个墓地达80—90%。这时头骨人工穿孔的目的是取出脑髓将死者制成木乃伊。

    1996年,俄罗斯学者М.Б.麦德尼科娃重新研究保存在米奴辛斯克博物馆的属于塔加尔文化的几处墓地的头骨材料,发现在属于塔加尔文化巴伊诺沃期(约公元前7—6世纪)的塔加尔岛墓地和属于巴伊诺沃期至萨拉加什期(约公元前4—3世纪)的萨莫哈瓦墓地都有所占比例比较少的人工穿孔的头骨。在属于萨拉加什期的基石——古里墓地发现24个有人工穿孔痕迹的头骨。因此,可以认为头骨人工穿孔的习俗在塔加尔文化的几个阶段都存在,只是在较早阶段所占的比例较小,到了末期更加普遍,而且明显可见穿孔的目的是为了尸体防腐。

    察吾呼沟4号墓地与乌兰固木墓地、图瓦的的萨格里——巴伊Ⅱ号墓地3号冢的头骨人工穿孔的形状、位置最为接近,察吾呼沟与这两地的距离也相对最近。从发表材料较为详细的察吾呼沟和乌兰固木墓地可知,这里不见尸体防腐的迹象,因此头骨人工穿孔的目的很可能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有关,如为了辟邪等。

    通过以上可知新疆察吾呼沟等地的逐次下葬的合葬墓、死者头骨的人工穿孔两种葬俗在其北部的北亚草原地带都存在,这种相似性应该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两地之间存在文化交往的反映。虽然察吾呼文化的年代可能早于乌兰固木墓地和塔加尔文化的后两个阶段,但是还是与塔加尔文化的前期接近的。而且与塔加尔文化前期一样,察吾呼沟4号墓地的人工穿孔的头骨也只占头骨总数的一小部分。新疆察吾呼沟文化等的陶器与上述地区的有明显的差别,但是这不足以否定这种文化联系的存在,因为在相距较远的两个地区文化上的交流是间接的,只能体现在某一种或几种文化现象上的相似。例如在战国至两汉时期中国高级别的墓葬如诸侯王墓等流行在地表建巨大的封土,地下建大型的木质椁室。在南西伯利亚米奴辛斯克盆地年代与此相当的塔加尔文化萨拉加什期至塔什提克文化时期也流行相似的大墓,而在此之前该地区不见此类墓葬。两地的随葬器物截然不同,但是因为有文献记载我们很容易想到战国秦汉时期在中国和南西伯利亚之间存在着非常活跃的匈奴,匈奴的高级别的墓葬普遍采用中国的地表建封土、地下建大的椁室的墓葬结构。同时,也把这种墓葬建筑向西传到南西伯利亚。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