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文物报与考古报告
  • 如何编写理想的考古报告
  • 关于理想的考古报告的理性思考
  • 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 江阴祁头山遗存的多文化因素
  • 保护白鹤梁题刻
  • 理想的考古报告——不厌其详的 全信息报告
  • 漫议考古报告
  • 下王岗和雕龙碑从排房建筑看社会形态
  • 考古发掘报告的客观性
  • 最新热门    
     
    史前烧土墓与烧土坑

    在史前居住址和墓葬的发掘中,我们常常要同红烧土打交道。发掘者通常对居址上的烧土较为注意,通过观察上面的印痕可以复原房屋的结构,借以进一步考察史前居民的建筑技术。实际上红烧土并不仅仅同居住形式有关,它还在一些特别的遗迹现象中充当着特别的角色,这一点很值得引起关注。

    在史前墓葬的考古发掘中,有时在一些墓葬的填土中发现特意置入的红烧土块。有些墓葬的填土中红烧土的含量很大,而且这些烧土明显是由居址上取来的。过去对这样的现象,发掘者一般只是客观报道,少有解释。不过已有的一些推论已经是很有见地了,只是没有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注意。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就已发现了在墓中埋入红烧土的做法。如在兴隆洼文化的墓葬中,就见到了在墓中填塞红烧土的现象。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176号房址中的117号墓,上层“填土中夹杂有较多红烧土块”。在陕西西乡李家村文化遗址1号墓填土中夹杂有红烧土渣。与其他墓葬的处理方式不同,在墓坑中填塞烧土的做法,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较为普遍,这种现象受到一些发掘者的关注。在山东滕县岗上村墓地发掘后,发掘者特别指出“墓的填土是从居址专意搬来夹杂有红烧土碎块的灰土,景芝镇和堡头的墓坑填土也采用此法”。高广仁先生主持山东兖州王因墓地的发掘,发现数百座墓葬中普遍填有红烧土颗粒,他认为“大概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风俗”。在研究大汶口文化葬俗时高先生特别提到这个现象,他说“在王因、岗上、大汶口、西夏侯、景芝等多处墓地上,墓穴填土中特意掺入红烧土颗粒、炭碴或碎陶片”,不过他当时对这个现象没有作出具体解释。最近高先生又一次讨论到这个问题,并且进行了解释。他说一些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大量填塞的红烧土块,应当“是从居址上特意移来的。……在一些灰坑中填有大量红烧土块与墓葬填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