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谈白居易故居出土的 辟雍砚
  • 一份特殊的入党宣誓书
  • 吴冠中的《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油画
  • 雁翎队与日军作战的一只船
  • 谢六逸、臧克家先后编《文讯》 杂志
  • 三猿寓四勿
  • 旱烟袋、烟包与烟包挡
  • 北平第一届漫画展览会特辑
  • 戴安澜将军生前身后的八件珍贵文物
  • 御窑画师的绝笔——赏析金品卿的一件力作
  • 最新热门    
     
    释达受春秋 钟 立体拓本

     

        在传拓技艺中,有一种是拓器物图形的,拓本呈现立体图效果,故又称立体拓,据徐子晋《前尘梦影录》载“吴门椎拓金石向不解作金形,迨道光初年浙禾马傅宕能之,六舟得其传授,曾在玉佛龛为阮文达公作百岁图,先以六尺匹巨幅外廓草书一大寿字,再取金石百种椎拓,或一角,或上或下,皆以不见全体……携至邗江,文达公极赏之,酬以百金,更令人镌一石印曰‘金石僧’赠之。”《传拓技艺概说》(周佩珠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一书作者认为立体图形拓法始于清嘉庆年间,两者所述时间上基本吻合。此书并说最初的立体拓不是把器物整体拓在一张纸上,只是把器物的大概轮廓拓在纸上,整体效果不符合器物的立体感,直观上看很呆板。

        笔者近得一纸“钟”之全形拓,初鉴为春秋时器,器身饰以雷纹和近似蛇纹的纹饰,拓者正是达受,有“六舟手拓彝器”印为证。拓片纸本,镜心42.8×42.6厘米。“钟”之旋、干、枚(钲间突出的乳钉)皆呈现出立体效果,或许正是因为此拓为立体拓之早期作品,“钟”虽有立体感,但不符合*规律。也正因了这一点,此拓的重要性反凸现出来,它提供了嘉庆、道光年间立体拓之实物资料,何况还是出自名家之手。通过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拓本用心之处的,拓本为整纸,只是因为枚高高凸起,拓者便在钲、枚之间将纸剪开掀起分别拓出,然后复原。旋、干处则未做剪裁处理。在后于(钟的口沿)的处理上,用淡而湿的墨色,与前于干墨拓形成差别,以此体现立体效果,可谓用心良苦。另外,在墨色干湿的运用上也验证了《前法梦影录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