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浴火重生的新疆日报 访新疆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富文
  • 毛泽民烈士遗墨现边城
  • 新博物馆再现50年新疆文物考古成就
  • 玛纳斯 发现宋代铜镜
  • 乌鲁木齐文物保护管理所盛世才别墅修缮日期推迟
  • 天山电影制片厂走过46年坎坷
  • 乌拉泊古城遗址陈列馆开馆
  • [历史回忆录]那年冬天雪好大
  • 戴安澜将军后代寻“宝”记
  • 格登碑下的沉思
  • 最新热门    
     
    [历史人物]色布西额将功补过

      乾隆31年正月,3000余名西迁锡伯军民奉命到达伊犁河南岸安营扎寨,屯垦戍边,然而清政府随即断粮停薪,军民口粮所剩无几。面对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首任锡伯营总管巴特玛果断地采纳了镶黄旗佐领色布西额的建议,当时就决定疏浚准噶尔时期开挖已被废弃的绰合尔渠,并任命色布西额为修渠工程的总领官。经过各牛录军民的同心协力、昼夜苦干,终于疏浚了全长180多里的绰合尔渠,并开荒造田1万多亩,使锡伯营军民初步解决了自耕自食的生存问题,从而人心安定,边防巩固。

      到嘉庆初年,锡伯营人口繁衍到7000余人,人口和耕地比例严重失调。加之绰合尔渠北地隘,渠南地势高,虽有大片荒地,但虑在缺水,无法扩耕,因此开发新地成为锡伯营军民面临的新的挑战。

      面对严酷的现实,已由佐领官提升为锡伯营总管的色布西额在正红旗(四牛录)研究今后发展大计的军事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再往南迁移(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另凿新渠定居的方案,但立即遭到少数官吏们的强烈反对,他们仍然抱着清政府承诺的60年后允许返回东北原籍的幻想。色布西额早已识破清政府的骗局,他向与会者晓明大义,明确自己的态度,锡伯营的重任是为国守边,就必须巩固屯垦戍边的后勤保障工程,才能成为强有力的卫国部队。会上,尽管出现了极少数官吏们的反对意见,但在色布西额的远大抱负的感染下方案顺利通过。

      但是,事与愿违,工程没达到预期的目的,当新渠挖到28公里,至察布查尔县海努克乡高丘地段时,水流再也不通了,加上伊犁河床位往北移动较大,渠口先废。由于地形选择不当,计划组织不周等原因,色布西额的大胆尝试遭到了惨败,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1804年,伊犁将军松筠罢去了色布西额总管的红翎,以示惩戒。但是,色布西额的未竟事业,在他的后任总管图伯特的继续倡导下,历时6年之多后终于挖成了察布查尔大渠,开荒造田78700多亩。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