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发掘
陕西黄陵县寨头河战国戎
陕西周原遗址首次考古发
陕西黄陵县阿党镇考古发
陕西子洲县出土商代晚期
陕西凤翔: 秦雍城城内道
陕西统万城遗址出土精美
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再次
陕西洛南:中国旧石器考
陕西洛南盆地张豁口旧石
最新热门    
 
陕西横山仰韶晚期遗址--王圪堵水库遗址发掘进展

时间:2012-2-2 16:29:36  来源:不详
坡之上,西距榆靖高速公路[注: 公路正文  连接城镇、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的道路。   发展简史 1885年汽车发明后,人们开始按照汽车行驶的要求,]约500米。由于毛乌素沙漠南移后沙化严重,遗址所在地已被低矮沙丘覆盖,地表生长有人工种植的紫穗槐、沙柳、白杨树等植被。本次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现房址7座,灰坑4个,窑址2座。
    房址平面多呈“凸”字形,还发现个别为前庭后室“吕”字形。房址直径约在3.6~4.7米之间,居住面积大者达28平方米左右。门道多为长方形,朝向西南。房址保存较好者残存深度约1.7米。壁面加工整齐,多抹泥。房址内居住面的加工一般均经过处理,处理方式大致与杨界沙遗址仰韶晚期遗存类同,主室地面大多都涂抹一层白灰面,部分为双层白灰面,光滑致密,平整坚硬。圆形或方形的灶坑位于后室中央,在门道或庭院壁面设壁灶。灶四周有少数圆形柱洞,柱洞内抹有一层草拌泥,并在草拌泥上加固了一层碎陶片。灰坑形状多为圆形袋状、长方形袋状、椭圆形带状,平地。坑里出土了少量陶片、骨器、石器及动物骨骼。窑址由于破坏较为严重,只残留局部,平面呈不规则形。
    大古界遗址出土文物包括陶、石、骨器等多种。可见器型有尖底瓶、鼓腹罐、瓮、盆等。石器包括石斧、石刀、石锛、石磨棒、石凿等及少量细石器。
    以杨界沙遗址和大古界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晚期遗存,与2001年度靖边五庄果梁遗址文化面貌基本一致。出土的喇叭口尖底瓶均为长束颈、肩部丰满、亚腰、钝尖底,夹砂罐均为侈口、宽折沿、束颈、肩部及腹部饰多条附加堆纹,这些特征与关中[注: 关中,1940年6月9日出生于天津,辽宁省凤城县人,满族。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美国麻省佛莱彻尔国际关系研究院文学硕士、外交与法律硕士、哲学博士。]地区仰韶晚期遗存较为相似,因此推断其年代应为仰韶晚期。本次发掘遗存面貌与关中地区仰韶晚期遗存相比,虽有相似之处,但亦具有较为明显地的地域差别,如从陶器质地而言,99%为夹砂,少见泥质陶;且本地区不见关中地区的宽沿盆、深腹钵等器型;从遗迹特征来看,本地常见的长方形袋状坑在关中地区较为少见;本地流行的窑洞式房址则是关中地区仰韶时期遗址所少见的,其用白灰面加工处理的方法也在关中地区该期遗址不多见。与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晚期文化比较而言,其文化面貌较为接近。如器物组合均为喇叭口尖底瓶、夹砂罐、直壁缸、小口瓮、曲腹盆等,且这些器物形制、纹饰特征基本相同。参照河套及周围地区史前研究的成果,以杨界沙遗址和大古界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其年代应为仰韶晚期,相当于关中地区“泉护二期”,其文化性质当与内蒙古中南部文化仰韶晚期遗存的面貌相似性更大,接近于“海生不浪类型”。
    此外,我们还对王阳畔遗址进行了发掘并对周边区域进行了调查。王阳畔遗址发掘面积约550平方米,发现房址7座、灰坑62个及墓葬3座。房址大部分已破坏,只残留部分主室地面,门道多朝西北,主室中部多发现圆角方形火塘。灰坑多为椭圆形或圆形袋状坑,口小底大;还发现一定数量的长方形或椭圆形平底坑。可见器型有鬲、斝、瓮、大口尊、筒形罐、夹砂罐、盆、折腹钵等。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锛、石磨棒、石凿等。骨器有骨簪、骨笄、骨锥、骨匕等。墓葬共发现3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东西向,仰身直肢葬,未发现随葬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