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京城地名的民俗情结
  • 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
  • 藏族起源传说猕猴度化魔女
  • 有无“太祖誓碑”
  • “苏黄米蔡”之“蔡”是谁
  • 李清照改嫁的异说
  • 元朝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马可·波罗是否懂汉语
  • “烧饭”何解
  • 我国佛塔史小考
  • 最新热门    
     
    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

    南北有三十步的圆圈,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周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倍,这便是葫芦的‘肚’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老舍这般描述,与今天小杨家胡同的形状丝毫不差,而且他还给我们提出了这条胡同的名称由来。写到此,有人也许会问,老舍先生怎么这么熟悉这条胡同,难道说他在这儿住过?岂止是住过,老舍就出生在这里,而且在这儿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当年的出生地就是《四世同堂》里位于“葫芦肚”五号的祁家大院(现在这个小院的门牌是八号)。

      那是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腊月二十三,当时老舍的父亲舒永寿是皇城护军的士兵,正红旗人,母亲马氏也是满族。他们和老舍的姑母同住在八号院内。这天正是过小年的日子,天快亮时,老舍便呱呱坠地了。老舍后来在他的《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中用诙谐的语气写道:“……从五六点钟起,已有稀疏的爆竹声,到了酉时左右(就是我降生的伟大时辰),连铺户带人家一齐放起鞭炮……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这不能不叫姑母思考思考:这小子的来历不小哇!说不定,灶王爷身旁的小童儿因为贪吃糖果,没来得及上天,就留在这里了呢!这么一想,姑母对我就不能不在讨厌之中,还有那么一点点敬意!”老舍出生后的第二年,八国联军便侵入了北京,他父亲在与侵略军交战中不幸牺牲,从此老舍便成了孤儿,等到他下地会走的时候,便在这座小院里开始了他的童年生活。

      今天如果我们来到这小院,便会发现它是一个很普通的院落。一个简单的门楼,里边南北两侧各一溜房子,中间是一条有三四块方砖那么窄的小夹道。在一座南房的前边长着一棵枣树,虽然很粗壮,但树身却和小杨家胡同一样打了几个弯儿,很艰难地从南北两排房檐间向空中探出了头,在房顶上撑起了一个巨大的伞盖,把整座院子罩了起来。由于老舍诞生在这里,所以他对这个普普通通的小院有着特殊的情感,这里的一屋一树他后来在许多作品中都有很详细的叙述。他在自传体小说《小人物自述》中写到这个小院时说:“街门门楼是用瓦摆成了一些古钱的,到我记事的时候,可是那些古钱已然都歪七扭八的,在钱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绿的草叶来……两扇门的破旧是不易形容得恰到好处的,大概的说,它们是瘦透玲珑,像画中的石头那么处处有孔有缝。自然这一点也无碍乎我们天天晚上把它们关好……影壁是不值得一提的,它终年的老塌倒半截,渐渐地,它的砖也都被撤去有它用,于是它也就安于矮短,到秋天还长出一两条瓜蔓来,像故意率俏似的。”

      瞧,老舍把这破门楼、坏影壁写得多么招人喜爱。关于那棵大枣树,他又写道:“院里一共有三棵树:南屋外与北房前是两株枣树……两株枣树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当夏初开花的时候,满院都是香的,甜梭梭的那么香。”两棵枣树把个院子挤得满满的,后来靠北房的那棵被伐了,但小院仍不显有多宽绰,再加上地势低,所以每逢下雨,院中便积满了水,很像是一条小运河。

      老舍就是在这样狭窄而又破旧的院中度过了他贫穷、孤寂而又欢乐的童年。他常常在院子里和小姐姐一起玩羊拐子,玩腻了便又用模子扣出各式各样的泥饽饽。老舍在回忆他的童年时说:“我不知在这里曾消磨过多少光阴;啼哭过多少回。”老舍在童年时不爱说话,也没处撒娇,他甚至连一件像样的玩具都没有,然而他对那贫穷的家和那条不起眼的“小羊圈”胡同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勤劳的母亲和姐姐充满了爱。生活对他展开的仍然是一幅幅朴实而美好的图画,在《小人物自述》中他写道:“那里是我的家,我生在那里,长在那里,那里的一草一砖都是我的生活标记。”老舍先生就是这样,带着对故土的热爱,从小杨家胡同中走出来,捧着自己的心灵写出来一部部传世佳作,奉献给他的人民,奉献给那些和他一样爱着北京城中一草一木的人们。

      -----------------------------------------------【热点回顾】
    ·毛泽东为何决定都在北京
    ·周星驰为什么还在流行呢
    ·解读中国民间的"性"禁忌
    ·张国焘叛党内幕揭密(图)
    ·解读国人的人种之谜(图)
    ·朱镕基等领导人退休生活
    ·宋庆龄骂江青"无耻婊子"
    ·含蓄东方美之经典古装秀
    ·文革名人-不完全档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