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临淄齐故城冶铸考古取得
山东临淄齐国故城10号宫
山东临淄出土罕见战国宫
中国西周时期齐国历史考
临淄商王墓进行抢救性发
最新热门    
 
临淄齐国故城十号宫殿建筑遗址二0一二年度发掘成果

时间:2013-05-30 16:50:20  来源:不详

 

 
    齐国故城遗址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部,是周代至汉代著名的临淄城所在地。城分大城和小城,大城东临淄河,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部,是战国时代[注: --地图 广义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齐国的宫城。10号宫殿遗址位于小城的东北部,东距小城东墙约300米,西南方向不远处即为著名的桓公台宫殿建筑遗址区,北距小城北墙约200余米。20世纪60年代山东省文物部门通过系统勘探工作得知此地为一处重要的夯土建筑基址,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依据工作顺序命名为齐故城10号遗址。
 

    2012年4月至7月,为配合临淄区齐国故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对遗址中心战国夯土台基进行了局部重点的揭露,同时发现和清理了战国到汉代修补夯土一处、汉代水井3处、汉代墓葬2座以及宋代墓葬7座。
 

    战国夯土从结构上可分为中心夯土台与外围夯土地面两部分。两部分同时于生土上起夯,底部以圆木穿垫,中间隔以木板;至一定高度,外围夯土做出平面,中心夯土继续向上夯筑成为台基。WWw.LSqN.cN通过钻探得知,外围夯土形状大致为方形,边长约130米,厚度为1米左右,夯层厚6~20厘米,夯土地面距现地表1.9~2.4米。除南端较整齐地铺以大型石板外,发掘区内其他部位的外围夯土平面上未见与建筑相关的遗迹现象。

 


 

    中心夯土台形状较复杂,主体为长方形,南部凸出,北部凹进,东、西两侧北部各向外延伸,平面大体呈中轴对称。台基边缘皆为直边,各凹凸转折部位均为直角。台基主体部分尺寸:南北长度约64米,东西约80米。南部中间略偏西处凸出宽约11米、长约23.5米的“通道”;北部凹进部分大体居中,凹进深度约20米、宽约27米;如将东、西两侧北部向外延伸部分统计在内,台基总体宽约118米。由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注: 七十年代”是指一个世纪的第7个十年。现在特指20世纪70年代。在七十年代,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多极化正式形成。]历次平整土地的活动中,夯土台基上部遭到严重破坏,本次发掘未发现任何与台上建筑有关的迹象。现存台基平面上可观察到较明显夯窝,为圆形圜底,直径6~9厘米;经局部解剖知夯层厚6~12厘米。中心夯土台基周边的外围夯土地面上普遍发现厚度达30厘米以上的淤泥层,应是较长时间积水所致。
 

    夯土台基实测现存高度最高达3.04米。台基外壁保存情况较好,可观察到较清晰的立柱和横板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