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发掘获重要发现
  • 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发掘l号车马坑
  • 广州市东山口发掘西汉至明代水井
  • 四川汉源麦坪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 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 西安发掘汉代唣河木桥遗址
  • 陕西西安发觉上林苑 3 号和 5 号建筑遗址
  • 洛阳东北郊发现隋代大型仓窖
  • 河南三门峡三里桥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 河北唐县北放水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 最新热门    
     
    内蒙古包头家梁元代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class="style1">  房址多保存较好,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南向略偏西,规模大小不等,多为单间,少数为套间,成组分布于道路两侧。发掘区中部一带房址呈多层叠压,目前已清理暴霹出第 2 层下房址。第 2 层下房址较第 1 层下房址保存为好。时代均为元代。房屋墙壁主墙多用土夯筑,隔墙为土坯建成,一些房屋墙壁用砖包砌。墙壁外抹草拌泥或白灰。居住面平整、坚硬。房子内一般有火炕、灶台、烟洞。火炕,较矮,不超过 0 。 4 米,土坯或砖垒砌,位于门的对面或一侧。上面铺盖砖或土坯。火炕一端连接灶台,一端连接烟洞。炕内烟道多为 3 道,个别为 2 或 4 道。灶台呈方形或长方形,拐角弧折,有的尚存灶门,呈弧顶长方形。烟洞设于墙上。

      临街的房屋内多设有地炉或火灶,特别是发掘区中部一南北大道两侧,地炉和火灶分布密集。地炉平面多呈葫芦形, 2 个圆形灶坑一大一小、一深一浅相连。大灶坑旁还设有加柴或出烟的通道。大灶坑一般深 1 . 5 、直径约 0 . 6 米。小灶坑一般深 0 . 3 、直径 0 . 4 米。在一地炉大灶坑旁曾发现一粗瓷缸,并有一大铁锅覆盖其上。地炉的大灶坑内堆积为草木灰。分析这类地炉有的可能与造酒有关,炉内燃烧秸秆,炉上放锅蒸酒糟。南北大道东侧还有一处通向大街的成排的南房,房屋大小一致,房内布局相同。这一带应是遗址当年的酒馆旅舍区。

      灰坑有圆形、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几种,其中窖穴所占比例较大,且多为圆形直壁或圆形袋状, H306 是一圆形直壁坑,坑深 1 . 5 、直径 1 。 2 米,底部发现了大量粮食,粮食堆积现存厚 20 厘米,为糜黍一类,外壳保存好,-发亮,内核腐烂。

      窑平面呈圆形,一种用于烧造,一种用于烘干或发酵。烧造窑直径 1 — 1 . 5 米,·窑壁为土坯垒砌,窑床为砖砌,烧结程度较高,为烧制白灰所制。烘干或发酵窑残存过道、门、主室、烟道、火塘,过道为斜坡式,门为土坯砌筑;土室平面呈圆形,直径 2 . 8 米,室壁用土坯砌成;烟道为 7 条,用砖从中间向四周辐射状砌成,上亦用砖铺盖,烟道中部设通风孔;火塘位于主室内靠近门处,通向烟道。

      道路呈东西向或南北向,路面平整坚硬,有的可看到车辙痕。道路两侧设有排水沟。另外在部分灰坑中发现凌乱的入骨,有的肢体残缺不全,死者年龄大小不一,数量多少不等,最多的一处达 26 具。窖藏有的用瓷瓮或罐装盛,有的直接藏于土穴中 , 藏品种类丰富,有瓷、铜、铁、陶、骨、玉等不同质地。其中 J~12 一次出土各类器物达 86 件, JC24 出土铜钱 1 万余枚。砖砌地下室平面呈长方形,有斜坡通道,顶坍塌,厚墙壁中间砌土坯,室内无出土物,用途不详。

      本次发掘出土瓷、铜、铁、陶、骨、玉等不同质地的各类器物现已达 5000 余件,其中瓷器为大宗,这批瓷器种类丰富,窑系较多,分属磁州窑系、钧窑系、景德镇窑系、龙泉窑系、定窑系。磁州窑系器物最多,胎质较粗松,呈黄白色,釉面装饰丰富,有釉上彩与釉下彩之分。 F1 内出上的白釉黑花罐上饰草叶纹,高 25 厘米,较为精美。钧窑系器物数量次之,多胎质粗松,器体外壁多施半釉,一些器物釉面有棕眼或流釉现象,器形以碗、盘、碟、罐、钵、香炉为主。 JC25 出土的月白釉大盘做工精细,直径 22 厘米。景德镇窑系器物胎质坚硬致密,白色略泛青,釉色丰富。在 T0635 第 2 层中出土的一件釉里红洗,高 9 . 5 、口径 14 厘米,内外壁装饰红斑各 3 块,成色鲜艳; JCl3 出土的青白釉狮舞绣球摆件,釉色莹润,动感十足。龙泉窑系器物胎质坚硬致密,胎体厚重,釉色纯正,釉面光滑,部分釉内有析晶或气泡。 JC2 出土的一件盘,釉色青翠,碗外壁剔刻成莲瓣状,内底贴塑双鱼,双鱼首尾相逐,极富情趣。定窑系瓷器主要为霍窑器,胎质细腻较薄,釉色洁白,制作规整,多素面无纹,部分有印花装饰。 JCl2 出土高足杯多造型较大,胎体轻薄,釉色清亮,高 10 、最大者口径 12 厘米,堪称精品。

      除瓷器外,本次发掘还出土了一些铜器、铁器、陶器、骨器、玉器、石器及建筑构件、装饰品等。其中 JC7 出土的一件仿西周青铜祭器铺,高 14 、口径 18 、足径 12 厘米,上有铭文 26 个,记载了该祭器'制作用途和经过,并有“大德年月日”铭记。 H268 出土的蒙古人铁帽,较为少见。遗址出上了大量的钱币,多为铜钱,少量铁钱,铁钱钱文已漫漶不清。铜钱多为宋代钱币,少量为汉代、唐代、金代和元代的钱币。另外,在一些瓷碗、盘、罐的底部还发现了大量的墨书题记,有的为纪年,有的为馆舍,有的为姓氏,还有一些为囤押、梅花、鸟雀等。墨书题记除汉字外,还有少量回纥文和巴思八文。

      燕家梁遗址考古发掘规模庞大,发现了交错的道路、布局有致的房址,特别是发掘区中部南北大道两侧密集的馆舍,以及大量的墨书题记,加之许多精美遗物的出土,为研究元代村镇、驿站的建置布局、经济形态及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物资料;窖藏的大量发现以及在部分灰坑中发现人的颅骨、零乱的肢骨,真实地反映了元代末期复杂动荡的社会状况,对研究元代包头地区的历史以及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原及南方一些窑系瓷器在这里大量发现,反映了元代北方草原地区与中原和南方地区商贸往来的频繁,同时也说明燕家梁遗址是元代连接漠北地区与中原和南方的一处重要的水陆驿站;遗址内曾出土过青花大罐,本次发掘也发现了大量青花瓷器残片及少量的釉里红瓷器残片,器形较多,且制作精美,级别相对较高,同时龙纹瓦当亦出土甚多,说明这里的一些居民较为富庶,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进一步证实燕家梁遗址在当时有着特殊的-和经济地位。总之,燕家梁遗址考古发掘,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我国继集宁路古城遗址发掘后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来源:中国文物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