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祥瑞瓷侵华的物证
  • 传播民族精神的纺织品商标
  • 小心! 一折八扣书
  • 赵叔孺、肖俊贤的书画扇
  • 朝天岩端砚
  • 古代玩具泥儿模
  • 剪纸先驱——汉代金箔饰片
  • 沉入黄浦江底的 宣德炉
  • 末科状元刘春霖写的一副对联
  • 偶遇 徐世昌
  • 最新热门    
     
    晚清武汉善堂的实物见证

    笔者新近在武汉一收藏者处发现一只鼓腹形木桶,木桶腰箍下有“敦本堂”三个拳头大的字,与此相对的还有“癸巳年”的纪年文字,皆清晰可辨。桶的造型似瓷尊,平口平底鼓腹,口径25厘米,底径35厘米,高约45厘米,鼓腹处最大直径37厘米,壁厚约2厘米,口沿有帮口铁,腰箍较粗,底箍较细,腰箍下还有一对铁制提环缺一只。桶内壁较为光滑,保存完好。这只木桶的出现,进一步证实史料记载的晚清武汉第一家民办水上救生机构善堂——敦本堂的存在,它与现存于晴川阁景区内的“敦本堂”碑一起,成为敦本堂的实物见证。

    敦本堂碑在晴川阁主楼南侧,两块碑背向而立,高3米,宽1.5米。面对长江的一块为“敦本堂题名碑”,载刻许多人物姓名;另一块紧贴其后,为“敦本堂碑记”。二块碑合称为“敦本堂碑”。

    敦本堂碑立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由于年代久远,岁月侵蚀加上人为损坏,碑文多已模糊不清,但“敦本堂碑记”上的“总督湖广等处地方口务兼理粮饷周天爵撰文”,“宛平县举人江开书”等字迹清晰可辨。

    据史料记载,敦本堂是武汉商绅捐款于清道光三年1823设立的善堂。当时汉口作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又是九省通衢之地,商船众多,水运繁忙,又因长江风浪险恶,船翻人亡、货物受损的事故时有发生,于是一些商绅出资设立了敦本堂,作为行使水上救生和安置灾民等义举的专门机构。敦本堂设在晴川阁,配备红船二艘,义渡二艘,救护小船俗称划子二十艘。这些船只日夜驻守在晴川阁下,没有风浪时,停泊在晴川阁码头,若江上有风浪时,这些船只便出动到江面上往来巡驶,若有过往船只遇险,便赶往救护。这些救生船的船桅上,都挂有“敦本堂救生”字样的黄旗。清代叶调元著《汉口竹枝词》中,有一首词很生动地描绘了敦本堂救生船:“大江浪起白头鲜,划子随风一叶颠。数只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