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星君——六十甲子神
  • 星君——六十甲子神
  • 星君——六十甲子神
  • 星君——
  • 先天尊神——太乙救苦天尊
  • 先天尊神——玉皇大帝
  • 先天尊神——道德天尊
  • 星君——五星七曜星君
  • 成仙的基础
  • 先天尊神——元始天尊
  • 最新热门    
     
    一、从《老子五千文》到《道德真经》

    “乃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史记·外戚世家》:“窦太后好黄帝、老子之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乐毅列传》:“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由于统治者的倡导,《老子》之学蔚然兴起,声誉高涨。二是神仙家向道家哲学流派靠拢,吸取老庄学说中的一些神秘主义思想因素,作宗教性比附、解释与引伸,逐步渗透,逐步融合。本来活跃于燕齐滨海一带的方仙道,有术而乏理论,他们曾经吸取先秦驺衍的阴阳五行说,可是仍未能提供造构神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同时其人其说亦远不如“老子”声誉之高。正是由于神仙家逐渐依附,《老子》在社会上有些人的心目中,便也慢慢腾起了神秘的烟雾。据史书记载,首先敲道家之门的方仙之士,便是“河上丈人”。《史记·乐毅列传》:“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后人称这为“河上公”。汉代方仙士依据河上公之遗教,造作了《老子章句》(旧题“西汉河上公作”,今人人有考证为东汉作品)。认为“虚极”与“恍惚”之“道”产生元气(即“一”),元气生万物,倡导“怀道抱一守五神”的修养方法,相信“人能守一使不离身则长存”,“人能养神则不死”,从而宣传“用道治国则国安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把《老子》变成了治国修身和修养成仙的经典。以后求神仙的方士们,便是从《老子章句》得到启发和依据,更为援引、附会、演绎以自文其教。由于《章句》将《老子》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以后又称《老子》为《道德经》(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据考古家推算甲本抄写年代至晚在汉高祖时期,编次为《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从战国末年,喜黄老刑名之学的韩非撰《解老》,《喻老》,河上丈人者流用神仙家观点解释《老子》开始,历代注家不绝,各以自己的主观见解来解释和阐发《道德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舍之间,互有同异。在东汉出现的《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与早期道教关系最为密切。汉顺帝时出现的《太平青领书》(即《太平经》),已尊老子为至高天神,并吸取《老子》中的内容作为太平道神学理论的组成部分;《老子想尔注》为东汉末张鲁所作,托“老子”之言,而演五斗米道(详见下文)。《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张)修为五斗米道,……使人为奸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奸令”。显然,在东汉晚期,《老子》已被于吉、张道陵奉为太平道与五斗米道的经典了。至唐代,道教得到统治者的扶植,唐太宗为“崇重今朝冠冕”,宣布李聃为唐室李氏族祖,并推崇《老子》。据《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叙太宗皇帝令道士在僧前诏表》云:“大道之兴,启于邃古,源出无名之始,事高有形之外,迈两仪而运行,包万物而亭育,故能经邦致治,反朴还淳。”唐高宗仪夙三年(公元678年)诏令自今以后,《道德经》为上经,贡举人必须兼通。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两条策,加《老子》策;开元二十九年崇玄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文中子》、《庚桑子》;老子已被尊为“玄元皇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追号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其四子书改为真经。天宝十三年颁御注《老子》并义疏于天下。唐玄宗还曾亲受道教法箓,成了道士皇帝。由于道教成了皇族宗教,《老子》已成了圣典,故而道家哲学流派的伟大著作《老子》,被道教尊宗仰为《道德真经》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