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2010年甘肃省永靖坟台遗
甘肃清水李崖遗址考古发
甘肃嘉峪关市发现魏晋古
甘肃省舟曲县境内发现三
甘肃一砖厂掘出大量马家
甘肃武威出土十六国石造
甘肃武威出土两件距今约
甘肃一砖厂掘出大量陶片
甘肃和政发现一件晚中新
甘肃舟曲发现3处北宋摩
最新热门    
 
甘肃马鬃山玉矿遗址--甘肃境内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一处古代玉矿遗址

时间:2012-3-18 9:13:00  来源:不详
长方形土台,土台西、北边紧贴F1西、北壁,东、南缘由土坯砌筑,表面为一层厚约1厘米的灰沙土,较为致密,与F1地面质地相同。土台宽114厘米,长190厘米,厚20厘米,土台东、南外缘土坯厚20厘米、宽20~24厘米、长42~52厘米。揭去土台后于其下发现圆坑一处,是为H5,并在坑底发现柱洞一个,柱洞内残留有朽木。在发掘时发现北门门口有石块堆积,似与主室东壁相连,推测在使用后期,北门被封,未长期使用,这可能与西北部的土台使用有关联,其使用时期可能与H5大致同时,其被封时间可能与土台开始使用时间大致相同。

    通过调查发掘,初步了解了该遗址的聚落形态。目前确定有采矿区、生活作坊区、防御设施区,与之相对应的遗迹主要为矿坑、大房址、防御性建筑,在遗物上依次对应有石锤、石斧、石砍砸器等采矿工具,砺石、石锤等加工工具和陶器、铜饰等生活用品,铜镞、铁镞或铁矛头等武器。三类遗存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延续性,在功能上体现出互补性。

    从发掘单位出土陶片来看,有两类陶器共存。两类陶器在陶质、陶色上区别不大,而最大的区别在于制法、器形和纹饰上。A类为轮制,多为夹砂,有灰陶、红褐陶两大系,素面及纹饰各占一定比例,纹饰多为凹弦纹和绳纹组合,弦纹多饰在颈部,绳纹多在弦纹以下,绳纹以竖道最多,被平行横道抹断,呈分段竖道绳纹。极少数为粗绳纹或交错绳纹。少数在竖道绳纹上饰横道波浪形附加堆纹。不见彩陶。可辨器形有罐、盆、甑等。B类为手制,夹砂,有红褐、灰两大系,此外有一类因烧制气氛而造成的灰胎红皮陶,在整体中占有较大比[注: 明清科举考试中的大比一般科举考试分为高低两级,低一级叫“乡试”,高一级叫“会试”和“殿试”,会试和殿试可以算作一个级别。]重。除极少的红陶饰黑彩外,不见其他纹饰。可辨器形多为罐,器表多有烟炱。A类可以确定为汉代陶片,B类为骟马文化陶器。B类陶器与骟马文化“骟马类型”及“兔葫芦类型”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点,很可能是骟马文化的一个新类型,在年代上偏晚。

    能够区别这两人群的器物,除了陶器以外,还体现在箭镞这类特殊的遗物上。本次调查、发掘获取箭镞近20件,以铜质为主,其中三棱形带梃镞为大宗[注: 大宗:中国古代官名-dazong],占有绝对优势,三翼銎孔镞仅2件,此外采集有1件石镞,两翼呈锯齿状。三棱形带梃镞为典型汉式风格,为A类遗存,三翼銎孔镞及石镞为B类遗存。

    此次发掘尚未发现2008年调查时发现的四坝时期陶片。从本次的发掘资料来看,该遗址的年代下限应为汉代,这是甘肃境内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一处古代玉矿遗址。通过初步发掘,这一早期工业遗存为我们直观地展示了当时的聚落形态及生产与组织的基本状况。在当时可能被视为重要资源的玉矿,对其控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矿石的开采、加工,成品或半成品的输出,也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组织,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两个人群在这一过程中又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还依赖于对该遗址进一步的发掘和对周边地区相关遗存的深入调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陈国[注: 陈,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本妫姓,妫姓出自姬姓,黄帝后代。帝舜是帝颛顼的后代,传至子孙帝舜娶到帝尧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