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活动启动
  • 越剧百年更芬芳
  • 纪念魏喜奎(图)
  • 越剧风雨跨百年
  • “老北京的心肝宝贝”再遭拆迁之痛
  • 丽江打造“中国情人节”
  • 易水砚依托文化积淀创新(图)
  • “便宜坊”烤鸭申报文化遗产
  • 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
  • 昆曲《1699•桃花扇》京城亮相
  • 最新热门    
     
    重访“活”在民间的木卡姆

    P>  对于维吾尔木卡姆,即便是作为新疆各民族最基本的文化诉求,如今已难觅昔日的辉煌。一年前,为了将木卡姆艺术推向世界,新疆艺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专门到喀什艾提尕尔广场,想拍一场万人自发跳“萨玛”舞的情景。但在寒风中等待了近两个小时后,他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广场上不足一百人跳“萨玛”舞。有谁会想到,20年前,这个地方热闹非凡,挤满了跳“萨玛”舞的各族人民。而最近的一次普查更令人吃惊,如今全新疆已没有一个人能完整地演唱出十二木卡姆。

      作为十二木卡姆主干中的叙咏歌曲在民间已很难找到传承人。新疆麦盖提县是刀郎木卡姆的故乡,在这个今天仍然几乎人人会唱刀郎木卡姆的地方,12套的刀郎木卡姆如今只流传下来9套。每套木卡姆都分5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节拍、节奏都各不相同,能唱全它的人少之又少。作为维吾尔族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十二木卡姆出现如今的状况,主要是多年来木卡姆艺术只靠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形成了“人在乐在”的奇特现象,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没有任何文字记录。

    让申遗成功成为保护新起点

      听到“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获得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消息时,新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季莲考虑更多的是:成功申遗之后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它是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也是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维护国家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所以,科学地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国家弘扬民族精神,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的文化诉求。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成为我国第三个被联合国批准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如何保护、继承自然成为新疆文化界思考的重点。参与此项工作的人们都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此次申遗成为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新疆文化厅副厅长韩子勇表达最强烈的一个愿望是,最怕各地兴起所谓木卡姆保护“热潮”。一些企业和商家开始抢注木卡姆商标,一些景区景点开始增添木卡姆表演项目,大家都在蠢蠢欲动瞄准木卡姆身后的经济利益,希望靠它赚钱。这些行为本身在这个经济时代也许是自然的,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机构能够为如何切实保护这门传统艺术做些基础性的工作。

      有专家提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些浮夸的“保护”行为实际上是对木卡姆这门古老艺术的扭曲和摧残。最让人不愿看到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木卡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在消失,传承链不可避免地濒临断裂边缘。虽说新疆各地,特别是一些木卡姆发源地,在举行各种活动时也在演唱十二木卡姆,但这些木卡姆早已不是原汁原味的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守护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要让保护对象在一个传统生活文化根基上原真性或原生性地沿袭传承。是单纯地加大对它的保护,还是在保护的同时让它回到自己生长的人民群众之中去,这是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木卡姆艺术怎样传承

      就在新疆各地欢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成功申遗后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宣告成立。2005年至2014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传承计划概要也已经出台:为健在的木卡姆老艺人提供扶持,建立保护传承中心,做好维吾尔木卡姆教育传承,以及对维吾尔木卡姆有关的音、像、图、谱、器及文字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等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其实,解放初期我国就注意到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现状,开始了抢救性保护。中央音乐学院教师万桐书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来到新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找到了能将整部木卡姆演唱完的民间艺人吐尔地·

      阿洪,于1951年用两个月的时间录完了整部木卡姆,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部宝贵的财富。

      多少年来,木卡姆艺术在这部录音带的指导下,开始被人们传唱。由此也有了第一部印刷的木卡姆音乐书籍,有了第一盘木卡姆的录音带,有了第一首靠记录而传下来的木卡姆乐谱,有了第一部翻译成汉文的木卡姆音乐书籍。这些都为研究木卡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新疆艺术学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起全世界首个木卡姆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并逐步成为该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为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培养了大批才人。2000年新疆师范大学开设了木卡姆艺术研究生班,首位专门研究木卡姆的研究生已正式毕业。

      在这些保护措施背后,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所有这些做法只表明木卡姆艺术得到了艺术研究人员的关注,在民间,能传承艺术的人却是越来越少。

      新疆艺术学院院长赵塔里木认为,若要想真正意义上保护好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回到民间去,回到它生长的地方去,让木卡姆艺术再次成为维吾尔族血脉里流动的鲜血。因为在专业艺术研究单位,木卡姆艺术被人为地粉饰了,变得与原来不同了。但如果仍沿用过去老的一套“口传心授”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怎么办?这是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新疆文联党组书记刘宾认为,保护木卡姆艺术实际上是在保护维吾尔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卡姆艺术对这个民族有着重要的现实与理想意义。但目前的状况又让人不得不忧思这个问题,是让它留在研究所里还是让它回到民间,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他认为,还是赋予它新含义后回归民间为好,因为它本来就是来自民间的,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人民群众离不开它。

      可喜的现象出现了。2005年年底,在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托万买里乡,33位儿童来到全国惟一的一所木卡姆小学开始学习。这所学校2月20日正式开学,33位学生是从几百名学生中选挑出来的。其目的只有一个:从小培养木卡姆艺术传人。今年1月16日,新疆吐鲁番地区鲁克沁镇占地1500平方米的新疆第一家木卡姆传承中心建成。

      据新疆文化厅介绍,今年内还将在喀什、伊犁、阿克苏等地建设类似的木卡姆传承中心。这些传承中心将分两级命名,第一级为“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第二级以各种木卡姆的名称命名。目的也只有一个:通过老艺人的开班讲学,让更多的青少年从小就学会唱木卡姆。只有培养更多的木卡姆艺术传承人,这个古老的艺术才会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正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明天所在。

    链接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公约”形式,经过一定的程序确认的全球性文化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它的范围包括:口头传承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众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

      ■木卡姆渊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根据传说,叶尔羌汗国的拉失德汗与妻子阿曼尼莎汗邀集汗国各地熟悉木卡姆的民间艺人,在音乐家喀迪尔汗、叶尔羌的主持下,对当时散失的木卡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加工和整理,使木卡姆得以定性和发展。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译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它包括170多首歌舞乐曲和70多首器乐间奏曲,是一部巨大的音乐史诗,从头至尾演奏一遍至少需要20多个小时。根据国内外学者考证,木卡姆是古代新疆“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于阗乐”、“伊州乐”的继承和发展,是与唐宋大曲类似的大型歌舞套曲,也受到中亚地区和阿拉伯国家的影响。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