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引江济汉荆州段施工现场
最新热门    
 
引江济汉工程荆州段发现700余口古井群 抢救性发掘困难重重

时间:2012-10-9 12:02:32  来源:不详

 


    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型配套工程,从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长江龙洲垸河段引水到潜江市高石碑镇汉江兴隆段,地跨荆州、荆门两地级市所辖的荆州区和沙洋县,以及省直管市潜江市,引水干渠全长67.23公里。2010年3月,引江济汉工程开工后,随着干渠的开挖,约700口古井逐步暴露,绵延达四公里,分布在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花园村、拍马村、红光村和高台村,分别被称为花园古井群、拍马古井群、红光古井群和高台古井群,在郢城镇的郢北村也有零星的发现。这些古井都是战国时期[注: 战国时期(前475年,一说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统一中国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的遗存,其北约一公里为楚故都纪南城,是战国中晚期楚国[注: 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010年以来,湖北省[注: 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引江济汉工程中,抢救性发掘了300余口古井。2010年,咸宁市博物馆在拍马古井群发掘古井60口。古井的大量发现是在2011年引江济汉工程大面积动土之后。2012年,咸宁市博物馆又在红光古井群发掘古井130口。两次发掘,共出土文物近千件,铜器有匜、盆、斧、削刀、锯、带钩[注: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陶器有高领罐、长颈壶、双耳罐、鬲、盂、豆、板瓦、筒瓦、井圈,漆木器有豆、镇墓兽、六博盘、耳杯等。宜昌市博物馆在花园古井群抢救性发掘50余口古井,出土文物300余件。荆州博物馆在高台古井群发掘古井84口,出土文物900余件,主要为汲水用的陶器,也有铜匜、铜斧、削刀等以及鹿角、果核等动植物遗存。最为重要的是,在七月初发掘的一座古井中,发现了三片有字竹简。这在战国时期古井的发掘中尚属首次发现。在最近的发掘中,又在一口古井中出土了两件木片俑。

 

    据初步估计,花园古井群有古井约100口,拍马古井群有200多口,红光古井群有约200口,高台古井群也有约200口,整个引江济汉荆州段的古井数量不少于700口。目前,荆州、咸宁、宜昌三博物馆发掘的古井数量为320余口,因此还有一半以上的古井没有发掘。这些已发掘的古井中,90%以上为竹圈井,陶圈井约为10%,最近又发现两口少见的木圈井。但陶圈井和木圈井的井圈外侧也多发现有竹井圈,或许起着加固陶井圈和木井圈的作用。两座木圈井均为楠木掏空作为井圈,俗称楠木井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