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 民俗学应用变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 陕西渭北拴马桩的历史成因及造型语言探微(图)
  • 渭北拴马桩的造型语言(图)
  • 千阳跑马民俗纪实
  • 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化轨迹(图)
  • 高家大院备忘录
  • 护城河建“亲水”平台 建成后将成城墙风景区(图)
  • 西安城市文化体系概念规划研讨举行
  • 把陕西建成文化强省(图)
  • 最新热门    
     
    师心亦师道

    起于何年已不得而知,北京猿人在五十万年前是如何利用自然山洞来穴居的,于我们已是一片虚雾。《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而民乐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看来,中国建筑的鼻祖当属有巢氏。中国人对木建筑情有独钟,极尽才思,千载不变,注重横向铺排的群体组合,讲究整齐而又灵活的平面布局,崇尚与自然的结合,趋于内向的收敛。作为文化的载体,中国建筑也必然包容整个社会文化的内涵,展示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哲学观念、清醒的世俗理性精神、强烈的-伦理色彩,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审美情致。要深刻地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必须详察其文化内核,从传统的道德、哲学观念,从人天无碍的宇宙情思、原始的审美意识来做更深层次的凝思。

                                  “礼乐大义”明秩序

        中国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正如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溯起源由,应归结为中国先秦孔学的“礼乐”思想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社会结构上的特殊作用。孔学的“礼乐”思想是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通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因而特别能够为普通人民理解和遵守。“礼乐”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孔子在《春秋》中所倡导的“忠诚之道”和“名分大义”。在中国,皇帝被赋予了绝对的超自然和全能的力量,正是礼法中的“名分大义”使人民在国家方面感受到民族的永生。同样,人们对祖先的崇拜与对皇帝的效忠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同样是礼法中的“忠诚之道”使人们在家庭中体会到族类的不朽。在西方国家,唤醒人们为善的是宗教和教堂,使人服从道德规范的是法纪,而在中国,唤醒人们服从道德观念,顺应行为规范的是孔学所倡导的“春秋大义”。“礼乐”思想给予人民的教诲比宗教更加直截了当,更加深入和彻底,并且无处不在。“礼”化表现在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在中国诗歌、雕塑、绘画、建筑、音乐五大艺术中,建筑作为礼乐文化的载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彻底地表现出礼化的性格和特征。在“礼乐”文化的氛围中,建筑作为礼乐文化的载体和变体,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更多的是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之上的。建筑艺术表现出的宗教-性,实际上是中国礼制的表现形式,是社会-秩序、道德秩序的表现形式。在两千年的中国社会中,建筑无论从规模、形式上,还是从装饰、色彩上都趋向于礼化,这不是个别现象,而具有普遍性。中国古代按建筑拥有者的社会地位规定建筑的规模和形式,这种制度早在周代已经出现,直至清末,每朝都颁布法令作出规定,如唐代的《营缮令》就规定仅宫廷可建庑殿顶,五品以上官吏住宅正堂宽度不得超过五间,进深不得超过九架;六品以下官吏至平民百姓的住宅正堂只能宽三间,深四至五架,只可用悬山尾顶,其中对城门也有等级限制——都城每个城门开三个门洞;大州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开一个门洞,城中道路也有级别。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是靠营缮法令和建筑法式相辅来实施的,营缮法令规定衙署和宅第等建筑的规模和形制,建筑法式规定具体做法、工料定额等工程技术要求。建筑等级制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各级的城市衙署、寺庙、宅第建筑和建筑群,层次分明,完美协调,城市布局分区合理、次序井然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中国建筑鲜明的秩序性是中国社会秩序性的产物,它不仅表现为外在形式的秩序性,而且有着内在的秩序,这个秩序,是社会整体运行生存的秩序,包括社会的等级秩序、道德人伦秩序。在中国建筑中表现出的对称、匀衡、韵律、节奏、变化和统一,体现出中国人追求理性精神的欲望和不懈努力。中国建筑强调秩序和统一,同时又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平衡中求节奏,中国建筑艺术表现出的中国式的理智与情感,不是西方建筑中压倒一切的自大,也不是肆无忌惮的癫狂而是勿存奢望、忌全福、勿陶醉、守节度的理智的要求。

                                  “天人合一”现真质

        如果礼的观念给中国建筑带来的是秩序,那么,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则给中国建筑带来了活力。

        在华夏史前文化中,我们的祖先遗留下一幅奇妙的无字图形——伏羲太极图。一个封闭的圆被一条曲线分成两部分——阴鱼和阳鱼,阴鱼中有阳眼,阳鱼中有阴眼。阴阳分居,相互分割,又相互渗透。

        就是这幅简单的图形,向后人暗示着巨大的文明信息。相传“文王拘而演周易,创立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著名的周易学说。

        运用周易阐述的对立学说,思考宇宙万物发展演变的规律,是中国古代思辨哲学的重要思想,阴阳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这里表达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界中每种要素均会影响整个生命的过程;其二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联,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追求与自然的调和,追求从属于自然、服从自然而与自然相一致。

        人天合一、人艺化合是人性精神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是中国建筑艺术屹立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久胜不衰的根本所在。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相信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人性的生存取决于对自然及其本质的理解。中国人认为越接近自然,越是接近了自然界,越对身心有益。正是这样,四柱支撑,四面无壁的原始建筑形态也就具有了某种普通的象征意义。追求与自然的结合、共生,追求天地、万物、人容为一体的美,也就成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以“自然”为原则,这与庄子和道家强调的“自然”是一致的,这里“自然”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自自然然,不是人为的造化;另一种是大自然,非人力的自然。中国建筑从感性上去模仿现实世界,从而创造了一个能表达本质的艺术空间。半坡遗址中许多小房子围绕中心大房子展开的原始社会的建筑组合方式,是中国建筑体制的萌芽。至迟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殷时期,一种附和中国传统哲学与审美观念,适应-文化和现世功能需要的建筑形制开始形成,在以后长期的人为扰攘中逐渐完善与发展,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这种建筑体系,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不以单一的建筑个体为目标,而是以空间渗透、平面铺展,与自然相连接、相配合的建筑群为特征。建筑群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的、多层次的,力求均衡对称。由于建筑群的内向性,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市中心的城楼、钟鼓楼外,单体建筑很少突出轮廓,中国建筑的完整形象必须从组群的院落整体去认识。每一个建筑群中至少有一个庭院,大的建筑群可由几个或几十个院落组成。这样的建筑群中,单体建筑的四壁,必要时可启闭,使室内与室外自然连成一体。这种四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上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通过各空间领域间的衔接和流线,通过人的活动参与,完成一个错综复杂的运动,在这样的运动中,使人体会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在步移景异中体会事物的永恒真谛,见佛见性。

                                    宁静淡泊表真意

        中国传统建筑除了内容上体现出“天人共生”的理念,在形式上亦表现出“重质而后饰”的审美意识。中国建筑艺术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淡”境的追求。这个淡境绝不是淡而无味的虚无,而是重视建筑空间的本质,反对浮夸炫耀的一种返朴归真的愿望的表现。这实际上是把合目的性作为美的先决条件,认为造物的美首先在于应用,而不在于外在如何。韩非子的“好质而恶饰”,孔子的“绘事后素”,老庄的崇尚自然“与天合一”的思想,都是从功利主义的思想角度出发指出质的重要性。这些言论虽不是直指建筑艺术,但其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却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些审美思想是人类最神圣的理想之境,亦即“大音希声”、“大象无行”、“大巧若拙”、“大匠不雕”的绝妙天然之境,其中寄托着古人对美的和自由的无限向往和炽热的追求,是一种得于自然,而又超于自然的审美体验。正因此,中国建筑历来尊崇的不是气势磅礴,也不是逍遥九天的雄姿,而是寻求自然的本来面目,以此建立完善的人性,在他们看来,人类一切装饰行为都是非自然的破坏行为,自然谓之性,谓之天,只有完全按照自然的本性,趋向“先工后淡”、“绚烂之极,反造疏淡”的境界才能做到不“伪”,才能做到“顺物自然”、“与天合一”。“淡”至虚灵室透,以“空”为方法论,以空入定,以定求慧。这“淡”字虽不能与空等视,但其中无欲无求,师法自然,以平常之心度世界之大的哲理却是一致的。“淡”的韵意正是通过“镜花水月”式的空幻的美。在建筑艺术中,曲脊、飞沿、亭榭、空廊、老树、枯井,虽不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但当它们组景于自然时所展现的变化万千、神妙莫测的景致,却能使人玩味无穷、深深感慨。盛唐诗人王维在蓝田经营的辋川别业,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下营造的胜境,都是依着一颗平常心,因山就势,结庐建舍。中国建筑历来崇尚朴素,注重神韵,追求平淡中见奇境,以“冲淡”作为建筑造景的方法论、本体论,剖析万物均在流转变化的根本规律,指出一瞬之象非永久之象,一瞬之象为幻象的实质,以清寂虚空的境界,不染杂尘的境界来表现超然物外的心性,由此获得最大的艺术空间。在园林空间的塑造上,更是以淡为法门,创作一瞬之象,时空之中的景,破眼中山水之“俗态”,为意中山水写真魄。

        中国传统建筑能在传统中求奇境,在稳健中见智慧,我们应该看到,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中国,建筑艺术自古以来都是由无名工匠制作和创做的,其特点是技术由于反复表现而日益精湛,变得非常高超。正是这种渐修之法,为中国建筑艺术开辟了一个无施不可,随处逢缘的天地,取得了淡境而意远,空间平和简静,而又元神充实的艺术效果。这正是“淡”的背后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舍此,这“淡”就成为无味平淡了。

                                    以艺通禅写精神

        中国建筑艺术,仅从其艺的形成、技巧形象来判断是不够的,不溯其以艺通禅的艺术性,便无法破译其艺术的魂魄所在。

        禅是什么?禅无定解,但它于宏观如大千,于微观如毫厘,物象中无处不在。自释迦牟尼灵山拈花微笑,迦叶含笑会意以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在佛家看来,“禅”是破除虚幻名色后物象本质的显露,“禅”是破除所知、烦恼两障后人的真正心情的显豁,“禅”是对时间的某种瞬时的神秘的领悟,禅是心性至佳的境界。中国建筑得益于此,中国园林建筑更是禅法的很好体现。通禅的造园之艺使中国园林摆脱了自然和俗规的束缚,取于人而超越于人,取于自然而超越自然,从而在布局、用材、空间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中国园林艺术追求“虚、空、远、深”、“境生于象外”、“得意而忘象”的意境,追求含蓄、内在的神韵,讲究“雾失楼台”、“月迷津度”的朦胧美,追求“隔帘观花,隔水探月”的非现实感,追求“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其形式虽然是有限的场景,实质则是再现宇宙自然的普遍规律、逻辑和秩序,不是突出个体的主观情感和个性,而是展现“与天地同和”的普遍情感。这正是禅的思想的具体体现。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庭院在某种特定的条件、情况、境地下,确实会让你感觉到瞬间似乎超越了一切时间、因果、过去、未来、现在,似乎融为一体,超越了一切物我界限,庭院已不再是自然的模仿,而成了情感与心灵的精神王国。

        中国建筑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保持一种安详和朴实,至今依然为世人所瞩目。中国建筑艺术的美来自于人天无碍的和谐,而和谐的文明就在这中华大地的和谐自然中产生。真正的文化传统决不仅仅存在于考古或论述上的意义,它更是一种已完全融入百姓生活的心境和态度,这是一种真实的坦然,不顾影自怜,无须矫揉造作,而其中的中国味儿似乎更地道。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人被卷入东西方文化混杂、相互撞击的激流中,有人茫然,有人随波逐流,在观念和思维模式上一时不能自律。殊不知,建筑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载体,它必须植根于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之上,才能做到一方水土、一方建筑适应一方人的需要。要想使中国建筑独树一帜,永远立于世界之林,建筑师们必须敢于审视过去,进行建筑创作意象的重新定位,对中国建筑传统师道亦师心,努力发掘中国建筑的内核,去伪存真,并在适当的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开创自己的建筑未来,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穷其内核,古为今用,这是一个很宽广很深刻的命题,需要从多方面去深入研究,这里仅是在设计西安民俗艺术博物院时的一点心得与思考。


        (作者简介:马纯立,男,籍贯河北乐亭。1992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本科毕业,同年留校任教,从事建筑设计教育工作,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讲师。攻读硕士期间研究公共建筑设计与理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公共建筑的研究、设计、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