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浴火重生的新疆日报 访新疆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富文
  • 毛泽民烈士遗墨现边城
  • 新博物馆再现50年新疆文物考古成就
  • 玛纳斯 发现宋代铜镜
  • 乌鲁木齐文物保护管理所盛世才别墅修缮日期推迟
  • 天山电影制片厂走过46年坎坷
  • [历史人物]色布西额将功补过
  • 蓝天飞架新丝路
  • 戴安澜将军后代寻“宝”记
  • 格登碑下的沉思
  • 最新热门    
     
    散忆那难忘的岁月

    了一名令人羡慕的部队专业运动员。而当年小小年纪的我,最直接的幸福感可能是自己终于告别了土豆、白菜、发糕、糊糊的艰苦日子,过上了“天天喝奶,顿顿吃肉”的幸福生活。不过,虽然我当年还是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毛头小伙儿,却已然有了“身在球场,胸怀天下”的觉悟。那个时期,我所在的体工队每年都要去南方冬训(当年在新疆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我也自然是力所能及地担负起了给自己“熟悉的新疆各族人民群众”采购、运输各类食物的光荣任务。那时新疆缺乏的东西可谓是“品种齐全,门类繁多”,从精米、食油、香肠、腊肉到茶、糖、烟、酒,无一不在采购之列。其实,当年即便在广东,这些物资也并不富裕,也是需要凭证、凭票定量供应的。所以,记得我们当年最初在广州上街采购时也常是空手而归。后来,我们总结经验,及时调整了“作战方案”。再上街时,我们总是找一个民族队员结伴而行,按事先的设计,我们让民族队员扮做“外宾”,到商店一通叽哩咕噜乱说。此时,扮演“翻译”和“随从”的我们便上前说上一番诸如“外国朋友很热爱中国,很喜欢广东的一些食物、土产,希望能给予照顾”之类的话。当年中国还比较封闭,即便在广州外宾也并不多见(中亚地区的外宾更是罕见)。所以,一般来说,善良的广州“人民群众”都会尽量满足我们这些“外国朋友”的需要。当然,我们一般选择的目标,也大都是些“散、小、远、偏”的商店(这样“阴谋”容易得逞)。那几年中,每次从内地训练、比赛返回时,我们都是大包小袋、人拉肩扛地回到乌鲁木齐。那时的我们,你已几乎看不出这是一支军区体工队,而更像一支“铁路运输队”了。

        “旧貌换新颜,弹指一挥间”。当年的一切都与我们渐行渐远。今天巨变中的新疆使人们可能无法想象出当年的一切,即便是我们这些当年的亲历者,每每回首过去的时候,也总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了。(作者:郝洪山)
       稿源:《新疆日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