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黑花釉虎形枕,出土于安徽省太和县境,1963年入藏安徽省阜阳博物馆。该瓷枕为宋代磁州窑产品,生活用具。枕呈椭圆形,高9.5厘米,长31厘米,宽14.5厘米。一端塑虎头,虎尾从另一端至腰部,四肢葡伏,全身绘黑褐色虎纹。枕面以白釉为底,右上方绘大雁一群,排*字行展翅远翔;左下方绘一只张牙舞爪的饿虎在草地上捕食兔子,虎身上方随笔墨书一“虎”字,整个画面生动,活泼,造型优美,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民间色彩。
瓷枕烧制始于隋,盛于唐、宋,是夏令常用的寝具。根据瓷枕的胎、釉、色特点,这件虎形瓷枕的烧造地是河南禹县扒村,较全面的体现了禹县地区的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窑址调查和考古发掘资料证明,磁州窑系的长方枕,随着时代的推移而逐渐加长,元代瓷枕的长度有达40厘米以上的。这件虎形枕和甘肃省博物馆藏北宋磁州窑虎纹长方枕,上海博物馆藏金代鹊鸟纹虎形枕相比较,更接近前者,因此应为北宋虎枕。其虎捕兔子图案不落俗套,题材少见。这件虎形瓷枕,保存完整,是宋代瓷器的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