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青海长宁遗址抢救性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 北京通州发掘两汉和清代墓葬
  • 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再度发掘
  • 辽宁沈阳石台子山城发掘全面结束
  • 内蒙古扎鲁特旗发现新石器晚期墓葬群
  • 西安发掘汉代唣河木桥遗址
  • 甘肃东南部早期文化考古调查取得重大进展
  • 深圳咸头岭遗址发现距今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存
  • 河北易县七里庄遗址发现大量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
  • 赤峰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址发掘全面结束
  • 最新热门    
     
    陕西西安发觉上林苑 3 号和 5 号建筑遗址

    bsp;   下部夯土台基现存南北长 92 、东西宽 84 、厚 1.2 — 2 米 ( 其下为生土或细沙 ) 。台基偏南部向西延伸长 59 、宽 15 — 20 米。在台基西北部遗留一被扰动过的础石 ( 编为 5 号 ) ,花岗岩石质,长 0.73 、宽 0.65 、厚 0.34 米。在所发掘的探方内,夯土台基北面为加工过的院子地面。

        上部建筑仅存于遗址西北部,其形状现呈不规则状,通高 7 、夯层厚 0.06 — 0.1 米,分为顶部、中部和底部建筑。

        底部建筑现亦呈不规则状,现存东西最大长度 54 、南北最大长度 42 米,原建筑物已无存。

        中部建筑亦呈不规则状,现存基址南北最大长度 28 、东西最大长度 24 米。其上残存部分廊房建筑遗迹。北部廊房进深约 5.1 米,其南壁尚存一壁柱痕迹,柱洞面阔 0.32 、进深 0.22 、现存深 1 米,底部础石已无。柱洞内还残存黑色木柱灰,柱灰高 0.4 、宽 0.1 、厚 0.1 米。壁柱北 2.8 米处有一明柱痕迹,柱洞呈圆形,径 0.34 、现存深 0 : 06 米。底部础石为花岗岩石质 ( 编为 3 号 ) ,呈圆形,径 1.13 、厚 0.32 米。廊房北面为廊道,宽约 2.6 米 ( 上面未见铺砖痕迹 ) 。

        在所发掘的探方南部,有一廊房内未扰动的壁柱础石 ( 编为 1 号 ) ,础石为花岗岩石质,长 1.2 、宽 1.1 、厚 0.45 米。在中部建筑之西部还存一廊房内的未扰动明柱础石 ( 编为 2 号 ) ,为油母页岩加工而成,长 1.2 、宽 0.97 、厚 0.32 米。该础石西北约 2 、下面 3 米处存一扰动过的础石 ( 编号为 4 号 ) ,亦为油母页岩加工而成,长 0.68 、宽 0.59 、厚 0.3 米。

        从中部建筑倒塌堆积出土的草泥墙皮残块和朱红地面残块中可知草泥墙皮通厚 3.71 厘米,其中一残块中还有壁画痕迹;朱红地面通厚 4.3 厘米。因该遗址上部已被取土近 2 米,故顶部建筑物没有留下痕迹,现存基址南北最大长度' 21 、东西最大长度 19 米。该遗址出土了砖、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及少量的货币及钱范残块。

        该遗址上部建筑之中部廊房的倒塌堆积内出土了大量制作粗糙的板瓦片和筒瓦片,其特征与战国秦上林苑 1 号建筑遗址出土瓦片基本相同。又在底部建筑倒塌堆积中发现不少战国时期的绳纹铺地砖和山形云纹及素面的半瓦当,与秦都咸阳宫建筑遗址所出土的铺地砖和半瓦当基本相同。从建筑形制来看,该遗址与秦咸阳宫 1 号建筑遗址的形制基本相似,为一座典型的战国高台宫殿建筑。在该遗址底部建筑倒塌堆积中,出土物中还包含了不少汉代表面饰粗绳纹、内面为素面板瓦片和表面饰中粗绳纹或粗绳纹内面均为粗布纹的筒瓦片。此外,在中部倒塌堆积中还出土了西汉五铢钱。由此看来,这座建筑遗址在西汉时期延用并被改建或翻修过;据文献记载,西汉武帝时,在秦上林苑的基础之上又扩建成为汉上林苑。故该座建筑遗址应原为战国秦上林苑的建筑,后来又为汉代上林苑所沿用。从该遗址出土遗物来看,未见比西汉更晚的东西,故该建筑应该毁于西汉末年。

        5 号建筑遗址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角以外 500 米处。向东与 4 号建筑遗址连为一体。 1 月,某钢厂废址改建时钻探发现。钢厂废墟坑东西长 105 、南北宽 18 、深 4 米。分为表土层、扰土层和战国文化层。战国文化层内含战国时期的建筑倒塌堆积物,出土砖、瓦和瓦当等。该建筑遗址主要为排水管道遗迹,被 3 座唐墓打破。经过进一步钻探发现,该遗址的房屋建筑遗迹破坏殆尽。仅在厂房废墟的深坑北壁上残留少许夯土。

        发掘的排水管道遗迹,第 1 组由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管道组成,呈曲尺形。东西向段,其东端继续向东延伸,西端与南北向段呈直角相连接 ( 拐角处设置拐角弯头水管 ) 。东西向管道长 59 、南北向管道长 10 米,其北端向北继续延伸。

        该组管道为在生土中挖沟后铺设水管而成,管道上面垫土为五花土夯筑。第 1 组水管道南北向段经勘探,北端向北延伸 30 米后继续向前延伸,因其上为某化工厂水泥地面,故已无法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

        第 2 组水管道位于第 1 组南北向部分的西侧,间距 21.5 米。现发掘水管道长 18 米,亦为在生土中挖沟铺设水管而成,管道上面垫土未经夯筑。该组管道向南、向北延伸。向南 61.7 米后,继续延伸,但因上面为建筑物,故无法再做勘探工作。从土层来看,管道向北延伸部分钻人了生土洞。土洞宽 0.7 、高 1 米。因土洞上面为建筑物,亦已无法再勘探和试掘。

        水管道均由 3 条圆筒形陶水管套接而成,横剖面呈“品”字形。水管道所用水管长 0.57 — 0.58 米,一端粗,一端细,粗端直径 0.32 、细端直径 0.23 米,水管壁厚 0.08 — 0.1 米。水管表面周身饰细绳纹、中粗绳纹和粗绳纹,绳纹分直绳纹、斜绳纹和交错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有泥条盘筑痕迹。

        第 1 组水管道每条管道现存水管 105 节。第 2 组水管道上层水管已被压成碎片,下面 2 条管道保存尚好,各存留水管 33 节。

        该遗址内出土了一些砖、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所出土的铺地砖残块上面为几何纹和密集小方格纹,砖较薄,且几何纹砖背面还有绳纹。此外出土的瓦和瓦当,制作均特别粗糙。其特点与秦都咸阳宫遗址出土遗物相似,且所出土葵纹、连云纹和蘑菇形纹等纹饰均为早期瓦当特征。此外,排水管道所用水管亦与秦都咸阳宫出土水管相同。

        综上所述,考古人员认为该建筑遗址是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因该遗址处于秦国渭南上林苑遗址中,故认为这是一座战国秦的上林苑建筑遗址。该建筑遗址的房屋建筑遗迹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建钢厂时就被破坏,仅留下了排水管道遗迹。通过勘探和试掘发现排水管道还再继续向东、向南、向北延伸。故认为该处排水管道只是战国秦上林苑中排水系统的一部分管道遗迹。

     

     

     

     

     

      来源:中国文物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