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新进士的宴饮和游冶 (图)
  • 落第举子 (图)
  • “秦妇吟秀才”韦庄
  • 崔护以“人面桃花”诗定情
  • 大、小雁塔
  • 韩翃因 《寒食》诗而得美官
  • 章怀太子惧祸赋 《黄台瓜辞》
  • 长安之秋和节俗
  • 西安 城墙守望
  • 毛主席在杨家沟过生日
  • 最新热门    
     
    西安事变南京要员在潼关

    ; 杨志恒西上探蒋

        12月13日夜,潼关城内南北街戏园子,临时挂牌“奉令停演”,但市面上还是秩序井然,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什么地方发生了啥事。旧社会在潼关这个地方,电讯落后,消息闭塞,除了军队和电报局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外,县上包括县政府在内的任何单位、商店都可怜得没有一部或大或小的收音机,居民住户更谈不上了。在平时要等着看陕西的报纸的外埠的消息,最快还得隔一天两天,甚至更长一些时间。事变发生后的情况是:华县已成两军对峙状态,但限于条件,人们要想得到事变的实况,就成了望眼欲穿的事了。就在次日夜幕来临之际,潼关县政府传达室的陈彦亭接待了一位陌生农民打扮的人,要见县长马潜(长安人)。经传后,才知是西安市警察局局长马志超(华阴人,军统特务),他化装农民从西安仓惶逃出,日夜兼程跑了二百八十华里。马潜急忙请进他到房子吃饭压惊,并着人到商店为其制作缎袍料衣服,给个狼狈不堪的马局长换上了新装,马潜还和田科长陪马志超到公道澡塘洗澡。

      同时还听说陕西省银行潼关分行里,也住了位新从外地来的客人名叫杨志恒(甘肃人),当时听说是新编第五师师长,据称过去也与杨虎城有过关系,事变发生后,不悉他何时从何地来,取道潼关,拟赴西安斡旋,在潼逗留后,终于去了西安。据传说,蒋在西安被软禁时,有些高级人物纷纷要求谒蒋,蒋都不见,唯杨志恒见到了蒋。还传说经他从中活动,取得了张、杨的同意,将有些随蒋亲信人员的眷属护送离开了西安回到南京。听说蒋念杨有功,以后也给杨加上某军长桂冠。多年后他幡然觉悟,也站在人民一边,高擎爱国旗帜,对蒋反戈一击了。

        南京政府调兵遣将  各路诸侯一筹莫展

        西安事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蒋家王朝一下乱套了。曾连忙出动飞机数十架,经潼关上空飞向西安恫吓。这时28师、中央税警团等部队,数十万兵马相继入陕。前方总指挥部就设立在潼关北大街福音堂内,各路调来指挥官姓名我都回忆不起来了,仅记得其中有个叫徐庭瑶的。东来的火车尽成军运,集结在潼关、华阴、华县一带,东北军在赤水一带严阵以待。中央军虽兵多、武器强,但也不敢轻越雷池一步。同月25日张学良伴送蒋乘机回京,从此战备状态消失了,中央部队也先后返原防。

        宣慰大使被拒西上  华岳山麓瞻望相祠

        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忙着救蒋,除宋美龄来西安活动外,我要写的是南京政府又派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长于右任先生为“西北宣慰使”,随于来潼关的还有周伯敏、王陆一、刘鲁堂等监察委员以及张钫(伯英)等。行辕就设在潼关西门内纸坊巷原张伯英公馆内。专车抵潼后,于即以电告杨准备去西安,杨一听“宣慰”二字,大为震怒地说:“我们不是叛军,何用宣慰 ,当即命令秘书复电拒绝于来西安(事后听说杨接电报时,适张学良正在杨的房中谈话)。于无聊,被挡驾后,便在潼关火车站停放的专车上,宴请各界人士三天,均吃西餐,第三天笔者也被邀出席。这天共二十余人,全系教育界人士,由县长马潜率领登上专车,一一介绍握手问好。于的手软如棉,双目炯炯有神,花白美髯垂胸,精神充沛,身着八团花的大夹袍,白布袜子,圆口布鞋。于老待人亲切,给人以历久难忘的印象。他满口陕西腔,说起话来有点结巴,这次赴宴人中,只有笔者一人年龄最轻。于饶有风趣的指着我向张伯英说:“你当年唱‘花旦’(是指张辛亥革命中在潼关一带活动情况)的时候,他(指我)还没有出来哩(没出生之意),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笔者也脸红起来。接着他就正式发言说:“这、这杨虎城活见鬼了,陕西只剩下这点部队,这都是陕西多少革命先烈的头颅换来的,他糊涂着哩,当成是他的……。”随后一边吃饭,一边谈笑,专车徐徐开到华阴车站,下车后,改乘汽车到了华山下的胡公(胡僧上将)祠瞻仰,并和大家合影留念,游览后,又到华阴车站改乘专车返潼。当在车上再吃便饭中,于应潼关教育界同仁的要求,当即捐赠一千元,让给学生做些运动器械。此款以后为县内各小学增添了各种文体活动用具,这时我也将衣兜中所带王超北同志(中共地下工作人员,这时就住在我家)给于右任先生的一封信递呈于老,他看后,约王明日上午九时到专车见见。我于所约的时间,又护送王到专车上与于会面。不几天,于即离潼返回了南京。
                                                                    
    徐文华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