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我收藏的赵朴初缅怀周总理诗作毛笔书法珍品
  • 一张淮海实业银行发行的纸币
  • 仅出一期的超巨型漫画杂志——《泼克》
  • 钱名山及其《名山诗集》
  • 邓小平等领导人为 11·27 烈士题写的挽联
  • 世界上最好听的钟声——永乐大钟
  • 一本解放区版《毛泽东论》
  • 汪士慎《柳溪泊舟图》
  • 伊斯兰古陶器
  • 有缘余文襄
  • 最新热门    
     
    泥孩与 拴孩 习俗

    火钱,相中哪个泥孩,就把穿着铜钱的红线拴于哪个泥孩的脖子上,用红包袱包好带回家,放在炕头窗窝里,一日三次饭食供奉。生了子的,那泥孩就成了真孩的化身,把它小心翼翼地封进窗窝内,意思是押住它,让孩子“长命百岁”。

    为了让这些泥孩人见人爱,民间艺人在精心加工设计的同时,还赋予它们各种各样以示吉祥的涵义。如有抱篮子的“篮”与“拦”谐音,寓意把孩子“拦住”,免遭外来邪魔侵犯(见图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抱篮泥孩);有抱桃的,寓意长寿;有抱小狗的,小狗不那么娇贵,好收养,农村给孩子起乳名,多有用“小狗”、“狗剩”、“狗娃”的,皆为好养之意(见图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抱狗泥孩);有抱莲蓬的,莲蓬多籽,又与“连”和“子”音同,寓意“连生贵子”(见图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复制的抱莲蓬泥孩),还有抱鱼、抱鸡、抱石榴的,等等,不胜枚举。

    而今,这种纯属迷信的“拴孩”习俗,在当地早已绝迹,但作为民俗艺术品的泥孩,只“谢幕”,不“卸妆”,它们在艺术的百花园中,不断萌发新的生机,并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人们家居装饰和观赏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