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浴火重生的新疆日报 访新疆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富文
  • 毛泽民烈士遗墨现边城
  • 新博物馆再现50年新疆文物考古成就
  • 玛纳斯 发现宋代铜镜
  • 乌鲁木齐文物保护管理所盛世才别墅修缮日期推迟
  • 天山电影制片厂走过46年坎坷
  • [历史人物]色布西额将功补过
  • 蓝天飞架新丝路
  • 散忆那难忘的岁月
  • 格登碑下的沉思
  • 最新热门    
     
    小康凝聚万众竞富强

    新疆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翻三番的目标。2002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382元,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实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人们称这个台阶为“总体小康”。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合乎逻辑的历史演进,再次激发了新疆各族人民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新的小康目标强烈地吸引着人们踏上新的征程。

        社会学研究员赵明龙用“深入人心”4个字来概括新疆的小康进程。他说,在奔小康的过程中,人们懂得了生活到底可以好成怎样,懂得了怎样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全民参与的社会实践

        阜康市城关镇张家庄村农民高军振今年50岁,和自治区同龄。伴随着党的富民政策,他家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全村最早富起来的“小康人家”。

        “从不让富、不敢富到鼓励大家都来富,小康的富民理念就像是一盏引导人们冲破禁锢的明灯”。高军振回忆改革开放前的情景时说,那年头,每天挣10个工分,也就是5角钱的收入。因为吃不饱饭,他曾偷偷地贩过一趟猪娃。这在当时属于“投机倒把”,所以只能在夜间悄悄行动。到邻县买,在本县卖,一去一回两个夜晚,担惊受怕的他总共挣了4元钱。

        奔小康的号令一出,高军振没了顾忌,成了村里最早的农民经纪人,靠倒羊、倒牛发了家。在高军振一家富裕起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万元户”、“小康户”出现在村里,全村很快也变成了“小康村”。

        小康目标唤醒了人们的潜能,开启了财富喷涌的源泉。城乡群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干事业、创家业,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终于使钱袋子鼓起来了。

        2004年,全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03元,比1978年增长了22.5倍,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45元,比1978年增长了17.9倍,年均增长12%。

        没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小康就没有全疆的小康。在小康进程中,我区农村打响了扶贫攻坚战,城市启动了解困和就业再就业工程,全社会开展了“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的活动。仅2004年,全疆就有3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稳定解决了温饱,3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6元。2005年,全疆计划新增31万个就业岗位,以增加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收入。

        与此同时,我区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渐成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仅城市居民“低保”一项,从1997年至2004年,全疆就累计投入保障资金17亿元,使每年有50多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受益。

        小康的目标指向不仅仅是物质方面。在奔小康的进程中,全疆各地通过各种机制,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结合起来,使之全面协调发展。今天人们讲到农村的“小康户”、“小康村”和城市的“小康社区”时,含意已有了明显的变化。

        “四个文明一起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自治区社科院的马红霞这样评论说。

        意义深远的社会变迁

        9月1日,中秋将至,家住乌鲁木齐市的杨兰芬大妈一改往年等中秋过后月饼打折才买几块尝尝的老传统,早早来到超市挑选了一盒上百元的月饼,又为自己添置了一套宝蓝色的漂亮秋装。

        “这可不是赶时髦儿,这些年不缺吃喝了,儿女经常劝我与时俱进,学会享受生活。”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从北京来新疆支边的杨大妈这样说。

        其实,小康带来的社会变迁无处不在。下面列举的这些新疆人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变迁的深度和广度。

        升级:衣服要换品牌的,饮食要换低脂的,出行要换快捷的,手机要换能照相的,房子要换带楼梯的……小康生活引发的无数梦想正在不断升级。

        旅游:旅游成为“小康们”调节生活节奏的经常性手段。不只是城里人乐意去“农家乐”享受大自然的恬静,富起来的农民也喜欢到城里来观光、采购。

        双语:少数民族同胞在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多学一门语言就多了一个世界,多了一种奔小康的本领。

        发短信:“小康们”有钱但会省钱,发短信不仅代表省钱,还代表“我有钱,但我省钱”的态度,省钱比浪费时尚,“小康们”开始不怕人家说自己小气了。

        信用卡:信用卡大踏步地走进许多人的钱包。信用卡代表个人资信,代表收入保障。

        零储蓄:尽管居民储蓄净增,但仍有很多人重投资胜过重储蓄。零储蓄的人并没有把钱全部花掉,他们投资股票,买房子,买彩票,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对未来有乐观的预期,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贷款:“小康们”开始贷款,甚至买个手机也选择分期付款的形式。贷款代表有文化,有理财观念。贷款让很多人从小康一步进入中产。

        ……

        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新疆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1994年首次跌破50%大关,到2004年已降到36.1%。农村主要农副产品商品率除粮食外高达60%—90%,农民彻底摆脱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及消费模式。这可以看作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注脚。

        不久前,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新疆各族人民吃不饱、喝涝坝水、点煤油灯、缺医少药、交通不便、上不了学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经过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新疆的宏伟目标,一个更加美好富足的新疆将展现在世界面前。

        这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感受和愿望。(作者刘大为)
       稿源:《新疆日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