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圣诞节成为中国民间节日
  • 全球各地圣诞老人运动会
  • 圣诞节是一种什么情结?
  • 圣诞老人“黑暗”的过去
  • 圣诞老人的秘密
  • 法国圣诞倒计时
  • 世界各国新年怎么过?
  • 福禄寿喜 安康太平
  • 当传统节日只剩下吃
  • 北京大钟寺新年鸣钟迎新
  • 最新热门    
     
    喜欢圣诞节 更爱中国年

    告诉你,那个笑眯眯的白胡子圣诞老爷爷,她特别喜爱,因为这位老爷爷会在圣诞节那天给她们送来小礼物。

      蔡蕾说,当初选择这个洋节日是看中了这个节日的标志物——圣诞老人和袜子礼物,特别符合孩子的口味,就借用了。然而,如果论活动的隆重,蔡蕾说,那还得属传统的迎新年活动,什么折纸龙、舞狮子、写春联,给孩子教起来特别有感觉。

      刚上小学的虎子知道圣诞节是因为他上英语班的缘故。不到7岁的虎子说,圣诞节那天,英语班的老师不但教他们唱外语歌,还发小礼物,班里的气氛也会比平时热闹,他很喜欢。可是问他究竟为何要过圣诞节,他挠了半天头也没说出来。

      寄贺卡:并不热烈的一种表达

      圣诞节是哪一天?回答这个问题时,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小学六年级学生艾莘、黄河路一小五年纪学生陈慧洁和鲁殷来得干脆:12月25日。

      对于过圣诞节,仨人的概念就是给同学和老师送送贺卡。陈慧洁说,学校从来没有在这一天举行过什么文化活动,所以这个节日对他们来说并不隆重。“圣诞节不热闹,一会儿就完了。”相比之下,仨人都表示喜欢过年。陈慧洁说“因为过年有压岁钱”,艾莘说自己喜欢过年是因为家中很多人都会在过年的时候团聚,特别热闹,父母高兴了还会领着自己跑到城外放鞭炮。

      已是高中生的王晋对于社会上炒得很热的西方节日不太有兴趣。“功课太紧了,晚上还要上晚自习,哪有时间去过圣诞,而且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还对所有的事情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过中国传统的节日,因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会很热闹。”王晋说,初中刚知道圣诞节时热过一阵,可也就是和同学相互送贺卡,现在已经不送了,好像学校就没有多少人过这个节的,除非是有男女朋友的,可能会出去吃顿饭而已。

      圣诞节:趁机狂欢的一个理由

      和大学校园外许多商铺的橱窗上贴满各种形态的圣诞老人和圣诞树不同,郑州高校内的圣诞气氛可以用冷清来形容。在郑州大学新校区、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三所学校内,除了个别食堂张贴出“圣诞节酬宾”告示,少数商家挂出圣诞老人头像,很难在校园内觅到更多的圣诞节气息。

      “圣诞节,在大学校园里是一个流行话题,它物化的东西不多,更多是裹在心中的。”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博说,这段时间,他们学校组织圣诞活动的也就是外语学院和个别学生协会,如外语学院与机电工程学院联合搞的圣诞晚会,和往年一样,大部分的院系要办的还是元旦晚会。“外语学院搞圣诞活动理所应当,除了他们那儿有外教的原因,大学生专攻外语,不了解西方文化也不可想象。”

      学校内没有相应的活动,是不是大学生就不过圣诞节呢?在接受采访的20多位大学生中,回答各异。

      郑州轻院的阿满作为一个英语社团的负责人,很早就开始为圣诞节做准备了,“社团自创立以来,我们每年都要举办圣诞晚会,各年级的社团成员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每次都会玩到很晚,很开心。今年我们已经预订了外面的饭馆,买好了礼物,准备将狂欢进行到底!”

      河南工业大学秦媛说,自己好久都没有过什么节日了,正想趁着圣诞节和好朋友一起去狂欢一下,放松放松自己。她说,对于圣诞节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就是一个节日而已,想参与是因为毕竟是国外的节日有好奇感,而且现在社会上对过洋节也很热衷,这让他们想不了解都难。

      圣诞节对郑州轻院的张峰有着特殊的意义:“去年我参加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圣诞晚会,也就是在那次晚会上我遇到了现在的女朋友晓静,所以今年的圣诞我会和她一起过。”

      兴奋的同学有,没感觉的也到处都是。“我们学校过元旦还没有什么活动,更别说圣诞节了。” 郑大体院陈靓说。郑州轻院的小杜表示不愿随大流,“我不会过这些节日,没什么意义,其实现在很多人过节都有点赶潮流,我宁愿做自己喜欢的事。”郑大四年级的申晓鹏说,前途都还没怎么确定,根本没有心思过圣诞节,同学之间有句问候就不错了。“过圣诞的,有时间和金钱的同学比例大一些,多数同学在这一天也就是互相赠与祝福而已。”

      下篇:中国年的文化期待 过洋节:不代表忽视本土文化

      不过圣诞节,并不代表不了解它。对于圣诞节,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在受访的23位大学生中,有18个人表示自己是在上中学时知道的圣诞节,有5人表示是读书和看电影了解的。这么高的认知率,是否意味着大学生会喜洋弃中呢?接受采访的大学生对此持认同态度的并不是太多。

      郑大化工学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生说:“圣诞节是无法和中国自己的节日相比的。”她说,一想到过年能和家人团聚,心都是热乎乎的。

      来郑大探望好友的申文彬说:“春节是中国自古以来最重要的节日,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即便现在我们开始过洋节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热爱自己的文化了,相反,在了解了西方文化后,我反而更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了。”

      郑州轻院的黄然对传统文化相当痴迷,他认为中国节日应该创新,“过节应该是热闹而丰富的,但是年复一年,我们的节日显得毫无想像力,如春节,谁能在吃喝之中想到一些吃喝以外的东西?如端午,谁能在吃粽子时,想一想屈原,背一背《离骚》?”

      “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小时候天天盼望的新年,现在竟然都没什么感觉了,也许是缺少新东西吧,就像春节联欢晚会越来越不想看一样,年也越过越没味了。”黄然同学小王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我认为,圣诞、春节满足了两种不同的需要。”郑州轻院大学生耿聪说:“节日无所谓好坏,过了圣诞,不意味着就接受了某种信仰。”

      中国年:期待更新的文化载体

      在采访开始前,记者曾对十名受访小学生做了个小测试。“哪些事物能代表圣诞节和春节?”结果,十个小学生中均是在第一时间抢答出圣诞老人,对于春节的标志物,回答时,六个人经提示才一一说出放鞭炮、压岁钱等答案。

      这六个小学生的表现并不能代表所有孩子的声音,但是他们的瞬间反应也足以让他们的老师吃惊。

      “和圣诞节相比,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确实缺乏统一的文化载体。”郑州大学大三学生苏立说。圣诞节为什么比较容易被中国孩子接受,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人们一提起圣诞节时,立刻就会在脑子里蹦出圣诞老人的形象。面对这个可爱而又大方的老头,谁会轻易拒绝他的馈赠呢?可是一说到咱自己的春节,立马能想到的文化符号不是没有,而是太多了,像吃的如饺子、汤圆、腊肉,写的如春联,玩的如鞭炮,赠的如压岁钱等,这些文化符号又因为中国民族多、地域广而不具备全部代表性。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时间倒是有成为新民俗的势头,可也终因老百姓胃口越来越难调而难当重任。

      黄然说,许多传统节日只剩了残存的外壳——庆祝形式。“我们的传统节日真正缺少的是节日的新方式与新载体。”

      河南七色花福利幼儿园园长蔡蕾说,在给孩子们讲述圣诞节和春节的来源时,因为圣诞节有圣诞老人,所以讲起来很通俗易懂。可是说到春节,就觉得有些无从下手,说鬼神吧,不太科学,想讲得简洁明了,又不好找切入点。

      也有大学生不赞同春节应该有新的文化载体的说法。郑大的刘博说:“文化符号多,正体现了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我倒觉得咱们还应该强化有中国特点的传统文化符号,世界文化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和国外一样呢?”

      省人大常委、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董广安教授说,社会对圣诞的热衷是因为这个节日来源于强势文化,年轻人过这种节日代表着时尚,新鲜有趣。作为文化工作者,以前也曾担心学生会因热衷过洋节而影响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然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发现这种担心有些多余, 他们并没有因为迎新而厌旧,反而是更加热爱了。

      “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多年,其形成过程就是对各种文化不断的包容和融合,应该说,在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想屹立在世界之林必须继续保持这种开放的心态。作为文化传承者,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不迷失自我,保持本民族的特色,而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允许和不允许过洋节的草率结论。”董教授说。

      (记者 王曦辉 实习生 李玮 粟晓丽 侯全生)

      大河报 2004-12-20

      -----------------------------------------------【热点回顾】
    ·江青集团欲整周恩来内情
    ·解读中国民间的房事禁忌
    ·闲谈两个失败-的教训
    ·盘点历史上几大怪癖皇帝
    ·赤裸裸的床上的爱国主义
    ·古代女子初夜权献给了谁
    ·清朝后宫佳丽的真实照片
    ·回忆文革血泪斑斑的暴行
    ·林彪“小舰队”成员近况-----------------------------------------------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