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一、几种主要的术数
  • 二、求同存异的汉魏晋道教与佛教
  • 二、《道藏》所载术数经书举例
  • 二、伦理道德思想
  • 第二章 陈抟及其《无极图》
  • 二、道教教义理论与阴阳五行说
  • 二、道教与医药学
  • 一、神仙家与“医药”、“房中”之关系
  • 一、宗教思想
  • 一、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入
  • 最新热门    
     
    一、阴阳、五行家及战国末期的阴阳五行说

    与义。”阴阳的矛盾运动决定着自然法则与社会法则,顺则“泰”,不顺则“否”。《泰卦·  传》:“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否卦·  传》:“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贲卦·  传》:“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阴阳有常有恒,失常则将导致灾变,这是当时判断一切吉凶的指导思想。春秋时期的老子对“阴阳”哲学思想的发展,也有重要贡献,《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训气以为和。”即道生元气,元气分阴阳,阴阳动变而生中和,是万物产生的本原。因而“阴阳”是万物内在和外在所普遍具有的属性,这深入到了事物的内核,“阴阳”的概念便更广泛、深入和抽象了,也就是说概括性更高了,哲理性更强了。战国时期的《易传》,把“阴阳”哲理加以系统的发挥和阐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阴阳不测之为神”出发,阐述万物的运动、变化与产生。以“阴阳”概念为基础,建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认为“阴阳”是万物具有的矛盾对立的最根本属性,事物之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阴阳矛盾的交替与转化,即阴阳相继、相推、相感的结果,“道”就是阴阳动变的过程。因而阴阳矛盾对立的运动,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和最高原则。很显然,这样的阴阳学说蕴涵有丰富的朴素唯物思想与辩证思想。但是,由于《周易》本是一部筮书,作为注解性的《易传》,自然仍保存较为浓厚的古代宗教意识,首先是肯定上帝鬼神的存在,“圣人亨(烹)以享上帝”(《鼎卦·  传》),再肯定上帝主宰宇宙的一切,“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观卦·  传》),“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自天祜之,吉无不利”(《系辞》下)。春秋战国时,阴阳家为九流之一,战国时以阴阳家名者有邹衍、邹奭。《汉书·艺文志》第十著录阴阳家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斑固曰:“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楚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又著录阴阳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图十卷,班固曰:“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而为助者也。”

        “五行”一说,其源起与“阴阳”说同样邈远,“五行”说是我国古代论说宇宙间构成万物的元素论,它的特点是从万物中分析出五种完全不同形质的基本物质——水、火、木、金、土,认为这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根本元素。最早记载五行说思想的文献是上古之书《尚书·洪范》:“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幸;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意即水性流行,而鲧障塞之,失其本性,其馀所陈列皆乱。又:“初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此为夏代“五行”说之大概,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尚未与原始阴阳说相结合,当然更没有与神秘的阴阳说相结合。

        西周晚期,出现了“五行相杂说”,《国语·郑语》周幽王八年,史伯语郑桓公:“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若所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用现代的话说,即相反相成才“和”而质变,产生新事物;无相反相成便只能是数量的增加,不能产生新事物。“杂”以成百物,是五行元素论的发展。

        春秋末期,出现了“五行相胜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为水胜火、火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左传·昭王三十一年》晋太史墨曰:“火胜金,故弗克。”《左传·哀公九年》:“水胜火,伐姜则可。”有关史料,《左传》有较多记载。

        战国初期,出现了“五行相生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表现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孙武《孙子兵法·虚实》提出“五行无常胜”,墨子提出“五行无常胜,说在宜”,否定了五行之间固定的、按顺序的相胜、相剋关系,认为五行之间尚存在相生的关系,在《墨子》、《管子》、《吕氏春秋》、《礼记·月令》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战国末期,五行相胜说与五行相生说结合而成为了“五行生胜说”,邹衍则是倡此说的代表性人物据《史记·孟轲传》说,驺衍后孟子,“睹有国者益-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史记·郊祀志》也说:“自齐威、宣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动”,“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史记·历书》也说:“是时独有邹衍明于五德之传,而散消之分,以显诸侯”。邹衍著作已佚,仅存资料有:“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李善《文选》,沈休文《故安陆昭王碑》注引《邹子》),“邹子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李善《文选》,左思《魏都赋》注引《七略》)。“五德”即五行,认为每一“德”主运着一个朝代,每一“德”均有盛有衰,即每一朝代都有盛有衰,五行有一定的顺序,故而也就发生了朝代有更替的、循环的必然性。比如木胜土,即夏胜虞,反过说即土生木、虞亡而夏生。这种五行的生胜,亦即五行的运转,是由天神掌握的,是“天”有目的的活动。邹衍不单是以五行生胜解释自然变化,而且用来解释历史的演变,把五行生胜说作为自然与社会共同的发展规律,而且是由天意决定的循环规律。一切事物之盛衰兴亡,皆随五德终始转移。邹衍是战国晚期的一位大方士,人事重道延命的方术;并倡说中国名赤县神州,居天下八十一之一,中国外有九州,有裨海环之……。他的“宏大不经”之论,对当时方士有极大影响,《史记·封禅书》中说:“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汉书·艺文志》著录五行三十一家,六百五十二卷。班固曰:“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书》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貌、言、视、听、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寖以相乱。”

        邹衍将阴阳说与五行说融合而为阴阳五行说,他倡导的这种神秘的阴阳五行说,为后世道教所吸取,成为贯注于道教全部义理的主要思想成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