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台北故宫鸟谱古画
  • 清代的贡墨
  • 火花包装与欣赏
  • 符节与门券
  • 两张入场证
  • 四绝兼备 艺林宗师
  • 苦乐 淘金 人
  • 包天笑的《小说画报》
  • 工分票 ——人民公社的缩影
  • 藏札·品札——读钱钟书手札
  • 最新热门    
     
    鉴伪求甄

    ”茶盏涌向海内外古玩市场。

    1999年的秋季,一些带着匣钵的黑釉“兔毫”建窑茶盏出现在上海的古玩旧货市场中,一个个斑驳的古旧的陶土匣钵内黑亮的“兔毫”建盏,吸引了许多收藏家们。

    2000年的春天,同样的黑釉“建盏”又来到了天津的古玩旧货市场,并大量出现在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摊位上。

    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内,“兔毫”建盏的生意异常火爆,刚摆上地摊不久的约50多个“兔毫”建盏,就被一个50多岁的欧籍男子以每个120元的价格全部买走,并和摊主约好下次交易“兔毫”建盏的时间、数量、价钱和联络方法(图1)。

    望着50多个带匣钵的“兔毫”建盏被装箱买走,许多在旁边犹豫不决的收藏家和古玩商们悔恨不已。

    时隔不久,大量的“兔毫”建盏又被运至,品相完整,不带匣钵,能观全貌,以500元1个,1000元3个的价格被北京的古陶瓷“收藏家”们买走了不少(图2)。其他许多带匣钵的“兔毫”建盏成了古玩商们争购的对象,最后20多个暇疵较大的“兔毫”建盏被一个韩国人以每个80元的价格全部买走。

    随后的时间里,每个星期六的早晨,潘家园旧货市场内都能看到“兔毫”建盏的身影。南来北往,东奔西走的收藏者和古玩商们,把这些建盏带往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和海外。

    “兔毫”建盏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上继“恐龙蛋”、“汉陶俑”后,又演绎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图3)。

    这些产自福建的仿北宋建窑“兔毫”茶盏,之所以惑人,关键在于每个盏都在形状古旧的匣钵之中,匣钵及钵中“兔毫”茶盏上全都带有或大或小的暇疵,比起完美的更能证明真实的身份。而匣钵对于古今的收藏者和古玩商们因为无缘见到,心中没有真伪的尺度,加之北方地区见到的“兔毫”建盏真品很少,这就使鉴藏者极易上当受骗。

    曾见京城一小有名气的“收藏家”,带着几个学收藏的“学生”,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内实战时,指着这些“兔毫”盏说:“没错,买!”“学生”们你三只我两只的挑选着“兔毫”盏,把“学费”交给了那些笑着就骗了他们的造假者。

    细看这些新仿的“兔毫”建盏,大多为束口,口沿处釉薄呈棕红色。盏内外两壁上布满了棕红色或棕-的兔毫丝纹,外壁近盏底处釉层渐厚。大多数盏外釉厚垂流如蜡泪,盏底为浅圈足,外表呈棕红色,胎体断截面呈黑色。胎体上留有手工拉坯留下的旋痕,釉中和胎中掺有杂质,盏口略有扁圆,给人一种自然古旧之感。而放入匣钵中的,只能看到盏内状况,盏外和底足无法看到,加大了鉴别真伪的难度。其在市场中一旦有人首先大量购买,马上会吸引旁边许多正在犹豫不决者上前跟风抢购,形成市场中的“羊群效应”。

    编得再好的故事终归是故事。仔细检验“兔毫”建盏的每个细节处,还是有可能发现疑点,避免上当的。

    首先,这些“兔毫”建盏上沾满了土锈,用水即可洗掉,洗干净的釉面光可照人。这是由于造假者无法将带匣钵的“兔毫”建盏放入酸溶液中做消光处理,只能涂上土锈。其次,“兔毫”建盏胎体中虽掺有少量砂粒等杂质,但其大部分胎体料系球磨机研碎后过细筛所制,从断截面处观察较真品细密(图4、5)。

    尤为巧合的是这只“兔毫”建盏是被人用水泥粘在匣钵内,敲开水泥,可以看到匣钵中原有茶盏取走后的底足痕迹。在水泥中,仍挺立着一根金黄明亮的稻草,似乎在向发现者挑战、嘲笑(图6)。

    几乎所有的古陶瓷鉴藏者都应该知道,在持续1000度以上高温的长时间里,被烧制的任何一件陶瓷中会有稻草出现吗?

    那些还在市场中追逐“兔毫”茶盏类宝物的人们,不妨将收藏的得失和功利看得再淡一些。少一分盲从,多一分理性,不仅能减少上当受骗的机会,更能在实践和理想的交织升华中走向收藏的“化境”,由“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走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平实的彼岸。

    收藏亦是,人生亦如是。

    (图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