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哈密文化馆拯救张大千真迹
  • 消失的采金船
  • 去伊宁,看汉家公主纪念馆(下)
  • 去伊宁,看汉家公主纪念馆(上)
  • 38名勇士“寻找楼兰人后裔”
  • 新疆第二大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明年开放
  • 惠远古城东城门(景仁)修复
  • 楼兰古城发现早于东汉文化层
  • 踏寻乌拉泊古战场的遗风
  • 新疆哈密发现清朝《本草纲目》
  • 最新热门    
     
    【历史钩沉】扇子史话

    》中记载:盛夏时,宫廷以鹊羽制作羽扇,由宫女侍于王侧摇扇,“清风四散,冷然自凉”。春秋战国时,士大夫们以鹊羽为扇,“素如冰雪,挥之御炎”,风格古朴而高雅。西汉成帝时,纨扇已很盛行,在三国时就已经开始在纨扇上写字绘画,不仅是实用物,而且是艺术品。汉代《西凉杂记》等史籍中说,汉成帝最宠爱的赵飞燕皇后,在歌舞时常执翠鸟羽扇或孔雀羽扇,天子于夏季也设羽扇。到了唐代,唐玄宗将白鹤羽扇赐予大臣们。宋代,高丽的折扇和日本的蝙蝠扇流传到我国。宋代帝王和王公大臣们喜爱使用折扇,扇面多为绢绸,用则撒开,收则折叠,苏东坡谓其:“展之广尺余,收之两指许。”其扇套以绫绢,锦缎制成,施以刺绣,扇骨以象牙、檀香木、湘妃竹等制成;下端的扇坠用玉器、橄榄和核桃雕刻制成,施以香囊、流苏,扇动起来摇晃生姿,实为潇洒。明代永乐年间,流行折扇可称之鼎盛。明成祖非常喜爱这种简易方便的折扇,诏令宫廷匠师大量生产,作为赏赐之用,同时在民间逐渐普及。元代以后折扇开始采用纸叶制作,到了清代,杭州已经成为折扇的生产中心,扇骨细密,展之形如半月,扇面涂以柿漆、黑油,既能遮阳又能挡雨,人称“一把杭扇半把伞”。16世纪初,中国的折扇已经由欧洲商船流传到葡萄牙。17世纪,在巴黎凡尔赛宫里,中国的折扇竟使法国的贵妇们感到惊奇,认为这是“魔术家的玩具”。后来,在路易十四、路易十五的倡导下,折扇成为贵妇们手中必执的装饰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两件珍贵的扇子。它们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传统工艺品。一件是1984年在和田洛浦县山浦拉古墓中出土的汉代“毛布扇”,扇面长11厘米,宽7厘米,扇杆长33厘米,米-的扇面,周围用红色毛布边缝制,一端绑置于圆木杆上,可以旋转摇动,是维吾尔族烤羊肉串时所用的“扇风扇”,既可扇风纳凉,又可起到除尘的作用。湖南马土堆汉墓中也出土过两千多年前的扇子称为便扇,其形状犹如新疆山浦拉汉墓中发现的“扇风扇”。从两地汉墓中所出土的扇子形状相同性来看,此类扇是内地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发展的产物,从而说明了祖国内地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对边疆地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类扇在内地已绝迹千余年,但是新疆烤羊肉串时所用的“扇风扇”,在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冲刷之后,却仍然保持着古扇的本来面目,真是不可思议。

        还有一件是1972年在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唐代“木柄小团扇”,通长13.5厘米,形似团圆之满月,小巧精致,色泽艳丽而细腻。团扇两侧绘有相对的山峦、花卉、小鸟、蝴蝶。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蝴蝶在花卉中双双飞舞,意境和谐。团扇文饰线条清新明快,整体图案疏密有致,温馨浪漫,既古朴又高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美艺术品。

        这两件汉唐文物,虽然时代、质地、款式各不相同,但是从历史文献上来看,与中原地区历代的扇子演变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它们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其文物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它们对研究古代西域的社会发展以及扇子的演变史和绘画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兼谈新疆古代文物中的扇子
       稿源:《新疆经济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