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安塞腰鼓(图)
  • 飞锣
  • 牛拉鼓(图)
  • 陕北秧歌(图)
  • 扇子鼓
  • 十面锣鼓(图)
  • 宜川胸鼓(图)
  • 榆林霸王鞭
  • 木偶简介(图)
  • 香包(图)
  • 最新热门    
     
    印染花布(图)

    我国西北地区,就发现过汉、晋和唐朝的蓝底白花和多色彩印的一些棉布印染遗物。

        扎染,古代称为""绞缬"。是将布、绸、纱用多变的线绳捆扎后,经过深浅不等的多色的巧妙蘸染,就显现出多种互不相同变化万千的拙朴典雅的自然花纹,适用于衣裙、头巾等。格子条纹土布,遍及农村,是农妇在土织布机上通过多彩的经纬线层次变化创造的艺术品,以色线有规律的交替使用而成,格式根据各地习俗多种多样,浑厚朴实,妇女、儿童衣物多采用。

        扎染一般来说扎法可分为两大类(1)针扎:是在白布上用针引线扎成拟留的花纹,放人染缸浸染,待干,将线拆去,紧扎的地方不上色,呈现出白色花纹。这种方法能扎比较细腻的图案。 针扎主要有扎花与扎线两项工艺。扎线也有绞扎和包扎等不同方法,绞扎因布的折法和针的绞法不同,能产生线的粗、细、强、弱效果;包扎则在布中夹一根稻草,入染后能产生灰线条效果。(2)捆扎:将白布有规则或任意折叠,然后用麻线捆扎,人染后晾干拆线,由于扎有松紧,上色便有深线,呈现出多变化的冰纹,这种方法适合扎成段的布料。 扎染的方法千变万化,不同的方法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蜡染,古称"蜡缬"、"蔼缬",又称"点蜡幔"。蜡染始于汉代,尤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盛行。它是利用蜂蜡和虫白蜡作防染的原料,将其熔化后在白布或绢上绘出花纹,然后浸入靛缸,最后去蜡显出花形。由于蜡受热熔化、受冷凝结的特性,所以在描绘时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蜡太热则线条化开,花纹变形,蜡太冷则不易流动,花纹断续不齐。因此,熬蜡的温度必须适当。因为蜡凝结后的收缩或加以揉搓,所以产生许多裂纹,入染后,颜料渗入裂缝,产生一丝丝不规则纹理,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俗称"冰裂纹"。蜡染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色的,因不同的颜色容易互相浸润,亦能产生丰富而奇妙的效果。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