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店完整重现3400年前塞北古石城
  • 《话说南京》披露最新发现:江宁才是吴文化源头
  • 郧县发掘东周时期瓮棺 泥瓮葬人形式十分少见
  • 南京秦桧墓墓主身份确认 墓志记录轶事
  • 黄河壶口瀑布旁发现距今近2万年的大型“村落”
  • 熊家冢考古获重大成果 4座殉葬墓文物193件套
  • 荆州熊家冢发现我国同时期最长的特大型车马坑
  • 青岛海底睡着宋代古战船 寻宝定在黄岛海域(图)
  • 明代皇家建筑遗存现身古都南京
  • 大理洱海周围5000年前就有人类生活
  • 最新热门    
     
    见证千年文物“返老还童”的秘密

    荆州博物馆主动提出来的。1973年初,荆州博物馆有一批文物要出国展出,展品已经运到了北京。可国家文物部门考虑到这些漆器的保护工艺还没有过关,决定不让其出国展出,必须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后再予考虑。这件事让荆州博物馆的领导感到,急需懂得化学知识的大学生来充实文物保护队伍,让他们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开展文物保护。让吴顺清这辈子感到最幸运的是,他到荆州博物馆上班后不久,就被博物馆领导送到湖北省博物馆化验室学习,师从全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陈中行先生。当时,全国的漆器脱水处理研究工作也才刚刚开始,毕业于北师大化学系的陈中行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已经率先做出几件脱水处理的漆器。也就是说,在漆器的脱水处理保护上,他一毕业就站在了全国这一领域的前沿。

      恩师发明、弟子完善,漆器保护有了新办法

      马王堆汉墓的特邀嘉宾

      1971年底,当地驻军想利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设一座地下医院,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奇怪的塌方。工人用钢钎对地下进行钻探,忽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了一下,马上出现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焰。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湖南省博物馆侯良先生的注意。1972年1月,考古队正式对神秘的墓葬进行科学挖掘。推土机清理掉一部分封土后,露出了墓口,显示出这个墓葬南北长20米,东西长17米,是个大型的古代墓葬。内棺打开,人们看到的是一团裹得严严实实的丝绸物,神秘的墓主人还是没有露面。为了剥开主人身上的丝织品,又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时间。墓主人的身上裹了20层衣物,有丝绸、麻织品,春夏秋冬的衣服几乎都齐了。在揭衣物的过程中,人们闻到一股强烈的酸臭气。按说尸体早已完全腐烂,怎么还会有这种气味呢?难道真的会出现奇迹吗?在人们焦灼的等待中,墓主人终于露出了面容,所有在场的人们都目瞪口呆。女尸经过防腐处理后,被送到了湖南省医学院。她不像一具古尸,皮肤仍旧是淡-的,按下去甚至还有弹性。部分关节能够活动。注射防腐剂时,软组织随时鼓起,以后逐渐扩散,和新鲜尸体十分相似。这不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从此,马王堆女尸的“不朽”,成为人们不停追寻的疑问。但考古专家们还没来得及分享喜悦,就已经忧心如焚——随之出土的还有大量的精美漆器。这些漆器,看上去像新的,但由于长期被地下水浸泡,使得一些溶解于水的成分消失,纤维组织也已经遭到破坏,其内部实际上早已腐朽。如果不进行脱水处理,只能长期泡在水里保存。即便这样,经过多年浸泡,仍然可能“散架”。文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沉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毁损,将不复存在。从事文物保护的吴顺清深知这一点。经过十多年摸索,他采用了“真空加热干燥法”对漆器进行脱水保护。简单说来,就是用石膏模子把出土的器物固定住,使其在脱水干燥的过程中不至于变形。然后将用模子固定的器物放入真空加热干燥箱中进行抽真空干燥脱水。这种方法简单、经济,它不仅保存了器物的原貌,而且未用任何药物,所以对器物不会有副作用。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到现在,吴顺清已经利用这种方法对战国、秦、西汉、宋等不同时代的100余件漆木竹器进行了脱水处理,效果均比较理想。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对相对含水率在300%以下的、木质保存较好、质地很硬的器物较为适宜,对含水率高、木质较差的器物,则不太适宜。1980年代初,吴顺清的恩师陈中行研究出乙二醛的脱水新方法。这一脱水方法的研究成功,为我国的古代饱水漆木器、简牍的脱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直在跟踪陈中行研究成果的吴顺清,马上也在自己的工作中试用了这种新技术,并对此技术进行了完善,上千件漆器文物因此重放光彩。长沙马王堆的发掘者们听闻此事,立即邀他前去。此后,福州宋墓、江西南昌晋墓、云南羊甫头、北京老山汉墓等大型古墓边,也出现了他的身影。

      交上“桃花运”,发现丝绸宝库

      20年的探索与发现

      遇到名师,是吴顺清的幸运;来到荆州,是他交上了“桃花运”——这里的地下墓葬实在太丰富了。对于一名考古人员而言,一生能碰上一次战国大墓发掘已算幸运,而在荆州,可供吴顺清探索的战国、汉代古墓就有上十座。而且就在全国考古界还在普遍实行“发掘”与“保护”分离制时,荆州市早在1975年就实行了“边发掘边保护”的制度。这让吴顺清获取了大量现场保护的经验。1982年1月10日,荆州马山砖瓦厂为了准备春季制砖所需的用土,派工人们到厂房附近取土。一个工人奇怪地发现,一锹下去,碰到了十分坚硬的石头,挪个地方再挖,又是大石头。在以纪南城为圆心的荆州地区,人们普遍都有一个意识:那里存有大量古墓。连续两次遇到“大石头”,大家马上联想到这里可能不一般——一个小型战国墓葬就这样被意外发现了。但现场情况让人们非常失望:发现了很多盗洞。不料,考古人员勘察中竟意外发现盗墓者技术“欠火候”,洞是挖了几十米,却“偏了方向”。2月26日,棺木被打开,成果举世震惊:棺内放满了完整的丝织品,绢、绨、纱、罗、绮、锦、绦、组等8大类品种齐全。这下把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们震住了:这座楚墓出土的丝织品年代之早、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保存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国宝级”文物两件,而荆州博物馆也从此拥有了“丝绸宝库”的美誉。但一个令全国丝绸保护专家们感到头疼的问题出现了:丝绸属有机物,富含蛋白质,极易腐败变质。古墓葬中的丝绸在地下水的浸泡下,大多已粘连成一团“烂泥”,稍稍触碰,往往就“灰飞烟灭”。长沙马王堆等地出土的大量珍贵丝绸就是因为无法提取被迫冷藏保存了20多年。这个难题,就让吴顺清“熬”了20多年。对古丝绸的保护,首先要过“揭取关”,即将其一层一层完好地揭取下来。吴顺清在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组长王丹华发明的配方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配制出适宜于马山1号墓的剥离剂。保护进入第二步,即清洗。清洗的困难比剥离更大,因为既要清洗掉污物,又不能影响丝织品的颜色、花纹、质地和机械强度等。这一步成功解决以后,又要解决其保存难题。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吴顺清采用了不锈钢陈列柜保存。陈列柜仿造高压氧舱的形式,里面充满纯氮,同时控制温度、湿度,上面再加防紫外线玻璃进行防护。这样,光彩鲜艳的古丝绸,既可以对外展出,又不影响其保护。目前,这种丝绸绝氧充氮陈列柜已准备申请国家专利。

      妻子一句话,“点”出神奇技术

      考古专家的3年“细菌战”

      2005年底,吴顺清拿到了一项全国大奖。奖章里有他夫人的一半。2002年的一天,吴顺清妻子一句话点醒了他:“现在生物科技这么红火,你为什么不在文物保护中也试一试生物科技呢?”对呀,为什么不利用生物科技呢?此前,在文物保护专家眼中,“生物”二字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更不会想到用生物技术来保护文物。吴顺清来了个“逆向思维”——细菌等微生物会对文物造成损害,能不能让细菌为我们文物保护所用呢?这样,他踏上了3年“细菌战”征途。微生物实验是不能间断的。但是,他的单位受到文物保护的严格限制,下午5时后就必须离开。为了让实验尽快取得成果,他把自己的家当成了实验室。完成一个实验过程,最短也需要70多个小时,在此期间,他就时刻守在实验品边,在显微镜下观察实验品的每一细微变化。妻子也特别支持他的工作,把饭菜端到他的身边;见他累得打盹了,悄悄给他披上衣服。记不清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配过多少不同的菌种,这种生物酶技术终于取得了突破。这是一种神奇的保护技术。吴顺清可以让微生物按照他的要求,对文物完成清洗、加固等各种需要保护的工作。这种技术首先在马山1号墓的丝织品保护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效果。马山1号墓丝织品尽管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只能小心翼翼地平摊在陈列柜里。经过他用这种技术处理后,可以折叠、悬挂,机械强度大大增加。接着,他又将这种技术运用到木器、竹器、石器、青铜器及象牙制品的保护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的这项成果,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他被邀请到故宫博物院进行文物保护,其技术让故宫博物院见多识广的专家们也欣喜不已。故宫内一处宫殿的大梁已经腐朽,使大殿岌岌可危。但由于位置特殊无法更换,只能就地加固处理。吴顺清利用生物酶技术,使这一段朽木变得比新木还坚硬。故宫一件清朝的丝织品,不仅颜色变得暗淡,而且还生了难看的紫霉。吴顺清使用生物酶技术,不仅消除了紫霉,而且使其焕然一新,简直如同刚织出的簇新的丝织品。去年11月11日,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吴顺清发明的古丝绸保护整体解决方案属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遥遥领先。正是由于他发明的这一技术,过去无法进行保护的许多丝织品,将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保护。

      金黄稻穗见光死 千年绿叶变成灰

      总有遗憾留心中

      “文物保护,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吴顺清说,从事这项工作34年来,“留下了不少难以弥补的遗憾。”1975年,江陵凤凰山167号汉墓发掘现场,竟出土了4束成捆的稻穗。这些稻谷是刈割后未经加工就随葬的,而在其他古墓中未见这样的出土实例。“每个稻穗有41-72粒,金黄金黄的,与刚收割上来的完全一样,不可思议。”吴顺清回忆说。由于缺乏保护技术,出土后不久,稻穗褪色而变成了黑色,甚至由于当时没有照相机,“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1982年2月初,荆州马山。考古人员一直向下发掘延伸了十几米,盗洞终于消失了。就在这时,人们挖到了一种粘乎乎的泥土,它的俗名叫白膏泥,在中国南方墓葬中,白膏泥常常用来保护墓葬,据说具有很好的封闭性。这时,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发掘工地上发生了,忽然有工人说他在白膏泥中挖出了绿色的树叶。周围的人不敢相信这是古时候的树叶,说一定是刚从树上掉下来的。然而,就在见光的一瞬间,绿叶枯萎了,变成了灰,“仅留一张照片存放在博物馆”。已是58岁的吴顺清,办起事来依旧是风风火火。他说“我现在掌握的各种技术,对现有技术是个突破,也对文物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过十年、二十年后,也许会发现,这些技术存在很大漏洞,没有起到持久的保护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时常感觉时间太宝贵……”

    (荆楚网) 记者李昌建 胡诚 通讯员付本军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