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二、学术界对“尹喜”的考证
  • 二、从“老聃”到“太上老君”
  • 二、道教义理与《列子》
  • 二、从庄周到“微妙元通真君”
  • 一、关于列御寇、《列子》
  • 《道教与诸子百家》序
  • 自序
  • 第六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企业管理亦然
  • 第六章 除十恶八邪 生四无量心
  • 三、庄子之学与道教义理
  • 最新热门    
     
    第五章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受”、“自食苦果”的下场。这是人间亘古不变的“因果报应”规律在维护着正义与善良。也是宇宙间基本的定则。相反,以善为本所造的善业,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人间处处发扬光大,不受地区、民族、语言、国界的阻隔,通行于世。

        从日本战后经济突飞猛进的现象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终于在灾难与痛苦中对过去的所作所为有了清醒的觉悟,日本人民本身具备的佛性终于回归,在对过去作恶的悔过之中,终于重新领悟了人心向善的人间法则。于是重新摆正了在全球人类中的地位和关系,致力于和平事业,致力于为全球人类谋利益,才实现了经济的迅猛腾飞。

        我们谁都知道,日本的产品现在在全球各地都能买到,日本产品在全球市场的覆盖占有率都相当高,日本产品在全球人口中也都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喜爱。日本从这种源源不断地向全球人类供货的“奉献”过程中,也大大地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也为本国人民谋得了人生利益。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 通过战争与掠夺、通过暴力行径想要达到而又注定达不到的目的,却通过奉献达到了,而且超过了预期的目标。

        这是为什么呢?这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是相互奉献,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根本关系也是相互奉献,一个国家与国际社会间的根本关系,依然是奉献。

        为什么说日本战后的经济繁荣来源于奉献呢?有人不是把这样的现象称为“经济侵略”吗?

        回答这些问题,只要我们对日本产品受到全球消费者欢迎这一现象进行一些简单的剖析就行了。

        首先,这些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以“随身听”“多功能插座”为例,人们一直有这种需要,但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是日本的企业创造出了这样的新产品,并通过国际惯例的商贸往来,把新产品输送到了全球人们的手里,使他们得到了早就需要得到的东西。你说这是不是奉献呢?我认为这就是奉献。

        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出新产品,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和状态,这是为人们谋了福利,是奉献而不是侵略。是超出了民族界线,超出了国家界线的奉献。

        如果我们读者中,某个人发明创造出一种全球人类都有十分需要而现在又没有的产品,把它发明出来,创造出来,又通过国际商贸纽带将它们输送到各国消费者手中,让他来谈谈,他是在侵略别国吗?

        所以,我认为“经济侵略”的提法是不妥当的,没有依据的,基本是立不住足的,除非人家是以强迫的方式把你并不需要的东西栽给你。但如果是人人都欢迎,都需要,都觉得正好缺那麽个东西,道理就不一样了。

        当然,这样的奉献并非没有得到回报。人家奉献了一种新的生活品,你不给予回报吗?回报,一方面是对奉献的肯定,另一方面了是以一种更基本的奉献——劳动——与之相交换。这体现的正好是前面讲到的“相互奉献”法则。

        这样的因果回报机制中,奉献者的利益总是实现于他为别人所谋的利益之中的。这种机制很好,体现着佛学当中“利他利我”“与众生共利益”的至高境界。

        除了“新”以外,日本产品还有质量优的美誉,以及价格低的优势等等。这里面包含的一个佛学品质我认为仍然是奉献。

        你产的东西用两天就烂了,坏了,不能用了,不能为我们的实际生活产生积极作用了。你的搞法是对人类共有资源的浪费,而且你还要以如此高的价格,让我们付出如此多的劳动与你相交换;而人家相反,人家的产品一用很多年,享受很多年,对我们很多年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不用为修理而烦恼,加上又只需以如此低的价格(以我们较少的劳动)与之相交换;你能说人家的企业行为和产品品格中不包含奉献吗?

        对我们而言最具启示性的问题在于——

        用掠夺别人的办法,最终既损害了别人利益,又损害了自身利益。

        用真诚奉献的办法,结果既为人类谋了福利,也为自己谋了福利。

        从日本产品的种种品质看,我相信,战后的日本,或者说战后的日本企业界,确实是潜心致力于研究人们需要什么,人们生活中有哪些不便、哪些不足,以及怎样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怎样为人类多谋些实际的利乐;而且确实是以实际的创造性劳动,为人们带来了利乐。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苦海”变“福田”的今天。要知道“苦海”与“福田”之间相距并不遥远,说得细微一点,两者的距离就在善恶一念间。而对无心向善的人而言,这个距离就大于十万八千里了。

        以上的剖析,很值得我们用于当前的思考。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人都有热切的希望想要干一番事业,社会各种积极力量也被充分调动,总地讲,国家和民族的状况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但也有一些人,由于对人生法则、对人与人之间关系法则、对善恶因果报应法则、对个人与国家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法则,没有足够的觉悟,贸然行事,为金钱所迷,为妄想和欲望所缚,沦入恶道。对这些现象,我们也应当重视、剖析,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指导和警示我们的人生和我们的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个别人对“搞活经济”有明显的误解,他们认为一切应当围着“钱”字转了。于是挖空心思,不择手段,整天都想着怎样算计国家、算计集体、算计他人,以致置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于不顾,置社会公德、人生道德于不顾,竟然采取各种不法行为,以卑劣的行径从国家、社会和他人手中谋取非法利益。什么卷巨款潜逃,什么非法集资,什么贪污盗窃、诈骗,什么“假冒伪劣”,就是这类行为的集中表现。结果仍然是一个个落入法网。

        他们最大的愚昧之处就在于,以为“搞活经济”就是搞钱,不懂得“搞活经济”的实质在于创造社会财富,在于鼓励和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来向社会奉献劳动、奉献劳动的产物:社会财富。而改革的要点是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们作出有效奉献的社会运作体制,而绝不是叫大家什么也不管直奔对金钱的占有。

        由于他们有这样、那样错误的认识,他们的行为在这里剖析下来,真是带有“侵略”的色彩:侵犯国家、侵犯社会、侵犯他人。之所以说具有“侵略”的色彩,是因为这类行径与侵略行径有着完全相同的特征,那就是:直接掠夺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以损害国家、社会、他人利益为前提,直接抢占非份利益。他们的行为和行为动机中没有一丝丝奉献,只有坑害。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危害国家、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就是他们带给人们的灾难。另外,这些人、这些行径的最终命运,也像所有“侵略者”的命运一样。下场也一样是:自作自受,自食苦果。

        他们错在哪里呢?错在不懂得人生的基本利益永远只能是在奉献的过程中实现。越是大的利益,越是只可能在大的奉献中才能实现。这是古今中外一直转动于人间的法则。这个法则对“侵略”、“掠夺”、“剥夺”从来都是报以无情的制裁。

        他们为什么会弄错了呢?为什么会不懂人间的这些法则呢?是欲望和妄想迷住了心窍,障碍了他们的心智,落入邪道、恶道,落入恶因恶报,终究是作茧自缚。

        他们要是懂得“人生在世的基本位置就是奉献”这个道理,那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所以,我们在此讨论这些现象,就是想能有更多人引以为戒,从自己那里做起,千千万万要在“奉献”上做究竟文章,千千万万不要离开了“奉献”这个人生价值的支点。

        只有在“奉献”这个支点上,才能建立美好人生。只有在“奉献”这个基点上,才能建立事业。

        善可立业,恶是苦报;立身涉世,当在善良上做究竟事业。

    二、苦海变福田,烦恼变菩提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特别是企业经营者队伍中,叫苦的越来越多,叫烦恼的越来越多,这也是一种现象。一般的解释认为,这是时代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风险机制被启动所带来的结果。

        然而用佛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一现象,会得出不太相同的结论。佛学的观点,往往能从较根本处,为我们解除烦恼,指点迷津。

        按佛学的认识,“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这是第一种,说的是邪正之分;又有“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同前),这是第二种,说的是执著与破执之分;又有“诸苦所依,贪欲为本;若灭念欲,无所依止”(《法华经》),这是第三种,说的是贪与不贪之分;又有“若要出离苦海,非为善,万万不能也。盖苦海乃众恶所成”(《心灯录》),这是第四种,说的是善恶之分;

         ......

        以上都是一种比较概括的描述和归纳。实际上,佛家对痛苦和烦恼的研究是很深很细的;细分下来有八万四千“尘劳”和一百零八种烦恼,这么多的烦恼归根结蒂又归纳为佛学中的“八苦”。然而,如果用性质来加以区分,基本上就归到上述“邪”、“恶”、“贪”、“执著”上去了。

        这里,“邪”指“邪思”、“邪见”、“邪念”。所谓“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是可以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活动得到验证的。我们生而为人,从小到大,首先是处在被佛学称为“尘境”的环境中,多多少少,偶然必然,对“尘境”也有所染。在我们自己的经历中,或多或少也有过产生“邪念”“邪见”“邪思”的经历,我们可以通过反省和回观来印证一下“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这个道理。

        当我们通过反省确认了这个道理所具有的真理性时,我们还当进一步提高来把握。比如,在个人生活的领域和范围内,偶尔的“中邪”也许主要是给自己带来一些莫名的烦恼,对社会及他人尚不构成危害;但如果我们是在社会经济领域、社会生活领域这样一个大的生活范围内“中邪”,恐怕就必然要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而不光是个人的烦恼问题了。

        因此,我主张,当我们从事企业经营的人产生巨大烦恼与痛苦时,反过来看待一下问题,从反省的角度出发,根据佛学所讲“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所含的道理,检讨一下烦恼的原因是否是因为心中有邪见、邪思、邪念。

      为什么邪见一生烦恼就到呢?谁都知道人间不变的法则是“邪不压正”,你要作邪思邪想,打算与“正”相对抗,那你只能是绞尽脑汁,只能是鬼鬼祟祟,只能是朝鬼点子方向找不计其数弯弯拐拐的路;你还必须设计怎样逃避正义的惩处;你无法做到光明正大,因此你还得想尽千方百计遮住自己的阴险动机……你能不烦恼吗?你注定烦恼。

        而如果你产生的是“正思”、“正见”、“正念”,你就不会为上述问题而绞尽脑汁了。你会享受到“光明磊落”的益处,因为正义的东西总是光明磊落的,处处受欢迎、受支持、受保护的,事情简单多了,透明多了,哪里会有烦恼缠身呢?

        养成这种反省的习惯,对我们的企业经营者来说,有极大的利益。它可以帮助我们时常端正人生的航向和端正企业行为。确保我们回到光明磊落的正道上,少犯些错误过失,多做些对社会有益的打算,同时也解除了我们的烦恼。

        六祖慧能所言的“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确实可以作为我们人生和企业经营中一剂“扶正驱邪”的良方。

        再看“诸苦所依,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贪”所描述的是欲望,而不是思考,也不是见解。贪,就是指迫切地、没有知见地、不顾可能条件地欲求得到什么。

        在佛学里,“贪”是人生三毒之一。对人的心灵和整个人生都有巨烈的“毒性作用”。

        没有拥有的,欲望拥有,已经有了还欲望更加拥有;可能拥有的,欲望拥有,不可能拥有的,也欲望拥有;对自己有用的,欲望拥有,对自己无用的也欲望拥有;看见别人有的,自己欲望拥有,即便别人没有的,也还是欲望拥有;这些都表现出一个"贪"字。

        贪而欲得,苦从中来;贪而不得,更是苦从中来;乱贪乱占之后又怕被清算,苦从中来;乱贪乱占后受到必然的清算,弄得身败名裂,出现安身立命的危机,更是如落苦海。

        因此,我们愿意拥有美好人生的人,我们愿意从事正当经营的企业家,当其被痛苦所困时,有必要以佛学思想为鉴,猛然回头反省自己的苦从何来,如果是从“贪”而来,就当认真对待了。

        应当知道人生最可怕的就是这个贪字,带来烦恼恐怕都只能算是小事,重要的是它很可能彻底改变你的命运和你的企业的命运。古今中外,跟着“贪”字走的人,最终有什么好下场呢?

        人生不可过贪。对确实需要的东西,应当以自己对社会的奉献去相交换,诚诚恳恳地作人,有多大的奉献,就交换多大的收获,份外的东西,要坦然对待。如果真的欲求更多的东西,那就应当鞭策自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出更多的奉献。只有这条路是通的,也只有这条路才充满奋斗的欢乐。幸福只会在这条路上。

        贪欲一灭,痛苦也就没有可依附的根基了。贪的果实是痛苦。我们应当牢记这个简单的道理。不要被一些瞬间的现象所迷惑。哪怕旁人怎样嘲笑,或是遇到不怀好意的怂恿,千万都要把好“不贪”这个关。

        因为贪欲如魔,一旦放出去,就很难驾驭了,相反是它来驾驭你了。这种关系一颠倒,离罪恶也就不远了。看看报上公布的那些犯罪案例,有几个案例不是当事人跟着“贪”字走造成的呢?这些教训都很生动,很深刻。

        所以,当我们感到莫大痛苦时,应当立即坐下来反省观照,接受佛学思想中许多有益的警告,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以保障自己有一个正当人生,保障不给社会造成危害。

        再来看《心灯录》上所说,“若要出离苦海,非为善,万万不能也。盖苦海乃众怒所成。”这句佛学格言的意思是:因为苦海是由诸多恶行铸成的,所以,除了赶紧行善外,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落入苦海的人脱离苦海。而言外有一意,我们可理解为:苦海之苦来源于作恶多端,“恶”是苦的根源。

        实际上,在前面我们讲“贪”的问题时,已经可以看出,“贪”一旦付诸行为,多半都是作恶。这里我们又看到,作恶带来的苦比只有“贪心”没有动作带来的苦,还要苦得多,其苦之大,大到了只能以“苦海”作比喻。

        为什么作恶之苦会更大呢?因为作恶是行动,这种行动必然是针对社会和他人的,这样的行动等于种下了“恶因”,任何一个罪恶行动作为已经种下的“恶因”,都必然在较广的范围内引起一系列的恶性因果报应,更何况“作恶多端”。

        所以,作恶者,一方面是将危害推向社会,使自已的各种危害在一定范围蔓延开来。另一方面却是使自己面对一大堆数不清、理不顺的“恶性因果报应”链。

        这些因果报应也像--张网一样,使作恶者逃也逃不出,躲也躲不开,因为作恶者自已是“因”,是各种因果报应的焦点。这样被来自四面八方的苦报所包围,当然是苦海,而且是无边苦海。这样的人,怎么会不苦呢;自找苦吃、自作自受、作茧自缚,说的就是这种状况。

        当然,这样的人永远都是少数,但是这样的事情也值得我们深思:难道这些人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吗?我认为他们原来曾经也是知道的,只是因为一个“贪”字,心智被迷,不惜铤而走险,由于因果报应有个时间问题,所以在“苦果”未熟时,表面的暂时“得逞”又鼓励怂恿了更大“贪欲”和侥幸心理,继而一步接一步走得越来越远,直到暂时的“欢乐”被因果报应包围,品尝到“苦”的滋味,为时已晚。

        他们不知道,按照佛学思想,人的祸福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从来不是神仙鬼怪所赐所加的。

        佛学认为人的祸与福都是在因果报应的法则中,由人自己亲手招致亲手促成的。既没有福会飞来,也没有祸会飞来。而且,种下了祸根就必然遭祸,修下了福德,就必然受福。因果规律是谁也打不破的。

        正所谓“人不报,天报;天不报,地报;地不报,万物报;万物不报,自己报。”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佛学的这些观点还表现在佛学反对卜卦算命,认为个人的命运是掌握在个人手里的,企业的命运是掌握在企业家手里的。佛家认为,看看一个人在做些什么,就知道他的命运了。“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些制造假酒,用工业酒精毒死消费者的人现在怎样了,他们自己也送了命。那些制造假盐、假药、假洁尔阴、制造一切假冒伪劣产品的人现在怎样了?那些携款潜逃的人现在怎样了,那些-、盗窃、贪污、腐败的人现在怎样了;他们要么,有的已经送了命;要么,有的落入法网,受到应有的惩处;要么,有的还在四处逃窜,惶惶不可终日;......

        总之,作恶的结果,是水深火热。

        ——这样的日子,还叫人生吗?

        虽然佛学里面也有“八苦”之说,但是“八苦”归根到底,都是源于自身的“无明”,是生命缺乏觉悟所致。如果我能够对人生对世界产生基本的觉悟,这“八苦”都是可以解脱和超越的。人生是可以美满幸福的。然而,就因为“无明”,一些人白白地断送了难得的人生。

        难道这还不能引起我们每个人的警醒吗?当我们觉得“苦”,觉得如临苦海时,是不是应该打住一切,来作一些人生的反省呢?对我们的个人行为、企业行为,是不是应该以“善”“恶”为准绳去衡量检点一下呢?

        如果我们真的已经涉足到作恶,是不是该早一点明白下面这句话,并按这句话的意思去做呢?这句话是:

       “若要出离苦海,非为善,万万不能也。”意思是,要想脱离苦海,除了立即从善、行善、做善的事业以外,绝对再没有其它的方法了。

        这里,我们将佛学中归纳出的“十恶”摘录于下,以便我们在苦中反省、在苦中检点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参照——

        《四十二章经》上讲到“十恶”时写道:

        “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

        以上“身三、口四、意三”,说的身(行为)、口(语言)、意(意识)三个方面,其中身恶有三种,一是-夺命,二是不与而取,包括盗窃、抢窃,三是邪-,指于家室之外发生两性关系。这三种都是行为,故称为“身恶”。

       “口恶”有四种,一是两舌,即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造谣中伤等;二是恶口,指恶言恶语、粗暴语、出口伤人之语等;三是妄言,包括狂妄语、虚浮语、欺骗语等;四是绮语,指脏话、杂秽语、粗话等。由于这四种都是出自口的语言行为,故称为“口恶”。

       “意恶”有三种,一是嫉,指嫉妒之意,二是恚(读音:hui),指的是怒、仇恨和记恨等,三是痴,指的是心性暗昧,迷于事理。

        以上“十恶”基本概括了大大小小的“恶”的表现形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十恶不赦”指的就是这十恶全都占满、占齐,而且其情节严重,程度太深,无法赦免。而对于没有达到“十恶不赦”程度的人而言,一旦断除“十恶”,便是“十善”。“十恶”都不作,就是“十善”。行“十善”就可脱离苦海,这是佛学的重要观念。

        我们应当从对“十恶”与“十善”、以及“苦海”与“福田”的因果交替关系的认识反省中,获得一种“人生觉悟”,并在这种觉悟的基础上,按照“诸恶莫作,从善奉行”的人生原则立身涉世,这样才能脱离苦海,断除烦恼,人生的福乐也就在其中了。

        再者,佛学对人的本性的认识认为,人之初性不善也不恶,可以说叫做“人之初性本空”或“人之初性本白”。总之,人的本性本来无有善恶之分,不仅在“人之初”是那样,就是人生的任何一个时刻,人的本性原本也是无善无恶的,善恶之分在于:人心可以向善,生起四无量心,行十善;人心也可以被恶所牵制,生三毒五蕴,行十恶八邪。

        按照这种明彻的认识:一、人的善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染上的,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应当常在这一点上作思量);二、人是可以选择善恶的,是可以通过对善恶的选择来把握自已命运,营造自我人生的。

        所以,改邪归正,弃恶从善,也是办得到的,甚至连超越正邪与善恶都是办得到的。对此,我们亦当有所觉悟,常常加以思量。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选择“十善”来改变命运,把握人生。当我们在烦恼时,临苦海时,是不是应该自省自察自己的言行意识呢?

        坚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苦海”就不是“苦海”,而是“福田”;“烦恼”也不再是“烦恼”,而是菩提。

        明白这些,“西方极乐世界”只是一刹那间的功夫就在眼前,不明白这些根本道理而又四处寻找进入“西方极乐”之门,其路就遥远得无法度量,哪里只是十万八千里呢!无恐怖、无挂碍、无烦恼,就是极乐。

        愿所有人于此有悟,奉行众善,永远安乐。

        再说“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谈的是因为过于执着而生烦恼。这也是我们常见的烦恼之一。这种烦恼与前述几种烦恼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不是产生于对不良目标的追求,而是产生于对良性目标的过分执着。

        因为在我们的心愿、计划、行为与目标之间,客观上存在或大或小的距离,因为任何目标都不是一想到或者一动起来就马上能实现的。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随时都可能碰到各种客观条件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而有些条件改变后,我们实现当初既定目标的可能性就受到影响,有时甚至使我们不可能(或不需要)去实现原来目标了。因为客观世界的变化也具有“无常”的特点。

        这时,我们所需要的也许是某种程度的变通,调整目标,或者调整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也许我们简直应该放弃原计划,另作其它打算。

        然而这往往是局外人的看法,对于陷在僵局中的“局内人”而言,很可能他就无法像局外人那样清醒地看问题,过去的计划、心愿、目标,仍然活跃在他心中,挡住他的视线,使他的所有心念仍然念念执著于原来的全盘想法。这样的结果,当然是烦恼不断。因为事情已经在客观上推不动了,没有发展的可能了,而主观上还在使劲。

        这种“心念著境”的执着现象,虽说对社会不具有多大的破坏性,但对个人或企业自身而言,却有可能导致相当程度的损失。

        很多企业,硬着头皮,什么也不管,哪怕明摆着的一些客观事实也不管,咬着牙巴按当初设想去做,其结果就是越陷越深,越干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越努力,越难以再作其它调整,最后以造成很大损失告终。

        这就是典型的过余执着。其痛苦与烦恼也是一个自始至终的“伴侣”,而且,越往后,越烦恼,越痛苦;而越是这样,认识就越是无法清明起来,所以又更加执着,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执着,是这个恶性循环中的动力和关键所在。只有及早破除执着,才可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因此,在烦恼、痛苦缠绕我们时,当我们反省了自身的动机与目标,认为我们不属于“邪”,不属于“恶”,不属于“贪”时,我们就该反省一下,是不是属于过余执着了。

        人生当中,无论从个人生活讲,还是从经营一个企业、从事一桩事业讲,我们一生中不知要经历多少大小目标的奋斗,也不知要遇到多少我们没有想到的变化会影响我们实现目标,因此,即使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善良的、我们的努力方式是正当的,当我们感到不顺、感到烦恼时,我们应当从“执着”与“破除执着”方面进行一些思考。这需要我们平日对这种现象有所觉悟。这一点,应当作为诸种基本的“人生觉悟”之一来对待。

    三、心应专一,不可乱动

        改革开放以来,有这样一种现象:人人拥向商海。无论原来职业怎样,爱好怎样,善长干什么,总之,统统离开原来努力的中心,奔向商海弄潮来了。

        这些年过去后,很多人开始纷纷上岸,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但也有一些还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继续在商海中苦苦撑持。有的经过一番折腾,回到原岗位后反而发挥出作用,等等。

        这些现象中有一点是较为明显的:人们曾经“动心”。不管动机与目的怎样,总之,都对商海动了心。这种情况,从佛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是犯了大忌讳。

        佛学一贯认为,心宜静不宜动,宜定不宜动,宜专一不宜散乱。

        从心与智慧的关系讲,佛学历来有“定能生慧”、“因定发慧”的说法,《大宝积经》讲,“若人无定心,即无清净智”,所谓“清净智”,是人本来具有的--种基本智慧,这种智慧于“心静”时显现,于“心动”时则被扰乱。就好比风吹水动,泛起水底的泥沙,水就因为混浊而不能正确而清晰地反映岸上的景物,只有平静清澈的水面,才能如镜映物,清晰地映现一毫一发。这就是“清净智”。这种认识之中得出的一条结论是:心动则乱,心有动乱,则导致认识不清。包括对现实、对自己、对一些道理和法则,都可能认识不清,失去正确的判断。

        佛学的这一认识在我们当今的现实中也--再得到应证。很多人由于“心动”而致“心乱”,在商海中折腾一阵之后,不仅事业无成,而且内心也搞得十分迷茫,什么也看不清,该做什么也不知道了,使自己的人生陷入彷惶。

        并且,由于在商海中有所损失,有所失落,种种现实的具体的人际关系和经济关系都有所改变,于是欲罢不能,欲进无路,处境十分尴尬,心更加不能稳定,动得更凶,更频繁,导致认识上更加糊里糊涂,失败连着失败,使人生走上了更大的弯路。

        对这种人生现象,也需要有一种“人生觉悟”。要明白地领悟到:

        人心是万万不可动的,因为动是无济于事的,而且是更加有害的,心动,如同人陷沼泽,动得越大,灭顶越快。

        可以说“心动便是苦海”,“心静即是福田”。“心贵静”“心贵专一”。更要明白地领悟到,心动容易,制伏甚难,万万不可轻动。

        一般来说,心一旦“动乱”就难以再驾驭得住。《大智度论》上讲,“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其描述的就是“乱心”的一些特征:比鸿毛还轻,飘忽不定;比疾风还散乱,忽东忽西,狂驰不停;比猴子还活跃,七上八下,难以制止;比闪电还突然、还短暂,变灭无常,等等。到了这种地步,再想收心,再想定心,已是甚难了。何况在“心乱”期间,必然是“乱行”频出,胡乱的行动也必然落入现实的因果关系之中,更使人生被缚不能自解......

        在心的动与定上,难道能够不慎吗?

        哪些东西能使心动呢?

        佛学认为有八种东西容易致人心动,这八种东西是:利、誉、称、乐、衰、毁、讥、苦,称为“八风”。前四者为“顺风”,后四者为“逆风”。

        据我们对当代现象的观察,人们在“逆风”面前似乎还较能保持住不动心,而在“顺风”面前,却往往难以再保持住心的平静了。因此,最当提防的还是“四顺风”,即:利、誉、称、乐。内容包括:名利,好听的话,享乐的事。这些东西确实具有蛊惑人心的作用,这四种“顺风”,每一股都吹动着“挡不住的诱惑”,不基于某种对人生的深刻觉悟,确实很难不被这些诱惑所俘获,结果是走尽弯路。

        许多人在走上弯路后才去烧香拜佛,请求吉祥。这说明他们没有获得人生觉悟。因为佛学的观念认为佛性在自己生命中,不假外求,外求只会离佛更远,佛学给人生指明的最重要的真理,就是自身要觉悟,觉悟了就是佛,就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吉祥如意,也只能从自己那里去求,从自己觉悟的人生中去获得。

       《吉祥经》上就说过:“风吹不动,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佛遗教经》上讲“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其意旨都在于教导我们要收摄心念,不可放纵,要全神专一,一心一意,方可成就事业,方可成就美好人生。

        愿各位有缘的读者,能于心的动静之上有所觉悟,把握住人生航船,时时在彼岸。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