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三台新戏展传统魅力与现代风尚
  • 戏曲造型秀展现传统文化的现代美(图)
  • 非洲风俗礼仪面面观
  • 演员马德华扮成猪八戒为老人庆祝重阳节
  • 重阳节•文化
  • 郭德纲要制造“十年狂欢”
  • 民间艺术进课堂(图)
  • 中国茶入选国际顶级奢侈品展
  • 茅威涛小百花要做杭州“百老汇”
  • 孙思邈医药文化节在河南禹州举行
  • 最新热门    
     
    “拉洋片”的农民艺人

      10年前,张谦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城里的大观园有人表演拉洋片,立马便进了城。

      到了大观园,他打听到拉洋片的道具得两万多元,吓了一跳。但他不死心,回村叫上个木匠偷偷又去了。俩人暗暗记下操作方法和道具尺寸,依葫芦画瓢折腾半个月,愣把道具做成了。他又请村里画板报的小伙子画了套《杨家将》图片,自己编了唱词。

      他试着到密云的山顶公园演出,没想到老少爷们特喜欢,走到哪儿人们追到哪儿,不到仨钟头就挣了90多元。张谦“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心想:“当大工一天才挣两块钱,干脆靠拉洋片为生吧。”

      北京拉洋片的祖师爷“大金牙”、“小金牙”早已过世,张谦无师可拜,于是自成一派。一开板用天桥的老唱腔,中间穿插西河调,再来段北京老调,外加四平调小紧口,行腔张弛有度,音调抑扬顿挫,该哭哭,该笑笑,演唱起来完全入了角色。行家对他表演的评价是:“如入无人之境”。

      一年春节,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邀请张谦,大年初一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庙会演出,他欣然答应。可从密云县城到劳动人民文化宫,有一百多公里。除夕夜没人肯出车,他便蹬着三轮顶着寒风,骑了11个钟头,直到凌晨五点半才骑到了文化宫。累得他“连车都下不来了”。

      在北京演出出了名,张谦又带着道具,远走他乡,在成都演了3年,杭州演了两年,还去南京、济南、深圳、太原等地演出。“真累得贼死。有一次从早上8点演到晚上9点,生生把嗓子唱哑了。”他笑嘻嘻地说,“这拉洋片和观众零距离,玩不了假的。”

      忧虑这门民间艺术失传,张谦收了俩徒弟,可教了几个月俩人都打退堂鼓了。“有个拜我为干爹都没学会。”他转而正色道,“甭看拉洋片一人能演一台戏,干这个一心得四用,说唱、表演、击打、操作,没文艺细胞,不下点功夫,学不来。”

      自打两年前“拉洋片”这一传统民间艺术,被列入北京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张谦更是铁了心。“这辈子就打算拉洋片了,直到干不动为止。”他乐呵呵地说,“我沾了它的光,没它,我一农民能坐飞机出国?”

      今年2月,张谦应邀来到奥地利,在3个城市的敬老院、大使馆、学校表演了12天拉洋片。“每人看两眼就得赶紧走,后面排着大队等着呢。”临走前,应奥方请求,张谦把拉洋片的木箱子,留在了维也纳民俗博物馆的中国厅。

      眼下,54岁的张谦,自制道具、自绘图片,自编自演,天南海北地拉洋片。他自称“活得非常潇洒。钱多钱少我是掌柜的,卖点儿力气我值。”

      近日,张谦又收了俩徒弟。因为,这门民间艺术“得有人传承”。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