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出的西坝古窑
去年底在乐山西坝乐宜高速公路工地发现的宋代至明代窑址群,昨日首次正式发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称,西坝窑证明西坝曾与制窑发达的成都平原平起平坐、同样繁荣。
修建高速路 发现30万平米古窑址
去年年底,在乐宜高速路施工段,西坝镇建益村1组的一处工地上,惊现大量瓷器碎片。
随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紧急前往考察,发现这些瓷器多为生活用具,以黑釉、褐釉为主,是一处生产日用品的民窑。专家称,窑址分布形状非常奇妙,“如同一弯新月镶嵌在岷江一级支流沫河右岸的山坡上”,长约1500米,宽100米-350米,总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窑址核心地带瓦窑嘴、窑嘴一带,还发现了4座马蹄形窑炉,大量瓷片和不完整的瓷器。
首次发掘 古时烧窑场景犹现眼前
专家探明,最初发现的窑址仅是窑群的一个窑包,瓷器、瓷片均是制窑时的废次品。专家昨日对窑址进行首次正式发掘。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庙沱村3组附近,透过防护网,一座馒头模样的窑炉依稀可见。
据估计,窑址约20平米,古窑中的烟道、过道、窑门、窑床、火膛、窑室等一应俱全。层叠堆砌的烟道像一座精致的“蜂窝箱”。烟道则起着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精美的瓷器制成后通过当时的西坝码头,运送到各地。
截至记者昨日下午3时离开现场时,该窑址还没发现任何瓷器。当地村民称:“窑炉表面以前是片果园,谁也没想到果树下会有窑炉。”
价值:西坝制瓷水平与成都平原齐名?
专家称,西坝窑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