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卧薪尝胆
  • 布达拉宫简介
  • 明显陵介绍
  •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简介
  • 古渔阳城遗址
  • 对楚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读《长沙楚墓》(二)
  • 对楚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读《长沙楚墓》(一)
  • 空间形式与象征意义佛教石窟从印度到汉地的演化
  • 战国“陈酿”出土 急寻“开坛秘诀”
  • 西安考古重大发现秦朝“高法”惊现始皇陵
  • 最新热门    
     
    关中胜迹 唐陵最著——《唐十八陵》序

    系统的论著,内涵丰富,史论兼备,准确真切地反映了唐陵全貌,是富有时代历史感的成功之作。
      
       作者在本书中,历史地考察了唐代帝王陵寝制度及其相关的礼俗制度、人物事迹等一系列问题:陵寝制度的形成过程和陵址陵名的选择与界定;与陵寝有关的礼制与葬俗;数百座贵族陪葬墓的考述;唐陵和陪葬墓出土物尤其对富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雕刻、绘画、书法作了专题的研究和综述;书中还特别对十九个皇帝个人作了历史评说,臧否得失,是非功过,公允地还历史以真实。后二者是其他论著中所难以达到的,也是本书的优点和特点之一。此外作者对今后如何保护和利用唐陵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利于文化和经济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综括全书内涵可以这样说,它是浓缩了唐代三百年的历史精华,揭示出唐代从隆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和规律。读者手此一册,对有唐一代的人文历史概况大体可以了然于心,如深入一层或更上一级地探微寻觅,当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教益。
      
       我在概括地慎恩全书的论述和意旨后、希望读者可以从以下几点体味本书的微言大旨。
      
       一、为发展文物旅游事业和弘扬文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时潮涌动下,特别在陕西和西北地区,开发文物旅游资源,促进中外交流,弘扬文化,发展经济,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中,时代已向我们提出了不可回避的挑战。《唐十八陵》的出版,以充分的史实,雄辩地向我们宣示:唐陵的历史鉴证与不可代替的地位和内涵。能够作出不负于时代的巨大贡献。唐陵载藏着极富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八陵中,不论被盗的还是保存完好的,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要在尊古利今的思维考虑下,以极其负责和科学的精神,重视其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不论在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明建设中,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和时代效应。
      
       二,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和借鉴。
      
       中国自纪元前2世纪,在西北地区首先与西方接触,自汉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中西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发展,至唐臻于极盛。不论西风东渐,还是东物西传,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长安和罗马这制衡欧亚大陆的两个-、经济和文化中心,维系和推动着东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唐十八陵》中列论了唐代的开放政策,这个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大唐声威远播异域。它使唐朝的远宾近邻,趋归长安,人才往还,商旅辐凑,一时形成万国衣冠拜圣朝的隆盛局面。这是我国历史上对外开放,吸收世界文化(包括人才和技术)以为我用,并创造性地发展我国的新文化,取得最辉煌成就的历史时代。这是一条值得我们借鉴和珍惜的历史经验。一般群众并不十分真切地了解这段历史的重大意义,《唐十八陵》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好教材,缕列不少作为时代鉴证的文化史料。唐代的文物多赋有这一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历史不能重演,但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千年前的盛况。将要再现于世。崛起的中华将以超逾前代的步伐,走出富有生机的新的丝绸之路,在新千年的历史征程上,历史合力将会使人们更加有所作为,建立起无愧于前人的历史功勋。
      
       三、《唐十八陵》是一本富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学术性的历史文化读物,是作者为适应当前发展文物旅游事业,深化文化建设的需要而提供的一份优质的精神食粮。它那生动活现的描述寓于丰富多彩的内涵,不论是新发现的文物瑰宝,还是精湛的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人物的轶闻趣事,都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读的,特别是唐代的历史文化及其广为传诵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尤为大家所钟爱,所以,它是有群众性的历史教材,读了之后,可以获得有益的历史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激发其能动的历史创造活力。研究历史的学者,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历史著述。对陕西的读者来说,这也是一本很好的乡土教材,三秦子弟,可从中吸取力量和智慧,承先驱遗范,为新时代中华的崛起而再创业绩。
      
      


       摘自http://heritage.cn.tom.com原载于《中国文物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