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国军编遣退伍纪念章
  • 玻璃七弦琴求证
  • 谭泽闿诗书铜墨盒赏评
  • 宋代白釉剔刻花瓷罐
  • 菱花击鞠镜
  • 张少丞与治印艺术
  • 清代三多九如坑仔岩端石砚
  • 记高凤翰的一块五言律诗刻石
  • 最早向外界全面报道长征胜利的《逸经》杂志
  • 中国最早的 百家姓 玉册
  • 最新热门    
     
    包锡嵌玉紫砂壶

     

        福建省闽清县宏琳厝民俗博物馆,曾陈列着一把清代包锡紫砂壶。壶呈圆柱形,高8.7厘米、直径为9.5厘米;嘴、柄、钮均以玉嵌,壶身一面刻花卉,另一面刻行书诗:“难寻和靖题诗处,只见梅花到老枝。”款署友香;紫砂内胎底正中,钤有阳文篆印“画溪书屋”,壶上有黄褐色斑块。

        包锡紫砂壶,一般都是名家所作,现传世的藏品不多。紫砂壶始于明中叶,宗师供春。对于紫砂壶的喜爱,至今人们的热情仍不衰退,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实用性能优越。众所周知:紫砂壶能耐冷热骤变、传热慢、不烫手;不但具有近于瓷器的机械强度、又有一定的透气性,在文火上焙茶,不会破裂;用紫砂壶贮茶,味不涣散、冬可暖手、夏日贮茶越夜不馊变,这是其他茶具无法比拟的,被誉为“茶具之王”并没过分。
    我国对锡的冶炼应用已有三四千年历史。《周礼》就有“掌金玉锡石之地”的记载,青铜器就是铜、锡、铅的合金。至明代才出现锡壶,锡壶传热快、不透气,是温老酒的理想工具。

        砂、锡组合的包锡紫砂壶,首创者系清代嘉庆年间浙江绍兴人朱坚,字石梅。他文化功底深厚,当时文人雅士多喜欢与他交往。陈文述《画林新咏》中咏朱氏壶云:“仿佛宣和博古图,昆刀珍重切云腴。盛名甘让宋公叔,茶谱何劳比曼壶。”朱坚所制的包锡紫砂壶,砂、锡皆选上乘,工艺精绝,书画、诗文、雕刻、镶嵌、款印等聚于一体,是难得的艺术型包锡紫砂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把朱石梅制作的流、柄、钮均为玉嵌,一面刻梅花,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