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打响蒙古族人民抗战第一枪——百林庙战役纪念章 |
|
|
|
百林庙又称百灵庙,系达尔罕贝勒庙的转音,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2年)。百灵庙占地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古朴雄伟,由5座大殿、9顶佛塔和36处藏式结构院落组成。各处殿塔雕梁画栋、廊柱林立,墙壁上彩绘着佛经故事,造型生动,构图细腻。清康熙皇帝曾御赐“广福寺”牌匾,悬挂于大佛殿正门上方。据记载,庙内香火最盛时喇嘛达1200入之众。百灵庙城周围共有9个隘口,俗称“九龙口”。出西门不远处至今仍留存有清代军营遗址,是康熙皇帝1694年率军亲征噶尔丹叛军路经此地的驻跸之所。百灵庙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内蒙古北部*、经济、宗教活动中心,是达尔罕草原的商贸集散地,有“草原码头”之称,也是漠南途径漠北、新疆等地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七七事变”前,这里曾先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百灵庙武装抗日暴动和百灵庙战役。1936年2月21日,驻扎在达尔罕贝勒旗百灵庙的蒙政会保安队千余名官兵,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共西蒙工委书记乌兰夫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武装暴动,打响了蒙古族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1936年10月,日伪军向绥远发动进攻,绥远省主席傅作义率领所属部队进行抵抗,经过反复争夺,全歼了日伪军,收复了百灵庙,取得了毙敌300余人,俘敌300余人,伤敌600余人的辉煌战果,史称“百灵庙大捷”(也称“百灵庙战役”)。此役粉碎了日伪军侵占绥远的企图,进一步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1937年3月15日,傅作义将军在归绥主持召开了绥远各界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