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第五章 宋代道学与道教的关系
  • 四、道教与神仙养生术
  • 四、唐代之“法难”与元代之“焚经”
  • 第四章 《参同契》及五代内丹道
  • 四、道教方术与阴阳五行说
  • 魏晋时期道教的传播
  • 结束语
  • 结 论
  • 六、佛、道在义理方面的相互协调与融摄
  • 五、道教与儒家之互补
  • 最新热门    
     
    四、心性之学

    ,心原于天。《孟子·告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能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心与性的关系,性在心中,即孟子所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故关于人性之说,一般称之为心性之学。

        道教承袭儒家心性之说,亦肯定人性天赋,道教所信奉的《黄帝阴符经》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道教在修持理论方面有所谓“性”、“命”双修,修性即修心,亦即扩充心中之善根,积善累德;不过道教的心性说更同其神学紧密结合的。如《太平经》中就说,人之“心”,属于天,并与天通,“真人但安坐深幽室闲处,念心思神,神悉自来到”,“故求道德凡人行,皆由至诚,乃天地应之,神灵来告之也”(卷九十六)。又说:“专心善意,乃与神交结也”(卷九十八)。意思是只要正心诚意,修性养德,便能发挥固有善性,悟性而知天命,神估而登仙箓。荀子性恶说,道教亦同样吸取。《性恶篇》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止,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道教亦以人性多欲好利;本身便有“三业罪恼”,故天神“道君”便降下“道诫”来检御人之身心,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禁戒作恶,导之精进向善(《云笈七签·说戒》)。

        后汉,儒家有性三品论,分人性为上中下三种,即善、不善不恶、恶。王充《论衡·本性》说:“生而兆见,善恶可察,无分于善恶,可推移者,谓中人也”,“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至于极善极恶,非复在习。”唐代韩愈《原性》更发挥性三品说,“性也者,与生俱生者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者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于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之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道教在其规戒中便强调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云笈七签》卷三十八《说戒·说十戒》说:“秘要之阶,不过慈善,慈善之法,不违科戒。戒有多种,人亦多品。上品之人,身行多才多艺犯,亦无所持;中品之人,必有上下,观境即变,以戒自制,不令放逸,如此之人,或受十戒五戒,以自防护;下品之人,恶心万般,难可禁制。下品之中,复有二品,上品者身欲奉戒,或受一百九十九戒,或受观身三百大戒,或受千二百威仪之戒,以身防保,令无越逸;下品者身同禽兽,虽有人形而无人心,纵受其戒,终无所益”。

        金代兴起的全真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圆融,融合释、道两家宗教义理,尤重儒家心性之说。《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记载:“凡接人初机,必先使读《孝经》、《道德经》,又教以孝谨纯一。及其立说,多引《六经》为证据。其在文登、宁海、莱州,常率其徒演法建会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之理,不主一相,不拘一教也。”徐琰《郝宗师道行碑》记载:“重阳真君……{并刃}立一家之教曰全真。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之宗。”全真道以“识心见性”为主要教义,《重阳立教十五论》便强调“定心”、“炼性”、“修炼性命”以求积功累行,超离三界。《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便说“性”是元神,是宗,是根,是主。《重阳祖师论打坐》便强调炼真性,超三界。王重阳的弟子们更阐发其教旨。如《马丹阳论修真》中说:“性定则情忘,形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衰”,“清静者,清谓清期限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不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可谓不出户而妙道得矣”。总之,认为修道要识心见性,“性”为根,炼性修心,才可以保其全真。

        除以上所述四方面外,道教的“仙道贵生”的教义,也与《易传·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一致。儒家“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的祭祀礼法仪典,也是后世道教制订其斋醮仪式的蓝本。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