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人员正在对墓穴进行清理发掘
在抓捕盗墓分子的时候,沂南县文物部门偶然发现了位于砖埠镇的一片东汉墓葬群,经过上级部门批准,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科学挖掘,目前包括7件釉陶壶在内的大量文物已经被发掘出来。
抓捕盗墓者发现古墓
沂南砖埠镇是智圣诸葛亮的故里。9日中午在墓葬发掘现场,两座完整的古墓已经重现天日,两座墓葬占地七八十平方米,深有一米多,考古人员正在较大的一个墓室中小心翼翼地清理泥土,青绿色的铜镜、铜钱和白骨非常显眼。
据了解,墓穴是在一次对盗墓分子的抓捕中发现的。9月23日,沂南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在田间有泥土被翻掘的痕迹,而且部分翻掘过的泥土被人为用树枝遮盖。文物部门经过勘察得出,应该是盗墓分子在此地进行盗掘。
为防止犯罪分子再次进行违法盗掘,当日晚,文物部门安排人员连夜进入现场进行蹲守。在连续蹲守3天后,25日晚11时,盗墓分子再次出现,文物执法人员会同沂南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及当地派出所干警立即对盗墓分子实施抓捕,当场抓住了盗墓分子马某,并经马某供出了另外7名共同参与盗墓的犯罪嫌疑人。
由于墓穴位置已经暴露,沂南县文物部门马上对被盗墓穴进行了保护,并将情况通报了临沂市文物办,向山东省文物部门提出抢救性挖掘申请。27日,省文物部门批准申请后,市考古队和沂南县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立即对两座墓穴展开了抢救性挖掘。
7件釉陶壶重见天日
据正在现场的沂南县文物管理所高本同所长介绍,从墓室结构来看,此次进行抢救性挖掘的两座墓均为夫妻合葬墓,属于常见的砖石结构,砖石上带有汉代特有的菱形纹。西侧的1号墓南北长4.7米,东西宽3.2米,由墓室、前室和后室组成,前室西半部分上方被盗墓分子打开了一个长约1米,宽约70厘米的方形盗洞,因地下水浸入,盗洞内存有大量积水,内侧石壁上的画像清晰可见。
正在清理的东侧2号墓规模相对较大,南北长5.8米,东西宽5米,由墓门、前室、东西侧室和后室组成。经过几天的挖掘,考古人员已经从2号墓的后室中抢救出了7件保存完好的釉陶壶,大量的汉代五铢钱在考古人员的清理下也渐渐显现出来,可以看到,两位墓主人头骨向南躺在墓穴里,经过上千年后,棺材与衣物已经变成黑色的板灰。
墓葬群为东汉家族墓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