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安塞腰鼓(图)
  • 飞锣
  • 牛拉鼓(图)
  • 富平县老庙老鼓简介
  • 大荔面花
  • 誉满中外的蒲城焰火
  • 宜君农民画
  • 陕西省长安何家营鼓乐
  • 陶瓷(图)
  • 皮影(图)
  • 最新热门    
     
    陕北秧歌(图)

    群众性,各村秧歌队春节表演时,参加人数少则二三十,多则一二百。秧歌队在会长的组织下.从农历正月初二左右开始活动,俗称“起秧歌”(近年来有些地方从正月初七、初八开始)。直至元宵节后.灯火阑珊,才·先后停止活动。

        俗话说:“一方风土一方情”,陕北秧歌作为当地人民自己的歌舞艺术,必然要表现出陕北的人情风俗、生活习性。它借助丰富多彩的场面与队形变化,抒发陕北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勤劳质朴、善良淳厚的高尚情操。热情奔放的情绪,生动活泼的舞蹈,质朴优美的歌-唱,丰富多变的场图,在高亢欢快的锣鼓和唢呐伴奏下,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和风格特征;

        经向陕北年长的老伞头、秧歌艺人、神会会长、宗教界人士调查,他们一致说,陕北秧歌自古以来就是一项把神的民俗活动,传统秧歌队多属神会组织。边远山区至今还保留着“神会秧歌”之称。过去每年闹秧歌前,先要在神会会长(主持或会首)率领下进行“谒庙”,祈求神灵保佑,消灾免难,岁岁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此可见,陕北秧歌活动原是具有功利目的的一种风俗祭礼。过去有不少人自幼就参加秧歌活动,目的就为报答神恩,进行还愿,表示对神的虔诚。这也是形成秧歌活动广泛群众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陕北一带,不仅秧歌是这样,其它节令民俗,如“摆灯山”、“放花炮”、“打火塔”以及“打醋坛”等,也都和闹秧歌一样,带有驱邪除瘟、祈求吉祥平安的含意。

        秧歌的传统活动程序大致如下:

        先是谒庙。俗称“敬神秧歌”,是指在敬神祭祀时举行的仪式(有些地方只唱不舞)。要求情绪庄重肃穆,神态文雅;有一种虔诚之感。

        谒庙之后的第二天,秧歌队开始挨家逐户拜年,俗称“沿门子”,也叫“排门”,属拜年娱人表演。过去,排门有严格讲究,即必须根据本地、本村群众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地位、门第高低进行。次序为先富后贫、先官后民、先东后西、先高后低。现在打破了这种陈规陋习,排门序由秧歌队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平等对待。但必须挨门逐户的向大家拜年问好,家家户户也要给秧歌队赏钱或糖果烟酒等食品,以报答谢之情。

        排门完毕,各村秧歌队进行互访,俗称“搭彩门”,也称“彩门秧歌”。是与邻村互访互拜的一种秧歌比艺活动。例如:客村拜访主村,主村必须在村口搭起头道彩门(彩门用柳棍松枝搭成“门”状,上贴对联,点缀各色花辫纸穗等)。在村中央搭上二道彩门,最后在选定的表演广场搭第三道彩门(有些地方将三道彩门排列在一起)。主村称为“里彩”,客村称为“外彩”,表演时,主村“马牌子”(类似信使)通报客到,主村“仪程官”即率秧歌队至村口迎接。双方伞头在村口见面,即以秧歌互相问候。土方询问客方来哪些好秧歌把式,客方一一作答后,主方表示欢迎,头道彩门就算打开了。二道彩门多由客方热情赞美主村的人情风土、名人轶事,也询问主方一些情趣韵事,主方需客气机灵做答解释(双方伞头相互对问对唱时,众伴舞)。最后一道彩门,则是主客双方在广场上进行相互比艺最精彩的时刻。两队伞头的演唱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新闻等等。无所不问,无所不答。客方若能打开这三道彩门,才有资格进村参加表演,若打不开,则视为无能,只好返回或公开向主方认输(过去也有因互不服气而发生争吵之事)。这种彩门秧歌要求对唱活泼有趣,机智灵活;舞蹈热烈风趣,幽默诙谐。到了正月十五元宵夜,秧歌闹到了高潮。这一日白天秧歌队以及各种形式的舞蹈一一登场献技献艺。晚上带领群众进行“转九曲”直至深夜。广大群众终日沉浸在欢快热烈的节日气氛中。

        转九曲,俗称“九曲秧歌”,或称“转灯”,多在元宵节观灯时举行,“九曲黄河阵图”由金、木、水、火、土、日、月、罗喉、计都(称“九曜”)组成。阵设东、西、南、北、中、太宫、月宫、罗眼、计都九个城子,由三百六十一棵高梁杆组成曲折回旋的阵式。每棵杆顶都点盏灯。盏盏油灯通夜闪烁,如繁星熠熠照亮夜空。秧歌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游转到每一道门前时,都要唱祭歌,以祈求来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无数群众跟随秧歌队争先参加转游,有时多达万人,认为转了九曲可以消灾免难。九曲转毕,群众争先恐后地抢灯,认为能抢到一盏灯,来年必有大喜大福。在一些边远山区还流传一种围着“火塔塔”(用木柴或者大块煤炭垒成塔形燃烧)扭秧歌的形式,那情景,依稀是上古先民围着篝火群聚欢舞场面的再现。

        有的村还有闹灯彩活动,俗称“灯彩秧歌”,“游灯会”。是元宵夜一种集体灯彩表演,每个参加者都手拿彩灯,进行扭跳,有的担灯,有的提灯,也有端灯的等等。灯的样式也是千奇百态,斑斓夺目。

        元宵夜闹秧歌,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在陕北各地县志中多有记载。据清光绪《米脂县志·风俗》中记:“春闹社火(伙),俗名闹秧歌,又名阳歌,言时阳春歌以乐。”清·光绪《靖边县志》记:“上元灯节前后数夜,街市遍张灯火,村民亦名鼓乐,为装扮歌舞,俗名社火,取逐瘟疫。”另据民国《佳县县志》记:“元宵夜……乡民扮杂剧、唱春词,日唱阳歌。”《绥德州志·风俗》曰:“  五日元宵夜……是夜金吾不禁,乡民装男扮女,群游街市,以阳歌为乐。”这些具体、生动的记述说明陕北秧歌早巳形成较完整的民间艺术形式。

        五十年代初。在陕北绥德、米脂等县出土了大批汉代画像石.证实远在东汉时期,陕北  就有了相当丰富、生动的古代乐舞和百戏活动。1984年在绥德出土的一尊汉舞俑,其姿态颇似当今陕北“踢场子”中“挎鼓子”(男角)表演的“金鸡独立”。1983年,在延安地区甘泉县出土的宋金画像砖.更是一幅极为珍贵的秧歌舞蹈形象。砖—亡雕刻一男青年,上穿短汗褂紧身对开门,用短带系结。双臂、手腕戴着像镯子一样的器物;下身穿大裆裤、脖子上围挂彩绸。头扎包巾。脚穿布鞋,手握长绸。舞姿颇似当今陕北秧歌的“三进一退”。这块画像砖的出土,证实我国宋金时期的陕北秧歌已经在民间广泛活动。为探讨秧歌的源流提供了可靠的文物例证。而在民间,还有秧歌是后人为祭祀兴周灭商的姜子牙而闹起来的说法,故称其为“牙歌”。 

        秧歌中积淀着多种多样的古文化意识。“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一种含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认识沦,它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审美意识。在陕北秧歌中也渗透着这种“阴阳五行”的影响。

        至今流传的神会秧歌、“老秧歌”,仍讲究阴阳的相关系。在队形变化中也强调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八卦的排列布阵。显示陕北秧歌与祭祀活动,“阴阳五行”学说以及道教文化有着一定的血缘联系。

        佳县沙坪村的老秧歌.由二十八人组成,当地俗弥“二十八宿秧歌”。传说它反映的是“紫微星”刘秀带领二十八人星宿下凡,治国安邦、驱邪除魔,致使天下太平,万民欢庆。民间从此才有了秧歌。愉林市芹河乡保宁堡的“神会秧歌”÷米脂县郭兴庄乡榆林洼村的“敬神秧歌”。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祭祀摊礼和末代民间舞队的活动方式。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陕北秧歌的创新、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从此以崭新的风貌登上革命文艺舞台,成为人民欢庆胜利的象征载入新文艺的光辉史册。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陕北秧歌演变至今,大体上还保存着下列三种组织形式。

        1.二十八宿秧歌

        秧歌队由二十八人扮成神的形象。伞头指刘秀(紫微星),其他人扮以东方甲乙木,为蛟、狼、蟹、犴四星;南方丙丁火,为猪、蛇、虎、猴四星;西方庚辛金,为牛、羊、狗、龙四星;北方壬癸水,为豹、猿、蝓、蚓四星;中方戊己土,为貉、雉、蝠、獐四星;日方为鼠、马、兔、鸡四星;月方为狐、鸟、燕、鹿四星。这种二十八星宿秧歌队角色完全是拟神化的人物。以金、木、水、火、土、日、月为七个首星,每星立四方,共二十八位星宿。目前这种秧歌形式只在佳县沙坪村还有保存。

        2.传统老秧歌

        传统老秧歌多属神会秧歌,保存着鲜明的祭祀特色和傩仪遗风。角色均由男性扮演。伞头手持“灯笼伞儿”,身后跟随两个“门神”,手持擀面杖(或马鞭)。传说是姜子牙的“赶神鞭”。接着是文、武身子俗称“挎鼓子”、“包头”)若干人。队尾则是丑角。如“蛮婆”、“蛮汉”、“毛达子”、“教书先生”、“算命先生”、“货郎”、“卖豆芽女”、“唐僧师徒”、“二流子”等。颇似宋代民间舞队的人物角色和组织结构。演出过程仍保留谒庙、沿门子、搭彩门、转九曲等活动形式。

        3.新秧歌

        是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改革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秧歌队的角色和形象均以当今人物为主体,多属集体群舞表演,在统一节奏、动作、服饰、道具下进行表演。有的全体拿伞称伞舞,有的拿扇休扇舞,也有腰系红绸带称红绸舞等.使秧歌表演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

        陕北秧歌的表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踩大场。俗称“大场秧歌”、“扭大场”。一般在广场进行,属全体秧歌舞队的集体舞蹈,是陕北秧歌最大、最为壮观热闹的一种表演形式。参加人数不限。常和其它民间艺术组成庞大的民间舞队。但必须统一在一个伞头的指挥下进行。要求情绪热烈欢快、舞蹈大方优美、节奏整齐划一。

        基本表演程式为:伞头执伞、虎撑(过去民间游医转乡看病时手摇的一种铁圈)发令(新秧歌用哨子),鼓乐齐鸣,秧歌队员身着彩服、手持各种道具,在伞头的导引下翩翩起舞,放声高歌。表演开始扭大场,引出各种队形,当走成“太阳圈”图形时,伞头走在场中心开始领唱,众接唱每段的尾句,俗称“接后音”。演唱若干段后,再穿插其它表演形式和小场节目,最后再扭大场直至结束。

        2.小场子,俗称“闹回回”。有二人、三人、四人或多人的不同表演形式,舞蹈以各拳术套路和秧歌舞步结合,根据演唱的内容也做一些即兴式的生活动作。至今流传的“陕北踢场子”就从这种形式演变而来。

        踢场子有以下三种:

        其一,二入场子。属一男一女表演的舞蹈形式。男角俗称“挎鼓子”,女角俗称“包头”。在传统的踢场子中,多表现青年男女或一对新婚夫妇间的嬉戏逗趣。

        其二,三人场子。属一男二女表演的三人舞。表演诙谐幽默,具有很强的喜剧色彩。

        其三,多人场子。又称群场子。一般由四人、八人或十六人表演。这类场子是在二人场子的基础上发展的。表演时,强调动作整齐、画面统一,突出舞蹈表演的整体性。表演中仍以两人为一组。舞蹈动作的运用、表演的程式均与二人场子相同。

        踢场子在表演风格上有文、武、丑三种流派。

        “文场子”,又称“软场子”、“胭粉场子”。绥德、米脂两地均属此流派。其表演特征,男角潇洒俊秀、质朴明快;女角柔美飘逸、细腻传情。整个表演保持节奏流畅、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动静相依、刚柔相济的特点,榆林著名艺人李增恒就属这一流派的典型代表。

        “武场子”,又称“硬场子”、“功夫场子”。吴堡、清涧两地属此流派。以突出男角的武艺为特点,由于舞蹈中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拳术,使其显示深厚的功夫特点,男角动作粗犷敏捷、奔放刚健;女角轻柔秀美、稳重:欠方。整个表演节奏铿锵.对比鲜明,形象生动,神情并茂。

        “丑场子”,又称“老人场子”、“顺风场子”,佳县等地大多属此种。实指蛮汉、蛮婆一类丑角表演的场子。表演动作夸张滑稽、诙谐幽默。情节妙趣横生、变化多端,具有喜剧特点,做到丑中见美、谐而不俗,让人们在笑声中受到启迪。不同的风格流派.充分体现了陕北踢场子风格、流派的多样化特点。

        陕北秧歌动律鲜明、节奏欢快。尽管陕北各地民间秧歌的扭法不尽相同,但“扭”、“摆”、“走”则是基本的规律与特点。正如民间艺人所说,扭秧歌就讲究“走的要轻巧?摆的要花哨.扭的要活泛;看挎鼓子要看个架势.踢打蹦跳要麻利,这才是好把式;看包头女要看那儿步走。一溜跑,好像水上漂”。这是民间艺人和观众对踢场子风格特点的形象总结。

        陕北秧歌的音乐包括鼓吹乐和唱秧歌两个部分。鼓吹乐多选用唢呐曲牌;打击乐则有专用的锣鼓谱;唱歌多以固定的曲调填上即兴编创的歌词进行演唱,除了一些具有叙事内容的歌词外,多以抒情为主。

        队形图案是陕北秧歌重要的表现手段,也是陕北秧歌特有的组成部分。民间有一种说法:”映歌队闹的好坏,要看场子图案走的花不花、多不多、地道不地道。”这句话说明队形图案在映歌表演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表演过程中,队形图案的变化和运用均由伞头掌握和选择。

        陕北秧歌的队形图案,通过精巧的构图、多变的队形、浩大的场面,进一步表现陕北劳动群众的智慧、才能和艺术创造性,显示人们对美的艺术趣味的强烈追求,也是民族传统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具体反映。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