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德国战车与赫本的微笑
  • 热闹好看的他乡“鬼节”
  •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欧洲人
  • 西方文化的裸与禁裸
  • 上海为台湾制造巨轮 连战夫人将为之命名
  • 台北街头“上海痕迹”展露两地人脉渊源
  • 水岸落羽杉 “佛根”成奇观
  • 山 乡 晨 曲
  • 美哉 珠海红树林
  • 老屋新韵
  • 最新热门    
     
    唱花鼓的三种人生

    先由宫庭、上层社会提倡,然后再传到民间。在194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花鼓戏更是红极一时。但斗转星移,如今看花鼓戏和唱花鼓的人都越来越少,谈及花鼓的人和事,对之了如指掌的文老太太不禁一阵唏嘘:“不同时代的花鼓人唱着各自不同的花鼓人生,真正是人生如戏啊。”

        壹

        才出泥田就上戏台

        在一家办寿酒的农户庭院里,周老爷子穿梭于一片敲锣打鼓人声沸扬的热闹之中,他是这个戏班子的头,这已经是连续3天来的第五场了,近来生意旺盛,他忙得团团转,这不,手头上又有了明天第六场的预约,是一户人家有白喜事。

        周老爷子也是唱了一辈子的花鼓戏,关心一切与花鼓戏有关的东西,更热衷于外出唱戏。他的花鼓戏班子成员没有专业的演员,都是些农民,可以说“从泥田里拔出腿,洗洗泥,放下裤腿,台上一站,就是一个花鼓人”。

        这些农民通常都是在农闲的时候,被周老爷子从各个地方召集过来,并不仅限于方圆十里。老爷子是株洲攸县桃水人,他的戏班子20多人里,有攸县、醴陵、衡东、茶陵,甚至有邵阳、郴州等地的。戏班子老中青搭配,有前台唱戏,有后台吹拉弹唱,有跑龙套……同样也有名角之分,唱得好的在附近的州县都出名,给的价钱也比一般的人要多出一半。

        周老爷子说,一旦起台了,也就是说班子组起来了,就希望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不要散台,否则就划不来。而不散台的根本当然取决于接活的多少。在茶陵、炎陵等湘东一带,向来有春社之说。根据春社的习俗,当地人喜欢在春种未播之前,由各村的人凑份子请人唱上三五天,热闹一番,以祈祷获得今年的丰收。这村唱完后,再移到下一村,浩浩荡荡穿州过县,所过之处颇受欢迎,这也是戏班子每年最舒服的时候。一般一天可唱上两三场,人均收入就可达到20元-30元。这种情形可以持续到稻花抽穗,前后总共有两到三个月时间。

        “别小看我们农村草台班子,我们也有竞争。”除了班子内部的名角之争,各个“草台”班子之间也有竞争,班子水平高的更受欢迎,生意也相对好些,出的价钱也高些。但戏班子间会互相学习,如果某个戏班子人手不足,缺了某项,也可以向别的班子借人。所谓有竞争,但无保留。

        贰

        李谷一是“补锅”匠的媳妇

        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是唱花鼓出身,但最终在市场经济中走向了流行歌坛,并迅速走红。她们都通过花鼓奠定了扎实的艺术功底,都有着湖南妹子天生的优厚条件:模样儿甜、嗓音儿脆。唱花鼓的她们拿起流行歌曲来,个个是游刃有余。说到这一批人,湖南省艺术研究所的老研究员文老太太是如数家珍:“李谷一、甘萍、张也……”张也的相片至今还挂在湖南省艺术学校花鼓科的橱窗里,而李谷一作为花鼓演员走出去的第一人,有着典型的代表意义。

        1964年,《补锅》使得李谷一一炮而红,在第二年参加中南地区戏剧观摩演出时,获得极大的好评,同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影响及于全国,也使李谷一走出了湖南,走向全国。

        1980年的一曲引发争议的《乡恋》,又使李谷一的人生进入另一个转折点。

        李谷一是如何走进花鼓的呢?李谷一说,她中学毕业后,老师就建议她到艺术学院去学习舞蹈,可是因为个子不高,只被花鼓剧团选中。花鼓戏这个剧种呀,是载歌载舞,非常轻松活泼,所以李谷一就想当然地同意唱花鼓戏。去了一看,哟,这并不是她想要从事的工作,但在那个年代,不是一切都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办事,没办法,还是得去唱花鼓戏。尽管开始不喜欢,痛哭了一场,后来呢,也就慢慢热爱它了。

        李谷一在花鼓剧团14年里,成功地塑造了20多个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年轻姑娘形象,其中主演《补锅》一剧,于1964年和1965年分别获湖南省和中南五省戏剧汇演优秀奖,并拍成电影。但文革期间,《补锅》被批判,受到冲击的李谷一,也决定改行不演花鼓戏了。

        叁

        只要让我唱,我什么都无所谓

        钟宜淳,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专业演员,72岁,1949年开始唱花鼓戏,参与过《补锅》(饰母亲)、《三里湾》、《刘海戏金蟾》等剧的表演,花鼓唱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花鼓生涯历经了解放初期的繁荣、文革时的荒芜以及文革后的复苏,可以说是见证了花鼓戏几十年的潮起潮落。

        “只要让我唱,我什么都无所谓。”钟宜淳似乎对“文革”时牛鬼蛇神的经历毫不在乎,言语中对花鼓的那份-,可能正是她乐观的原因。哪里有人愿意听,他们那一代演员就往哪里去。那时的他们,肩挑手提,步行上千里,跑到各地去表演,条件简陋、没有报酬,依旧热情不减。说起在洞庭湖治修时的演出,钟宜淳记忆犹新:“有一天,下着鹅毛大雪,我们在露天搭起了台,对面是部队文工团的表演,他们有各式各样的西洋乐器,我们只有一把二胡和一把唢呐,条件相当艰苦,但民工们全都挤到我们这边来看,人山人海的,说明广大群众对花鼓戏的热爱和欣赏。”

        “那时我们不管三严寒冬,不管酷暑炎夏,我们肩挑背荷,上山下乡,装台卸车,把花鼓戏送到农村工厂,送到部队矿山,甚至送到美国、丹麦等国家,每到之处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钟宜淳言辞中流露着对花鼓的浓浓的热爱。“现在的花鼓戏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更要雅俗共赏,如今新编的剧目层出不穷,但真正做到像当初传统花鼓那么出色的却没有几出。花鼓原本就来源于民间,取材于民间,它的根至今还在民间。”

        钟宜淳表示,花鼓戏这朵民间艺术奇葩还是会越开越艳,“因为热爱花鼓的演职人员和专家都在为花鼓戏的发展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创造出不少群众喜欢的新戏,像2004年,我院的《老表轶事》就获得了全国戏曲最高奖——文华奖呢!”

        屡禁不绝的“草台班”

        100多年前,地方花鼓戏曾被统治者视为-戏,严令禁演。1909年(清宣统元年),长沙城曾贴有禁演花鼓戏的“四言训示”:“省垣首善,敦俗为先,-戏卖武,谕禁久宣”。艺人常被官差提锣毁箱,或被抓去坐牢游乡。

        尽管如此,花鼓戏不但屡禁不绝,反而愈禁愈炽。正如《醴陵县志》所载:“采茶一名花鼓,政府以其导-,悬为历禁,然农村往往于新春偷演,禁不能绝”。人们瞒过官府耳目,于夜深人静之时,深山野岭之处,铺4只扮桶,搭几块门板,以晒垫盖顶,缚草为台,尽情唱演,尽情观赏,所以演花鼓戏的班子曾一度被称为“草台班”。民国后-松弛,1920年有“义和班”进入长沙正式演出。1930年-1940年又有“得胜班”在长沙演出,维持时间最长。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