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陆修静总括三洞
  • 寇谦之清整道教
  • 楼观派道经
  • 上清、灵宝、三皇经系的出现
  • 葛洪《抱朴子》及其著录道经目录
  • 魏晋时期道教的传播
  • 结束语
  • 结 论
  • 六、佛、道在义理方面的相互协调与融摄
  • 五、道教与儒家之互补
  • 最新热门    
     
    五、佛、道在义理方面的差异与排斥

    接近人世者为四大天王境界。中间层三十三天之下为人世境界,人类就生活在这里。再下为阿修罗,魔神境界。再下为畜牲境界,飞禽走兽爬虫等等,在此域中。从护法天神至禽兽的整个中间层,都在生死轮回之中,也就是说仍在痛苦的境域,连天神也未能超脱轮回而登极乐之圣境。宇宙的下层则为幽冥世界,是鬼活动的境界,这里有地狱,罪鬼在这里受残酷的惩罚。

        道教认为宇宙是由“道”的演化而形成的,《太上老君常说清静经》中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时不存,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有了“道”才生成宇宙,演化出元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等等,由此化生万物。《太平经》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卷十八至三十四)。道教的“道”,是精神实体呢,还是物质实体呢?东汉王阜《圣母碑》中说:“老子,道也。乃生于无形,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五斗米道秘籍《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即“在天地外”,又“入在天地间”,“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葛玄《五千文经序》:“老君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穷乎无穷,极乎无极也。”中国历代道家哲学流派如何解释“道”,与道教所说的“道”,两者不是一回事。道教的“道”就是“太上老君”,就是造物主,就是神灵。

        太上老君经洪元、混元、百成、太初、太始、混沌、太连……很多世纪(每世纪相距万劫)才演化成了宇宙。早期道教所构想的宇宙蓝图比较简单,最高者为三清境,即元始天尊所在的玉清境,灵宝天尊所在的上清境,道德天尊所在的太清境,其下为神仙境界,再下为人世,更下为黄泉、地府。南北朝以后吸取佛教宇宙观的内容,演出三十六天说。
    在宇宙观方面,佛教持缘起论,道教持大道演化论;佛教否认有造物主,道教承认有造物主;佛教认为宇宙一切皆“空”,道教承认宇宙一切为常有,是真实的,佛教说“四大皆空”、道教讲五行实有。根本理论是大不相同的。

        (二)人的质性

        佛教认为人的形体、生命,是“五蕴”的聚集体。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因素,包括地、水、火、风“四大”,皮肉筋骨为“地”,精血津液为“水”,体温暖气为“火”,吐纲呼吸为“风”;“受”指人的情感,苦、乐、喜、忧;“想”指理性思维活动;“行”指行为;“识”即意识,一切物质与精神意识的总合。“五蕴”和合而有形体及生命活动,分散则生命死亡消灭。聚集与分散无常,虚幻不实,最终是归于消散。因此不论人生存着以及死亡后,根本就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本体,而只是“五蕴”、“四大”的假合与暂合。因此,人的质性为“空”、是空幻虚无的、无我。

        道教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为万物中之一,人是道的演化物之一。阴阳五行、精气神组成而有形体和生命。人的质性是实在的,不是空幻的;这个实体是可以永生不灭的。《老子想尔注》说:“生,道之别体也。”生长、生命、生存,都是“道”的表现形式。道教经书中竭力宣扬“生、道相守”、“生与道相保”、“生、道合一”的教义,认为修道便可长生(见《西升经》等)。

        (三)人生观

        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谛”(谛即真理)。(1)苦谛,谓世俗人生充满痛苦;(2)因谛,谓产生痛苦的原因;(3)灭谛:谓痛苦的消灭;(4)道谛,谓灭苦的方法和途径。认定人生就是经受痛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祸殃灾难苦,忧愁悲哀……处处时时都是苦,人生就是在世俗的苦海中受苦难。这就是佛教对人生的看法。

        道教与佛教相反,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乐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此它的教义基石是乐生、重生、追求长生。最高的理想就是生道相守,永远活着。《老子想尔注》就把《老子五千文》中的“天大、地大、王亦大”改为“天大、地大、生大”,认为“生”比“王”重大。《道藏》首经《元始无量度人经》便强调“仙道贵生”。葛洪《抱朴子·对俗》中说:“昔安期先生、龙胃甯公、修羊公、阴长生,……其止世间,或近千年,然后去耳。笃而论之,求长生者,正惜今日之所欲耳,本不汲汲于升虚,以飞腾为胜于地上也。若幸而止家而不死者,亦何必求于速登天乎?”当神仙固然好,但在世俗当活神仙最美,多么恋生啊!有人说佛教是怕死、等死的宗教,道教是贪生、务生的宗教,就基于它们各种对人生的看法与态度。

        (四)理想境界

        人为什么会在苦海浮沉,不能挣脱?佛教认为这是因为宇宙间存在着因果规律,人人都受着它的制约。人们的一切思想、欲望和行为都有善恶之分,都必然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宇宙间一切都是空幻的,不可捉摸的,但惟有因果报应是真实的,是不能逃避的。因此修痒的人就得福,善多福大;作恶的就得祸、恶多祸大。宇宙有六道轮回,人因善恶而在六道轮回中流转。这就是说,仍是在苦海中浮沉,不过去时的上升,有的下堕而已。但是,如果皈依佛教,按佛的教导从善修持,就可以灭欲望,灭烦恼,灭生死因果,寂灭圆满,而入极乐世界。这种能摆脱轮回,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就是“涅槃”,或曰“圆寂”。

        道教也有因果报应的教义,但它的业报思想不仅仅只在个人思想行为的善恶,更有天道承负的制约。天道循环,若干世为一循环,前人的善恶,后人得到福祸。要摆脱业报与天道承负,就要修道。修道成功,就能成神仙,可以外生命、极虚静、超脱自在、不为物累,可以在世间当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那里“不兢不争”、“不骄不忌”、“不媒不聘”、“不耕不稼”、“不织不衣”、“不病不死”,整天相携歌唱,非常快乐(见《列子·汤问》)。

        (五)成道的途径

        佛教宣扬,能达到“涅槃”境界,只有修持“三学”,即戒、定、慧。“戒”即严格遵守佛陀规定的禁戒律条,善行积德、防非止恶;“定”即禅定,使心地宁静专一、明心见性;“慧”即获得断除烦恼的智慧、有听闻佛法的“慧”,有深思而悟的“慧”,有由闻、思证悟而得“慧”。长期虔诚修持,但可得正果“涅槃”。也还有速成法,如净土宗的“称名念佛”,禅宗的“顿悟成佛”。所谓“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敦煌本《坛经》,慧能语)。

        道教乐生、恋生,因而重生、务生,理想是长生久视。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修炼道功道术,性命双修,安神固形。道功主要指修性修心之功,奉持戒规,行善积德,求功德圆满;命功主要是炼形,使形体健强。道教所行道术 很多,如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存思、导引、行{足乔}、动功等等。神佑人福,心善体坚,短则可以竟其天年或更延年益寿,长则可以成仙永生。

        在义理方面,大致是道教重现实、重经验、重方法,轻理论思维;重世俗生活,而较轻对彼岸世界的构思。佛教则反之,重心性、重思想理论,贬视人生。总的来说,佛教哲理丰富而精致、道教则较质朴;在方法上则道教丰富多彩,而佛教则显得微弱了。各有特质,各有所长。

         “道不同不相为谋”,历史上道有与儒家犹且相绌,更何况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是本土宗教,各禀受民族传统文化,自然在哲学思想、伦理道德、习俗诸方面多有牴牾,因而佛道在义理上相绌,历来都存在。大致来说,道教从理论上攻击佛教的很少,因为它确实缺乏理论上的实力;道教在义理上攻击佛教,大多是在儒家攻击佛教违背汉民族的伦理道德的旗帜之后,摇旗呐喊。如北魏时期司徒崔浩与北天师道之寇谦之,南齐时太学博士顾欢与长史张融,唐初太史丞傅奕与道士傅仁均,都是儒家与道教同盟,从维护汉民族封建伦理道德出发,攻击佛教破身、破家、破国,认为佛教不合中土国情,应当废除。而佛教在理论上攻击道教的内容则较多,著名的针对道教论著有;汉牟子《理惑论》、南齐明僧绍《正二教论》、释玄光《辩惑论》、梁刘勰《灭惑论》、北周甄鸾《笑道论》、唐释道宣《辩惑篇》、释道安《二教论》等……。驳斥道教根本教义,有些地方是十分凌厉的,如:“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圣人云:食谷者寿,食草者痴,食肉者悍,食气者寿,世人不达其事,见六禽闭气不息,秋冬不食,欲效而为之,不知物类各自有性,犹磁石取铁,不能移毫毛矣”,“尧舜周孔,各不能百载,而末世愚惑,欲服食辟谷,求无穷之寿,哀哉”(见《弘明集》卷一《理惑论》)。又如《正二教论》说:“今道家所教,唯以长生为宗,不死为主,其练映金丹,餐霞饵玉,灵升羽蜕,尸解形化,是其托术验,而竟无睹其然也。又称其不登仙,死则为鬼,或召补天曹,随其本福,……实理归于妄”,“至若张(陵)葛(洪)之徒,又皆离(杂)以神变化俗,怪诞惑世,符咒章劾,咸托老君所传,而随稍增广,遂复远引佛教,证成其伪,立言舛杂,师学无依,考之典义,不然可知,将令真妄浑流,希悟者永惑,莫之能辩,诬乱已甚矣。”再如《辩惑论》说:“又其方术,秽浊不清,乃扣齿为天鼓,咽唾为醴泉,马屎为灵薪,老鼠为芝药,资此求道,焉能得乎?昔秦皇汉武,不获轻身,使徐福、公孙远冥云波,祈候通仙、影响无陈。夫闲心祛欲,则事与道邻,岂假骤涉之劳,咽唾嗑齿者乎?”再如《灭惑论》说:“若乃神仙小道,名为五通、福极生天,体尽飞腾,神通而未免有漏,寿远而不能无终。功非饵药,德沿业修。于是愚方士,伪托遂滋,张陵米贼,述记升天,葛玄野竖,著传仙公,愚斯惑矣”,“况效陵鲁,醮事章符,设教五斗,……标名大道,而教甚于俗;举号太上,而法穷下愚。何故知邪?贪寿忌夭,含识所同,故内芝石华,谲以翻腾;好色触情,世所莫异,故黄书御女,诳称地仙;肌革盈虚,群生共爱,故宝惜洟唾,以灌灵根;避灾苦病,民之恒患,故斩缚魑魅,以快愚情;凭威恃武,俗之旧风,故吏兵{钅句}骑,以动浅心;至于消灾-术,厌胜奸方,理秽辞辱,非可笔传”,“爵非通侯而轻立民户,瑞无虎竹而滥求租税。糜费产业,蛊惑士女。运迍则蝎国,世平则蠹民,伤政萌乱,岂与佛同?”佛教了解“道寓于术”这一特点,攻其术之妄,则正是从根本上打击了道教。

        不过佛道在义理方面的相绌,都只是笔墨是非之争,不曾掀起大的风浪;相反,正启发和促进了它们彼此之间的取长补短。它们虽有差异而相绌,但在神灭论与神不灭论的争论中,却又是同盟者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