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民俗文化旅游与合阳风情
  •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与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势在必行
  • 把根留住
  • 民俗文化研究的现代观
  • 民俗艺术与学术规范
  • 光大与消亡
  • 从民俗艺术品味文化
  • 传统民俗旅游开发得失谈
  • 地上兵马俑 西安圆明园
  • 陕西民俗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 最新热门    
     
    开发关中民俗资源 推动旅游事业发展

        从关中民俗博物院的藏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中地区,尤其是渭北地区,大量的民俗文化遗物、文物被收藏,并且得到相应的保护。但这些藏品如何利用和开发,它将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

        民俗类文物藏品是民俗博物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民俗研究的物质基础。没有源源不断的民俗文物充实馆藏,民俗博物馆就会贫血,因此也不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新鲜活力。所以我认为:要更好地发掘关中民俗文化潜在的意识,重要的就是不断地收集、征集有价值的民间遗物及文物。

        洛川民俗博物馆的段双印先生,今年5月中旬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第五届民俗研讨会”中所提到的《为了明天,收藏今天》——民俗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论文中,着重阐述收藏的重要性及发展性。他说:为了“明天”人们能更加地了解今天,而收藏“昨天”和“今天”。 

        民俗文物不仅仅是古董,重要的是它属人类文化遗产。目前全国许多民俗博物馆的藏品搜集,普遍存在单单重视近百年来遗留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口传资料的现象,在民俗陈列上表现出民俗文物、民俗遗物不很突出,这样其实与现代生活和民俗文化脱节,缺乏新鲜活力。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民俗博物馆藏品收集工作、征集工作缺乏远见,收藏意识不强。加之当前社会收藏热持续升温,收藏品种类日益扩大的形势下,民俗博物馆的藏品搜集工作滞后,势必坐失良机,使大批藏品资源外流,对民俗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民俗博物馆的藏品搜集要有远见,不但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意识,而且要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从眼前看,近现代民俗文物急剧消失,就是许多当代民俗物品也是转眼即逝,后会无期。我们现在所说的历史文物,很大一部分就是过去的民俗文物;而今天的民俗文物,若干年后就会成为历史文物。如果我们对现在司空见惯而转眼即逝的现代民俗文物不去收藏,一百年或许几百年后,我们的后代子孙再研究我们这个时代前后的社会生活就缺乏实物资料,正如我们现在通过考古发掘资料去研究古代社会生活一样困难。与其百年后,莫如今日始。搜集抢救近现代文物意义深远,功德无量。

        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言称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象被知识分子挖掘、展现出来,策划、包装使潜在变为动态性地参与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

        现代人长期处于快节奏、高效率的都市生活中,内心很渴望这种单调乏味的生存状态得到一点改变,生活中多一点亮丽的色彩。民俗旅游通过观察异地异族人真实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传统习惯等,满足了现代人体验异国、异族、异地风情的欲望,将身心融合到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中,使心灵得到一种回归,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即在于此。

        由于以上的内外的潜在意识,构成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急切需求,也构成了关中民俗博物院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

                         二、关中民俗文化风情,独特的旅游资源

        陕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8世纪左右,黄帝、炎帝就曾在陕西活动过。自周开始又有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80年。此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个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计11年,赫连夏在定边、长安建都24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省份。

        因古为秦地,故简称“秦”。秦亡后,项羽三分秦地,所以又称“三秦”。

        悠久的历史,给陕西地上地下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司马迁墓、勉县诸葛亮墓、明代西安城墙、佛教净土宗的祖庭香积寺、大慈恩寺、西安市化觉巷清真寺、法门寺以及出土文物、大雁塔、小雁塔、扶风法门寺塔、高陵三阳寺塔、泾阳的崇文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耀县药王山摩崖造像、子长县钟山石窟以及蓝田县水陆庵雕塑、西安碑林、耀县碑林、略阳碑林、摩岩题刻的代表陕南的石门栈道题刻、著名石刻昭陵六骏、汉茂陵石刻、唐乾陵石刻和唐桥陵石刻以及众多的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唐代艺术馆、咸阳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乾陵博物馆、临潼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耀州窑遗址博物馆、司马迁纪念馆以及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构成了陕西以西安为中心的东、南、西、北的旅游网络。

        再加上陕西关中的民俗文化艺术——户县农民画以及地方戏曲秦腔、眉户、皮影戏、渭北的民俗民宅等,更进一步促进了陕西省旅游业持续稳步的发展。

        今天的陕西,不只是考古、历史学家的乐土,而且是千万旅游者所向往的胜境。当他们踏进省界,走进关中,探溯三秦古老渊源,更能体味到黄土间民俗传统文化的气氛。

        但良好资源与潜在的能源在于发展。在陕西渭河流域、尤其是渭北地区,凝结着更深的关中民俗文化。从关中民俗博物院的藏品来看,它充分显示出了当地人聪慧的结晶,这些藏品如果真正、合理地利用起来,无疑是良好的旅游资源。

        曾有人说过:将关中民俗博物院放置南五台山脚下,远离西安主体,背驰陕西东西旅游线路,怕以后给博物院带来旅游贫竭。在此我不想做什么论证来说明它的弊与利。唐代诗人张说在《三月二十日诏(承恩)宴乐游原赋得风字》说道:“乐游形胜地,表里望郊宫。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①。这句话形容长安南山(秦岭山脉)对应的景色雄浑秀丽。其实南山中的沣峪口、南五台、翠华山等,早以成为西安人盛夏时避暑的地方,但在民俗旅游开发上还是空白。

        历史源远流长,其原始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自然景观,符合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趋势。虽然山脚下交通相对闭塞,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加上当地民俗民风古朴,具备发展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生态和休闲观光旅游的良好资源基础。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1年12月)的抽样调查表明,国外来华游客需求的发展趋势有如下明显特点:

        (1)追求新奇刺激,热衷探险猎奇,向往荒凉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的环境;

        (2)愿意从事参与性旅游活动,要求对传统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

        (3)对异地文化有着长盛不衰的兴趣,特别对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带有地方神秘性的旅游资源尤其感兴趣。

        与上述需求趋势不协调的是,我国东部地区千篇一律的传统自然山水与人文旅游资源,由于质量水平的限制以及审美习惯的不同,已无法满足当前国际旅游市场的需要,吸引能力日趋减弱,游客重游率小。与东部地区相反,在我国辽阔的中西部地区,虽然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很不充分,接待基础较差,普遍处于温冷状态,但却蕴藏着符合上述需求指向的雄厚资源条件,具有较大的供给能力和开发潜力。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的开拓,以及国家对中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强,关中民俗博物院有可能凭借开发旅游资源优势,成为关中民俗旅游产业基地。

                                 三、民俗与民俗旅游开发

        民俗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民俗旅游已成为新兴的旅游内容和时尚潮流。如何运用民俗文化开发民俗旅游,成为民俗学者的新课题。所以在此次研讨会上,我着力主张,将民俗博物院与旅游一定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设有特色的关中民俗博物院,走出开发旅游的新路子。

        中国唐装兴起,所代表的是唐文化的回归。民俗民间文化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也显得格外触目惊心。用民俗文化来带动旅游事业,是民俗旅游的生命力。只有大手笔搞开发,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先进的现代文化溶为一体而相得益彰,才会使其充满生命力和吸引力。

        在开发民俗旅游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就是,精品是民俗旅游开发的着眼点。以达到“看有所获,游有所得”。充分利用关中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陕西关中风俗民情,构筑成精品旅游圣地。所谓精品,也就是要具有博物院内自己的特色,别人无的,我要有;别人有的,我要精。这也就给征集工作带来了艰巨任务,这就是用科学手段来征集有价值的文物、遗物。所以我感觉关中民俗博物院要走出自己的路子来,在征集上下功夫,在陈列上要创新,走出西北园林民居建筑模式,以民居建筑的独特,形成较高的观赏性,形成吃、住、行、游、乐一条龙服务。不光为外来旅游者着想,还要为本地旅游着想,达到一定的“回头率”。

        一方旅游带动一方地,一方土地又要留住一方人(旅游观光者)。在博物院的周边,创办传统“农家乐”小吃和土特产商店。带动周边的农村,让他们来衬托着博物院,带动博物院的旅游事业,使民俗旅游真正成为富村强民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个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带。

        这就要使我们看到,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不是单纯地截取本地区民俗文化的片断,而是将历史与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连缀起来,博物院一定要制定出一套自己的战略目标,适应长期的规划蓝图,以达到民俗开发之目的。

                               四、民俗文物及遗物的价值观

        近些年来,国内的文物专家、民俗文化专家学者们对各地民间文化遗产保存频频告急的状况,忧心如焚。改造旧城的推土机把大片的老城民居和其中的民间文化艺术精华,一起被轰然推倒并碾碎;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技艺和民间工艺品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民间文化典型器物大量流失海外,历史名人字画、皮影、戏曲等经典民间文艺日渐衰微。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城市文化和历史文化、民俗器物,既少保存也未记录,如一旦毁灭,将无法复生。为此,专家学者们呼吁,立即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抢救民俗文化普查活动并编纂普查成果,希望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和支持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保护领域一般来说,是一个资源稀少的领域。民俗文化保护措施及程度,取决于它的文化意义及价值,也就是指其对一社会特定的群体及子孙后代的重要性。它构成了:美学、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宗教、精神价值等。“价值在从过去遗传下来的任何文物中不是固有的,……它取决于具体的个人或有关群体所掌握的范围内的具体文化、知识、历史和心理的体制,……包括文化景观在内的所有从过去残存的文物都是潜在的文化资源——那就是在现在或将来有某一种潜在的价值或用途”②。

        特定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一种从别处无处可得的知识源泉,将昔日的成就与知识作为现在与未来的媒介,让我们了解和欣赏人类历史的能力与潜力,从中得到欣赏及鼓励。在这一历史价值中,展现出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及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有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生活和思想。对考古、历史而言,又可作为佐证。所以民俗文化的多重价值性,决定了它的价值观。

    注释:

        ①见《全唐诗》卷八八。

        ②《世界文化资源管理系统的对比研究——第一章“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享利·克里尔编  剑桥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惠  明,生于1956年2月,198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专业,现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工作,陕西文博干部培训中心负责人,现从事计算机管理工作及文博干部培训工作。)
    惠明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