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竹刻伊秉绶书联
  • 慈禧太后的《九寿图》
  • 杭禾犀英竹刻
  • 清华品山《苏小小梳妆图》
  • 余音绕梁的青铜编钟
  • 光荣的画报 光荣的创办者
  • 八蛮进宝 青花碗
  • 值得关注的 秋瑾被杀 手札
  • 汝瓷三足炉 不符汝瓷特征
  • 谈谈小额中州币
  • 最新热门    
     
    大明诏旨碑

    sp;  明王朝是通过元末农民战争建立起来的。由于元末统治者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加上长年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古语有云“邦之大事,在祀与戎”,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是国家头等重要的大事,其花费自然也是巨大的。历代对神灵的不断加封,像济水神在唐代被封为清源公,宋徽宗又加封为清源王,至元代又加封为清源忠护善济王,这样“由公至王”,不仅是称号上的变化,而且祭礼的等级也会随之抬高,自然也会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而这些不断增加的花费最终都是要转嫁到普通老百姓身上的。明太祖朱元璋是个雄才大略的地主阶级-家,他不仅善于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深知“居安虑危,处治思乱”的治国策略,而且,由于出身布衣,并亲身参加过元末农民大起义,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和要求,懂得治乱安危的关键是百姓境遇的好坏。他常说:“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因而,朱元璋深知自己刚刚上台,民不聊生,不能为了隆重的祭祀而大搞铺张浪费,进而失去民心,动摇统治基础。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为何要施行削减诸神封号这样的“旷世之举”了。

        此碑书法为楷书,字体工整,笔画遒劲,气度非凡,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但由于碑中无书写者的姓名,因此,长久以来始终不知是何人写就。通过查阅史料,笔者发现明代郎瑛所著《七修类稿·卷十一·国事类》中记载了一篇名为《本朝岳镇海渎碑》的碑文。经过比对,其碑文内容竟和济渎庙的这通《大明诏旨碑》碑文一字不差。文中提到“予尝亲至东镇碑下,其碑高可三丈,书乃詹孟举之楷,考之于时,洪武三年六月颁刻。遐想天下之碑,亦必如是耳。”由此可知,这里提到的东镇碑应为詹孟举所书了。那么,这两通碑刻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据清代张廷玉等所撰《明史·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五·礼三》记载:“洪武三年,诏定岳镇海渎神号。略曰:‘为治之道,必本于礼……四渎称东渎大淮之神,南渎大江之神,西渎大河之神,北渎大济之神。’帝躬署名于祝文,遣官以更定神号告祭。”这里的记载,无论时间,还是祝文内容,都是和东镇碑以及北渎济水所存《大明诏旨碑》相吻合的。由此可见,当时凡是碑文中所提到的山水等诸神庙宇都会刊刻同样内容的碑刻,进一步的查询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发现目前山西洪洞县中镇霍山庙遗址、河北曲阳县北岳恒山庙、山东曲阜孔庙至今都还保留着相同内容的明代洪武碑,而且碑的形制和书体都和济渎庙的《大明诣旨碑》是惊人一致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在各地刊刻圣旨碑时,不仅内容一致,而且形制、书体都要严格一致,每一通碑都是那样高大、宏伟,这也许是出于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需要吧。就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算下来,当时全国刊刻这样的碑刻应接近二十通了,像这样在各地大规模的刊刻相同内容、形制、书体的巨型圣旨碑,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是极其少见的。

        关于这通巨大的圣旨碑,民间还流传着一些有趣的故事。

        这通圣旨碑,形制巨大,重达两万多斤,刻好以后,当时无法立到高大的龟座之上。传说因为立不起圣旨碑,连斩了三位知县,第四位知县上任,忙向年龄最老的一位长者求教,这位老者不理睬,眯起双眼,说了一句:“我都是土埋脖子的人了,能有什么好办法呢?”知县听到“土埋脖子”,突然醒悟,就先用黄土把龟座埋起来,将圣旨碑沿着旁边的斜坡拉上去,固定好之后,再把黄土清理掉,终于将巨大的石碑立了起来。传说是否属实,姑且不言,但这在没有起重设备的古代,的确是个立碑的好办法,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目前各处所保留的明洪武圣旨碑中,要数济源这通保存的最为完好。据说,抗战初期,日本军队曾用飞机对济源城周围进行轰炸,济渎庙内现在还保留了当时被炸毁残存的碑座。当地村民为了保护这通圣旨碑,就将其推倒,就地掩埋起来。一直到1996年,经历了50多年的岁月,这通碑刻被文物工作者发现,重新立起,并修建了高大的碑楼进行保护。

    (2006年2月1日8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