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精美绝伦的珠绣龙褂
  • 东北“三大怪”民俗展难觅年轻观众身影
  • 试验戏剧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 方言娱乐带来商机
  • 二人转发祥地辽宁省黑山县
  • 越剧百年进京庆生
  • 越剧《情探》28年后再“探”舞台
  • 粤剧“旦后”孔雀屏“息屏”无憾
  • 有感于孔雀屏扎根山区五十载
  • “纳西古乐”被诉消费欺诈
  • 最新热门    
     
    惠山泥人只剩两三传人

      无锡惠山泥人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在清末民初的巅峰时期,每到8月半,惠山寺前的直街与横街上,家家户户都在捶泥、揉泥、做泥人,等待游客和香客们纷沓而至。此后,由于连年战乱,惠山泥人行业开始萎缩。

      今年年初,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惠山泥人界大师喻湘涟和王南仙,向人们展示了惠山传统 手捏戏文的魅力与风采。

      喻湘涟的工作室是去世不久的老母亲留下的老屋,没有什么对外业务,除了完成博物馆送来的定单,就是自己给自己布置的功课。她每天早上最迟8点钟来工作室,下午四五点钟回去,一周大概能做3套左右的作品。她说,“我有退休工资,不靠这个吃饭。同样的价格,我情愿给博物馆,让自己的作品有个安身之处。”

      惠山泥人是本乡本土的人民抒发胸臆的创作,拥有大胆夸张的手法、朴拙憨厚的形象和鲜艳富丽的色彩。然而,自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天津泥塑艺人来到无锡,带来了写实派风格就变了。天津艺人说惠山人不会做泥人,不讲比例不讲解剖。更糟的是当地的民间艺人也觉得自己没本事,为了生存,就向天津帮学习。惠山泥人的传统风格在不知不觉中丢失,变得与天津泥人张越来越相像。

      喻湘涟出身于泥人世家,她外祖父的父亲蒋三元是当地出名的老艺人。除了家传,她还先后拜多名老艺人为师。她悟到:祖辈和师傅们多年积攒下的经验就是传承惠山泥人风格的要领。

      “师傅教我《贵妃醉酒》的时候,就给我讲剧情,还给我表演唱腔、动作和表情。手捏戏文讲究自然美,不刻意追求线条,看上去舒服就行。如果做得不好,就将泥巴揉掉重来,而不是加加减减地去调整,做到一次成型。”

      “重上不重下,重前不重后”指的是惠山泥人的制作重点放在头部和正面;“搭搭满,细细减”指的是人物肌肉要饱满,但整体造型需简练;“色色爆”是指用色强烈、鲜明……喻湘涟都一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