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青海长宁遗址抢救性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 北京通州发掘两汉和清代墓葬
  • 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再度发掘
  • 辽宁沈阳石台子山城发掘全面结束
  • 内蒙古扎鲁特旗发现新石器晚期墓葬群
  • 陕西宜川龙王汕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 甘肃东南部早期文化考古调查取得重大进展
  • 深圳咸头岭遗址发现距今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存
  • 河北易县七里庄遗址发现大量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
  • 赤峰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址发掘全面结束
  • 最新热门    
     
    西安发掘汉代唣河木桥遗址

    2 — 5 . 1 米 。从木桩的排列和炭化的现状看,应经过 2 期建造。一期建桥的木桩为每组 2 — 3 根,间距 1 . 15 — 1 . 5 米 ,现存约 120 根,因遭大火焚烧,呈焦黑状,残高 0 . 3 — 2 . 1 米 。二期紧贴在一期的北侧,一般为每组 1 根,极少数为 2 根,间距 1 . 3 — 1 . 8 米 ,现存约 40 根,较为粗大,没有火烧的痕迹,其表面的炭化应为长期埋在沙土中所致,呈褐色或黄褐色,现高 1 . 85 — 2 . 6 米 ,上端多有残缺,个别木桩顶端上残留有卯榫结构。通过探沟解剖得知,木桩打入河床的深度不因建造时间上的不同有差异,而是与木桩个体的粗细大小有关,较为粗大的木桩往往打得较深,较为细小的木桩楔入河床的深度则较浅。从挖的 3 条探沟看,木桩楔入河床 1 — 4 米 。木桩下部削为三棱锥形,非常尖利,木桩应是采用夯打楔入河床的。若从最底端算起现存的木桩总高度约 5 — 7 米 。

        已发掘出的这部分古木桩东西宽 28 、南北长 22 米 ,这只是古桥木桩的一部分 ( 当属东南部 ) ,向南和东已挖到了头,向西为西三环主干道高架路,向北为陇海铁路皆无法发掘。据现场施工人员讲,当时在这处古桥遗址的西边,修建高架路的水泥桥桩时,在其中一处桩孔中,钻机被地下约 10 米 处的圆木卡住,提取上来的木头残片,与古桥木桩相同。发现地下有圆木的这根水泥桩,与已发现的第 2 排 ( 从南向北算起 ) 的古桥木桩在东西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距已发掘出的第 2 排最西端的木桩约 22 米 。照此推算,该古桥木桩东西长度至少应有 50 米 ,也就是说该桥的宽度应在 50 米 以上。桥的长度尚不好确定,但从对遗址周围的勘探和调查看,这一段古唣河的河床宽约 60 米 ,再加上引桥,推测这座古桥的长度至少应在 100 米 以上。

        从其结构和排列走向看,这是一处古代木桥的建筑遗迹,现在发掘出的只是古桥的木桩,桥梁部分已被毁,从塌落下的几根横木 ( 有的已被烧焦 ) 推测,桥面也应为木构,此桥当为木柱木梁桥。参考 1953 年成都青杠坡东汉墓画像砖上浮刻的木桥以及 1971 年发现的和林格尔东汉墓所绘桥梁壁画等资料,这种桥梁的结构应是木桩柱头上有斗拱,其上承托木梁再铺木板,两边立栏楣。

        从地理位置看,这座古桥应是古涅河上的桥梁。唣河古称“沆水”,其上游是“谲水”,发源于秦岭之大屿,大方向是由南向北,但在今三桥镇湾子村水流拐了个弯自西向东流,然后转向北经汉长安城西,北流人渭。发现的这处桥址正是横跨这段“汰水”的南北向古桥。 2003 — 2004 年,西安市政府对唣河河道进行了疏通和改造,将河道弯曲的部分改成了直线,改造之前涅河就流淌在此桥址之上。改造后,该桥址处于新湟河 ( 今西安市排污泄洪河 ) 河道西岸。

        在湮没木桩的砂土层中,清理出大量的汉代板瓦、筒瓦残片、子母口砖、大型脊瓦以及“上林”、“延年”和云纹瓦当等,还出土有汉五铢、王莽“大泉五 十” 铜钱和铜钱范,另有铁矛、环首刀、铜剑等兵器出土,时代最晚的为“大泉五 十” 铜钱。

        此桥位于汉长安城西南角以外约 300 米 ,介于汉长安城和建章宫之间,向北正对建章宫的双凤阙遗址,相距约 200 旧米。向东南为西汉社稷、明堂辟雍及王莽九庙等礼制建筑群,跨过此桥向南为上林苑。

        从该桥所处的特殊位置再结合遗址中发掘出的大量汉瓦、“上林”和“延年”瓦当、五铢、“大泉五 十” 铜钱等判断,此桥应建于西汉时期,曾遭大火焚毁,相隔时间不久又在原址 ( 紧贴第一期木桩的北侧 ) 重新打木桩建造,最后废毁的时间约在王莽时期。此桥应是西汉时期建于“穴水”上的长安城通向上林苑的皇室御用桥梁,也是目前世界历史上规模较大的木质结构桥梁,它的发现对研究古代河流的变迁、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

     

     

     

     

     

     

     

     

     

      来源:中国文物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