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三、理想境界
  • 二、求同存异的汉魏晋道教与佛教
  • 二、《道藏》所载术数经书举例
  • 二、伦理道德思想
  • 第二章 陈抟及其《无极图》
  • 二、道教教义理论与阴阳五行说
  • 二、道教与医药学
  • 一、神仙家与“医药”、“房中”之关系
  • 第三章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及《太极先天图》
  • 三、从南北朝开始激烈势利之争的道教和佛教
  • 最新热门    
     
    一、宗教思想

    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万章又问禹传位于子的事,孟子说:“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还说:“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孔孟之道包含着天命论。或曰儒家对宗教持慎重态度,对鬼神崇拜有所怀疑,有“敬鬼神而远之”的传统,但这只不过是为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反对-祀而已。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儒家自来没有摆脱古代宗教思想的拘囿。在汉代还曾兴起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和东汉的谶纬神学。这些宗教思想,都是后世道教造构其义理的历史资料和依据。

            道教形成于东汉,它的形成,受西汉董仲舒的儒家神学和东汉谶纬神学的影响甚深。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人副天数”的目的论思想,后世道教吸取以为神学理论基础。董仲舒对天人关系有几点基本认识,(一)、“天”,有意志、有感情、有目的,是宇宙的主宰,有巨大的能力与无限的权威;(二)、“天”,通过日月星辰的变动、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化,亦即种种自然现象,向人显示意志;(三)、“天”、“人”同类,所谓“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四)、天地与人体阴阳五行之行是相通的,因而“天”、“人”是相互感应的;(五)、“天”用灾异,表示对“人”(主要是人君)的谴告与惩罚,“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异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六)、天人相副、人副天数,人身“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也”,“乍视乍暝,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乐乍哀,副阴阳也”,“于其数也副数,于其不可数也副类,皆当同而副天,一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数》)。道教从“天者,百神之君也”(《春秋繁露·郊义》)出发,造构其神学理论与神团系统。东汉出现的早期道教,并未形成以“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为最高天神的神团系统,袭用儒家宗教思想以“天”为最高神灵的观念,《太平经》中便是尊“天君”为至高之神。“神者,上与天同形合理,故天称神,能使神也”(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神也者,皇天之吏也”(同上)。“神者,天之使也”(卷九十二)。“惟上古之道,修身正己,不敢犯宰灵之所记,乃敢求生索活于天君”(卷一百十)。能差遣诸神的只有天君,掌握世人“簿疏善恶之籍”的是天君,决定世人生死存亡的是天君。道教吸取“天人感应”思想,建立天威天应的信仰。《太平经》说:“天之照人,与镜无异”,“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卷十八至三十四)。袭和“天人感应”说,以为人世的一切活动与变化,“天”都能感知并分别善恶,然后用自然灾异或祥瑞来警告和预示将降临的吉凶,表示“天”对人的规谏、谴责或嘉奖。人,特别是人君要随时注意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推测“天”所显示的意旨,承顺“天”意行事,并用祭祀去感“天”,使“天”能降福免灾。《太平经》中说:“天者小谏变色,大谏天动裂其身”,“三光小谏小事星变色,大谏三光失度无明”,“地也小谏动摇,大谏山土崩地裂”,“五行小谏灾生,大谏东行虫-,南行毒-,西行虎狼-,北行水虫-,中央行吏民克毒相贼-”,“四时小谏寒暑小不调,大谏寒暑易位,时气无复节度”,“六方精气共小谏,乱复数起,中有生虫灾,……大谏水旱无常节,贼杀伤万物人物”,“六方小谏风雨乱发狂与恶毒俱行伤人,大谏横加绝理,瓦石飞起,地土上柱皇天,破室屋,动山阜”(卷四十三)。这都是“天”对君王的谏正。如果不听,则“灾异日增,人日衰亡。”总之,“帝王行道德兴盛,日大明,少道德少明;皇后行道德,月大光明,少道德少光明;众贤行道德,星历大耀,少道德少耀;四根俱行道德,天下安宁,瑞应出,大光远。遥观天旬,风雨时善,夷狄归心,灾害自消”(卷七十三至八十五)。后世道教也吸取了“人副天数”的理论,《太平经》中说:“三百六十脉者,应一岁三百六十日,日一脉持事,应四时五行而动,出外周旋身上,总于头顶,内系于藏”(卷五十)。“天道三合而成,故子三年而行”,“天数五,地数五,人数五,三五十五而内藏气动。四五二十,与四时气合而欲施,四时者主生,故欲施生。五五二十五,而五行气足而任施。五六三十而强,故天使常念施,以通天地之统,以传类,会三十年而免。……天下蚑行之属,人象天地纯耳,其馀不能也”(卷五十六至六十四)。又说:“四时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藏精神,其色与天地四时色相应也”(卷七十二)。“天有上下八方,故为十也。又有五方,各自有阴阳,故数十也。下因地也,一下应地者,数俱于十乃生,故人象天数,至十月乃生也”(卷九十三)。董仲舒的儒家神学思想,后世道教几乎是无所不取。

            自西汉哀、平之世(公元前6年至公元5年)起,儒家谶纬之学兴起并逐渐泛滥,至东汉而大盛,这种“诡为隐语”并“附会六经”的学说,宗教色彩特别浓厚,后世道教从中也吸取了大量的思想资料,用作自己义理的依据。如,道教之神化老子,便是仿效纬书之神化孔子。《春秋纬》说孔子是天神黑帝之子,“生于邱桑之中,故曰元圣”,首类尼邱,故名“丘”,“胸有文,曰:制作定世符”。孔子死,“天下血书鲁端门,……血书飞为赤鸟,化为白书,暑曰:演孔图。中有作图制法之状”(《春秋·演孔图》)。道教第一部经典《太平经》说:“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姓李,是高上太之胄,玉皇虚无之胤”,“育于北玄玉国,天冈灵境,人鸟阁蓬莱山中,李谷之间”,“玄虚母之始孕,梦玄云日月缠其形,六气之电动其神,乃冥感阳道,遂阳真人”。这位李真人成长以后,“删不死之术,撰长生之方。宝经符图,三古妙法,秘之玉函,侍以神吏,传受有科,行藏有候,垂谟立典,施之种民”。“设科立典,奖善杜恶,防遏罪根,督进福业之人,不怠而精进,得成神真”(卷一至十七)。《葛仙公五千文经序》说:“惟老氏乎,周时复托神李母,剖左腑而生,生即皓然,号曰老子”,“周室世衰,大道不行,西游天下。关令尹喜曰:‘大道将隐乎,愿为我著书’。于是作《道德》二篇,五千文上下经焉。”《老子传授经戒仪注诀》说:“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近出世化,生乎周初,降迹和光,诞于庶类,示明胎育,可以学真,虽居下贱,无累得道。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文王之时,仕为守藏史”。道教将宇宙本原——元气,同宗教神灵相结合的观念,也是受儒学纬书的启示而产生的。《春秋·文曜钩》:“中宫大帝,其尊北极星,含元出气流精生一也。”“北极星下一明者,为太一之光,含元气以斗布常。”《春秋·合诚图》:“天皇大帝,北辰星也,含元秉阳,舒精吐光,居紫宫中,制御四方”。在纬书中,“元气”既是宇宙万物之本原,又是神灵之根本。道教将“一”解释为“道”,把“元气”、“道”“神”三者结合起来,构成它关于宇宙本原与“最高主宰者”的神学观念。如《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道、元气、太上老君三者为一。又如《太平经》卷四十二说:“其无形委气之神人,职在理元气”,“无形委气之神人与元气相似”,“委气神人乃与元气合形并力,与四时五行共生”,“神乃与元气并同身并行”。元气、神、道乃是同身合形的统一体。

            道教的宇宙生成论,也基本上本于儒学纬书之宇宙生成论。《易纬·乾凿度》说:“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而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白虎通义》曰:“天者何也?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一为人镇也。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地者易也,万物怀任,交易变化。始起先有太初,形兆即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精者为三光,号者为五行,五行生情性,情性生汁中,汁中生神明,神明道德,道德生文章”。故《乾凿度》云:“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邕也,太素者质之始也。‘阳唱阴和、男行女随也。”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集中了道教关于宇宙生成论的说法,与纬书所说,基本相同:不过更用宗教观点有所推演。如《太始经》说:“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玄黄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宗无祖,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弥纶无外,湛湛空虚,于幽原之中而生一气焉。”尔后一气化生三气,三气化生九气,“气清高澄积阳成天,气结凝滓积滞成地。九气列正日月星宿,阴阳五行,人民品物,并受成生。”《太真科》说:“混洞之前,道气未显,于恍莽之中有无形象天尊,谓无象可察也。后经一劫,乃有无名天尊,谓有质可睹不可名也。又经一劫,乃生元始天尊,谓有名有质,为万物之初始也。”这里讲的也是气、形、质三者的演变发展。《太上老君开天经》阐发得最为集中,说天地未分时,“浩浩荡荡,无形无象”,“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外,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而生。”尔后经“洪元”、“百成”而至“太初”,“太初”既没而有“太始”,“太始者,万物之即时也”;“太始”既没而有“太素”,“太素者万物之素,……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尔后便是天皇、地皇、人皇、伏羲、女娲、神农、黄帝……。这便是道教的他世纪。其划分宇宙生成阶段为“太易”、“太始”、“太素”的说法,十分明显是本于纬书,不过是更为加以宗教演变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