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地方戏百花争艳俏神州
  • 越剧百年更芬芳
  • 纪念魏喜奎(图)
  • 欢度泼水节(图)
  • 内蒙古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
  • 一战国青铜鼎回归西安故里
  • 尊经书院与近代中国
  • 都江堰举行清明放水节(图)
  • 清明节从“墓祭”之礼到清雅寄幽
  • 梨园新事(图)
  • 最新热门    
     
    越剧风雨跨百年

       3月28日,演出结束后,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与演员合影。当日,“纪念中国越剧百年名家、精曲演唱会”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这是上海纪念越剧百年华诞系列活动中的一项。新 华社发

      100年前的今天,浙江嵊州,一个叫甘霖镇东王村的地方,突然就热闹开了。

      几位说唱艺人,搬来四只稻桶,铺上两块门板,第一次,一人一角色,用演戏的形式,登“台”亮嗓。此时,他们并没意识到,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越剧舞台,越剧的萌芽,就此而生。

      他们更想不到的是,100年后,越剧已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

    “稻桶”上诞生小歌班

      日前,记者再次走进东王村,在历尽沧桑的香火堂前,听村民们越腔越调的叙述。

      一位哼着小调的老人告诉记者,他的爷爷曾讲,起初,就是一些村民建议让当地一直唱民间小调“落地唱书”的李世泉、李茂正兄弟像演戏那样唱唱看。结果,那次演出笑话百出。

      不到一年,艺人合班登台之风大盛,人们将其统称为“小歌班”或“的笃班”。时有一卫梅朵,与人组织戏班,1917年初闯上海。两年后,卫梅朵们做大,越剧就此在沪长演不辍。 <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