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明龙凤纹浅浮雕白玉带板
  • 兽面云纹铙
  • 千唐志斋中的 近代三绝
  • 端方与古埃及彩绘木棺
  •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喜峰口罗文屿战役纪念奖章
  • 陈元龙铭砚
  • 汉代鱼纹铜镜
  • 武强抗日年画事
  • 傲骨如君世已奇
  • 佛教供器——八宝
  • 最新热门    
     
    《书谱》中提供给我们的鉴定方法

    n=right border=0>”论真伪,恐怕会失之偏颇,因为它刚刚完成了辨别作品真伪的第一步。当然,绝异的精神面貌的确不用再考虑其他方面,一棒打杀便是。但多数的情况是,造假者的智商绝非低级。在浩如烟海的古代书法作品中,“风神”毕肖而其他方面均不近似的作品不在少数,如果单以“风神”定真伪,忽略其他方面,恐怕会网罗甚伙,造成很多没有必要的麻烦。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王羲之作品”,均为晋以后的钩填或临摹之作,真正的王羲之墨迹则无从得见。换个角度说,尽管如《丧乱》、《二谢》、《孔侍中》(见左图)、《妹至》(见右图)诸帖,均在风神和字形上与世所公认的王书最为接近,但在墨法、用笔等方面,我们还是一无所知,这是学书人和书法理论界一致的困惑。所以,鉴定书画作品的真伪,就要从包括“风神”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去综合考虑判定,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固然可行,但不若从几个方面去综合判断。这就好比你说某甲不是某乙,理由只有一句“长得不像”,这话若不是出自其亲属之口,恐怕难以让人信服,这里就需要多方面举证才能解决问题。

        尝见收藏界的朋友持其所藏,请行家辨伪识真,行家往往只回以简单一句:“不对”、“风格不是”、“看风神”云云。其结果是求鉴者兴冲冲而来,怏怏然而去。为人答疑,不可以一言以蔽之,除非另有隐情,如若不是,不妨和大家从几方面一同参究,相互受益,岂不更好?

    (2006年8月23日8版)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