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藏有1枚“宋子”三孔布。三孔布系战国晚期赵国所铸的货币之一,“宋子”三孔布是其多种不同面文的三孔布中的一种。此类布币其布首及两足各有一圆孔,形制具圆足布特征,故名圆足三孔布,简称三孔布,流通于三晋地区。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金石名家初尚龄所著的《吉金所见录》一书中,刊载了“南行唐”背“十二朱”三孔布手摹本,首次向世人介绍这种布币。此后近两百年来虽时有发现,但获藏此布币者数目寥寥,实物多已湮没无闻,保存在私人手中成文物部门的也寥若晨星。香港关汉亨先生所著的《中华珍泉追踪录》一书,在27页中对嘉道以来近两百年问曾经面世并见诸于书刊的三孔布从原拓本作过统计,剔除相同的拓图后,30种面文的三孔布原拓本共76枚。其中,编号“28面文‘宋子’背文‘十二朱·一’三孔布发现一枚”。这枚面文“宋子”背文“十二朱·—”布币。重7.3克,1983年出土于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是我国科学发掘,有确凿出土地的惟一的一枚“宋子”三孔布币,为海内外孤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笔者这一枚“宋子”三孔布币,欣赏研究其实物,有如下特征:
1出土生坑,散落民间,它与第一枚“宋子”三孔布出土地域相距50多公里。上世纪50年代它在今朔州市所辖的应县西乡一带民间流传,被家父购而得之,继藏至今。此币为青铜材质,包装层次分明。呈淡绿红及厌白锈色,当系出自碱性干土中的实物。
2面文“宋子”纪地,背文“十二朱·一”纪值。据实测:通长5厘米,宽2.7厘米,厚0.2厘米,重10克,较第一枚发掘出土的“宋子”三孔币重,多2.7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