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金兆棪程砚秋主编《剧学》发现记
  • 卷鼻象足方鼎
  • 西夏竹节形银簪情趣
  • 清乾隆御制诗扁玉壶
  • 关于《中国绘画之研究》补遗及其他
  • 偶得沈从文《丁玲记》
  • 济宁出土西汉陶俑
  • 卢舍那佛千佛座铜造像的定名与时代
  • 民俗文物清代镶银浮雕椰子碗
  • 象牙席
  • 最新热门    
     
    顾颉刚先生早期的一件条幅

    提携最为感人。童先生贫苦出身,连中学也未正式上过,他在浙江省图书馆附设的校印所当校对员,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部《虞书疏证》的文稿,顾先生认为有新意,就邀他到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做编辑工作:在顾先生的提携下,童先生终于成为复旦大学的名教授。当他知道王振铎先生对古器物学很有见地,便将他招募在史学研究所做编辑工作,做自己的研究。顾颉刚先生之女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记录了王振铎先生与顾颉刚先生从1933年到1937年交往的四段历史。为了鼓励王振铎先生,他将新编的《古史辩》第五册赠之,题款是“振锋吾兄评正,颉刚。”与此同时,书写了如下的条幅,见图。

        顾颉刚书写的是诗人杜甫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写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长诗前十句:“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  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常内热。”杜甫作此诗时,已改任右卫率府胄曹掌管兵库工作。于是便抽空回奉先今陕西省蒲城探亲。这首诗就是写旅途和到家后的见闻、遭遇和感想,从个人的悲惨遭遇推及到广大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于国家前途深刻的忧虑。全诗融注了杜甫长安十年-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也反映出安史之乱以前危机四伏的社会面貌。顾颉刚先生写这段诗是有寓意的。他生活在清末民初军阀混战的年代,又受五四运动战斗的洗礼,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不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潮流里,只好以学术作武器,启发民智,做一些启蒙主义的工作。他在二十岁时迷恋江亢虎创办的中国社会党,鼓吹无政府无家庭无宗教,经过一年多的社会党的经历,他认识了人世和自己的才性。他在五四以后的学术领域,已声名鹊起,极有感召力;但他认为这也只是“穷年忧黎元,叹息常内热”而己,他似乎感到对民众的解放和自觉,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至于自己的学术成就,也不过是“居然成  落,白首甘契阔”。“居然”,即果然。“  落”,即“瓠落”。《庄子·内篇·逍遥游》:“以人瓠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这里指自己没有什么成就可言,犹如大瓠的空阔无用,大而无当。顾先生以豁达的精神辩证地评判自己,心怀若谷,平静而客观地考察自己的作用利他所处的世界,彰显出一位历史学家深邃的思路和广阔的胸怀。

        正因为该条幅书写的内容与书法深得王先生的钟爱,所以一直保留了七十年。顾先生出身于江南大姓,几辈书香门第。康熙南巡时曾称其先人为“江南第一读书人”。其祖父善研《说文》,工篆隶兼擅铁笔。其父幼承庭训,好索经史,旁及词章。顾先生两岁即识许多字,三岁开始描红,四岁始知平仄。五岁读《天文歌诀》,六岁读《大学》、《中庸》;八岁时,在严峻的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下,即形成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常在圣人经书和注文上批抹。此时他还没练习小楷,便衬红格纸写蝇头小字,批驳圣贤。这种叛逆性格加上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大动荡,使他没有余暇一心去临“二王”或米、苏、黄;顾先生一般很少给人家写应酬文字,他在日记里曾这样写道:“誉人哀人,皆所难为。而流俗专以此道相责,予因去之极远矣。”但这并不说明他不重视碑帖的临写,他曾为中山大学收集各种碑帖三万张;他对古代字体演变的重视可见《尚书通捡》一书。他的书风可以说是总揽诸家之长,自成一体,恣肆放逸,转折有序。他一生写了上千万的文字,但作为书法艺术留给后人的却不多见,这件条幅也算是近代文人书法的珍品。


    (2006年4月5日8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