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乾隆征讨准噶尔的谋略
  • 乌鲁木齐在历史上的两种说法
  • 乌鲁木齐最早的民间武术馆--八卦殿
  • 新疆民间土茶叶的由来
  • 杨柳青---汉人街(下)
  • 杨柳青---汉人街(中)
  • 寻访玉奇喀特古城
  • 赶大营的天津人
  • 莫合烟记略
  • 布尔津喜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称号
  • 最新热门    
     
    杨柳青---汉人街(上)

    成群地围着部队贩售胰子(肥皂)、毛巾、牙粉等日用小百货以及跌打损伤的药品。其中,杨柳青人安文忠等买卖公平,做事诚实,尤其博得清军好感。于是,左宗棠采纳刘锦棠的建议,派人到天津杨柳青招募“货郎担”随军贩售,并将其纳入清军后勤系统进行管理,发给“龙纹执照”以为凭证。安文忠也由此被奉为杨柳青“赶大营”的第一人。

      当时,清军每驻扎休整时,就划出一块地方,让“货郎担”们就地摆摊,贩售商品。因为要不停追赶部队营盘,因此杨柳青人的随军贩售就被称为“赶大营”,参与“赶大营”的人后来被叫作“大营客”。

      到光绪二年(1876年),清军出嘉峪关之前,随清军大营做小买卖的杨柳青“大营客”已有四五百人之多,另有少数晋、陕、甘等地的商贩夹杂其间。

      平定变乱后,左宗棠为巩固和发展新疆经济,鼓励进行商业经营。当时,迪化(今乌鲁木齐)是通往南北疆的交通要道,城内经过战乱地多无主,入城者可以任意占用建房。安文忠在“买卖街”的“十字路”以东用草泥搭建了简易住房,改营“坐商”,结束了“赶大营”住官店的历史。追随安文忠进疆的杨柳青人,也纷纷效仿各建土房住人存货,并在路边摆摊设点。一般数人摊位相邻,互相照应,互通有无。同时轮流挑担到附近营房和乡村卖货,并共同集资,按股分红,生意日益红火起来。赶大营的杨柳青商贩很快遍布新疆各大中城镇,形成“三千货郎满天山”的局面。

      当时,规模庞大、财势雄厚的“天津商帮”翘居“新疆八帮”之首,其他先后进入新疆的燕、晋、鄂、湘、豫、秦、陇各帮,均未形成足以与津帮相抗衡的财势和社会影响。

      后来,在家乡的杨柳青人听说口外(指嘉峪关外)容易讨生活,也挑着担子、携家带口蜂拥而至,这一风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转淡。这些后来者因已无“大营”可“赶”,因此又被称为“跑大营”或“上大营”。

      “赶大营”发端于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十年(1884年)进入全盛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因交通受阻和货源断绝迅速转向衰落。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虽陆续还有少量杨柳青人进疆谋生,但已成为最后的尾声了。

      在历时百年、长达万里的这条热线上,驼铃声不绝于途。“大营客”把天津货物源源不断送到新疆。仅“津帮八大家”运往新疆的货物,每年户均就在500驮以上,有的达到千驮(每驮125至150公斤);把新疆短缺的纱布、针织品、五金制品、满汉衣服、鞋帽、茶糖、海货、中成药等300多种货物运销新疆,在当地统称“京货”,为天津货品打开了一条持久、旺盛的销路,为天津萌发的新兴工业助了一臂之力。

      津帮在新疆商业史上开创了众多第一,其数量至今难以统计。《新疆图志》记载,新疆商业“津人植基最先,分支遍及南北疆”。近年新编的《新疆通志·商业志》记载称,“津帮八大家”(全部为杨柳青人)生意红火,资金大都超万元,经营遍及天山南北。

           

      ⒉惠远城--小天津

      1882年,清政府派金顺将军接收伊犁,重建了惠远城和将军府,驻有八旗兵5000人,附近的绥定城则驻有总兵、粮道和绿营兵等。当时,惠远作为北疆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稠密,贸易发达,“赶大营”的杨柳青商贩紧随接收伊犁的清军,争相进入惠远、绥定、宁远等“伊犁九城”,占地经商。

      “大营客”最初的落脚点大都在当时的伊犁将军所在地———惠远城。当时,惠远城内各条大街上京津等地商人开设的店铺稠密、百货云屯、市场繁华、兴盛一时,有“塞外小天津”之称。据宣统三年(1911年)天津总商会统计,当时惠远城内共有商户480多家,其中以杨柳青人为主体的津帮占90%以上。他们为伊犁商业奠定了基础,所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据老天津杨柳青人说,六七十年前,走进惠远城,街上都是四梁八柱的四合院,有官职的人家门前是一对狮子,有钱的人家门前是两个石礅,让置身其中的人不知道是在新疆还是在内地。

      伊宁市工商局原副局长杨俊甲就是天津杨柳青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5月27日,他的父亲杨恩奎出生于天津杨柳青镇碾砣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杨恩奎兄弟六人,从幼年开始,他就与父兄一起,靠打鱼勉强维持生计。由于连年的天灾人祸,家里的生活极为困难。1903年,二十出头的杨恩奎就追随清廷派往新疆戍边的军队,挑着货郎担,“赶大营”进入新疆。经过近一年的跋涉,杨恩奎来到宁远(今伊宁市),投奔先期来到这里的二哥杨恩翰谋生。杨恩奎先是给人当泥瓦工,后来进入一家叫“公庆和”的杨柳青人商号当学徒。积累了一定经验和资金后,杨恩奎与家兄杨恩翰一起,在宁远“汉人街”大桥附近开起了“公兴和”杂货铺,经营各类京津杂货。

      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杨恩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公益事业上。他集资创办了宁远私立汉族三民小学,解决了当地汉族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与人合资办起了三民电影院,经常上演抗日进步电影,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受到各兄弟民族群众的一致称赞;创办了水龙局,填补了当时宁远消防设施的空白。此外,杨恩奎还经常为当地的清真寺捐助煤油、煤炭、茶叶等,赢得了兄弟民族的拥护。20世纪30年代,杨恩奎被宁远各族工商界人士推举为商务会会长。

      1964年,走完82年人生历程的杨恩奎在伊宁市安详辞世。

      杨俊甲介绍,当时的惠远可谓盛极一时。据父辈们讲,每天都有骆驼队往来运输货物。“天津帮”用骆驼驮货,把北京、天津的货物,杭州的丝绸、茶叶等运到这里来。“文丰泰”京货店显赫一时,“会芳园”的津京大菜闻名全疆,“兴泰和”酱醋坊的瓶装酱笋子为当时一绝。可惜在三区革命时,老城毁于一把火,很多工艺-都失传了。

      10月15日,杨俊甲带我来到惠远镇北街94号,找到了今年已77岁的于凤岐老人。于凤岐的头发雪白,但身板很硬朗。他身穿洁净的衬衣,衬衣上套着灰背心,脚上是黑帮白底布鞋。他和儿子住在一起,儿子、儿媳都很孝顺他,可以看出,他的晚年很幸福。

      清朝末年,于凤岐的祖父于宝和带着妻儿从杨柳青“赶大营”到惠远谋生。上路前,于宝和变卖家产,买一辆老式轿车,拉着只有6岁的儿子和裹着小脚的母亲,自己挑着担子步行,全家日行约四五十里,在路上走了半年才到达惠远城。

      于凤岐的父亲曾告诉他,离开老家前,全家人到玉皇庙烧香祭拜天帝,祈祷上天保佑平安,送行的家属和亲友在庙前为其饯行。一时间,鞭炮齐鸣,涕泪横流。

      于宝和到惠远后,与人合伙在钟鼓楼附近开了家叫四路居的小饭馆,主要经营各种锅贴,有“于锅贴”之誉。于凤岐的父亲于金泉在惠远小学堂读书,长大当了学徒,后来在惠远经营宝泰成杂货铺,生意很红火。于金泉娶了一个杨柳青女子,生下了于凤岐兄弟姐妹4人,现在他们都定居在伊犁。

      走在惠远街头,昔日鳞次栉比的店铺商号已不复见,惟有城中心的钟鼓楼仍高高耸立,见证着杨柳青人在惠远所创造的辉煌历史。在惠远东街上,杨俊甲和于凤岐边走边指点着,给我介绍当年的繁华景象。他们说,杨柳青人“赶大营”的首创者安文忠创办的文丰泰京货店就在东街口。

      在伊犁,由于由“文丰泰”一家包办“协饷”,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裕资金,因此安文忠很快发展成为津帮首富,并一度被伊犁将军长庚委为伊犁官钱局总办和官茶局税事。据说,这些美差,都是其他各商帮从未享受过的。

        (作者:燕玲)
       稿源:伊犁新闻网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