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05年8月的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考古工作,在历时5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97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大中小型古墓葬2633座,出土文物20390多件(套),有3项入选年度全国考古重要发现,1项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部门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工程所经之处为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平原,是古文化遗存埋藏最丰富的地区。
为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河北省组织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省内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工程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全国近40家考古科研机构的考古工作者参与其中。5年多的时间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各时期的文物遗存,发掘大量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文物。
在邯郸市磁县北朝墓群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较为少见的土洞式墓葬——东魏皇族元祜墓,出土一批塑造工艺精细的陶俑,壁画残迹。元祜墓出土的墓志,明确了磁县北朝墓群中东魏皇宗陵的地域所在,出土190件余件出土遗物组合清晰。
位于保定市唐县高昌镇北放水村西北台地北放水遗址,发现了一批夏、东周、西汉及金元时期文化遗存。遗迹以形态各异的灰坑为主,另有半地穴式房址、灰沟、竖穴土坑墓、砖室墓、瓮棺、古井等。遗物以陶器为主,次为石器、骨器、瓷器、铜器。
保定市徐水县东黑山村的东黑山遗址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遗址自战国、两汉、唐宋、金元时期一直延续至明清,内涵十分丰富。本次东黑山遗址中发现的火炕,其年代最早可到西汉早、中期,把中国火炕起源的历史提早了千余年,为火炕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据悉,在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考古中,发现的夏商时期文物遗存,基本廓清了河北省夏商时期古文化遗存的发展脉络及其与周邻诸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填补了考古学文化研究的空白。(新华网 记者 曹国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