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陕西农民画登上“七艺节”大雅之堂
  • 陈仓末代银匠(图)
  • 一份美好、珍贵的文化遗产
  • 巧手媳妇绘彩蛋(图)
  •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与甘井镇文化站
  • 忆慈母(图)
  • 400年后失而复得的蛟龙转鼓再次濒临失传
  • 专家寄予民间艺术殷切希望关爱支持民间鼓乐艺术
  • 复苏了的“古代交响乐”——西安鼓乐(图)
  • 最新热门    
     
    情系黄土高原的音乐家 ——记民间音乐家马政川

    不合格”剥夺了他继续深造的机遇。但他在厄运逆境面前依然走着自己的“坎坷”之路。他说:“什么都可以弃他而去,唯独音乐才是真正属于他的。”

        自幼堪称神童、天才的他,学乐曲有过目不忘的记忆。上初一后,二胡、唢呐、笛子这些民族乐器他已做到了熟练操作的程度,并开始了器乐曲及歌曲的创作,凭着对艺术的执著热心,他先后为不少乡镇、学校办起了文艺宣传队。正象自传中所说:“为晋、陕14个文艺团体进行戏剧作曲50多部,并在对其进行乐器、乐理、演唱等辅导中获奖六次……”,歌曲曾多次获奖。

        74年,马政川先生正式调入神木县晋剧团工作,开始了真正的艺术创作生涯。他的多篇音乐、戏剧论文曾载于《西部音乐报》、《陕西文化》、《陕西农民报》、《文化艺术报》、《当代戏剧》等报刊杂志。

        光明荏苒,进入90年代,马政川于天命之年离开了戏剧舞台,但他仍然念念不忘音乐艺术。回忆以前所走过的坎坷之路,他感到自己要做的事还很多,眼前最大的希望就是将从小依伴着他长大、萦绕在他耳畔的山曲、酒曲、二人台、唢呐曲等整理成集,保护好这些艺术,为后人留传下来。挖掘整理民间音乐的思想意识萌动了他写作的欲望,为了能搜集到遗落在民间濒危的唢呐曲牌,他甚至与吹手在一起共事,参加农村庙会的演奏。他较为完整地记录了陕北唢呐、陕西二人台、陕北道情等民间音乐。为了《陕北二人台曲牌集》能早日问世,他不畏劳苦、自费采访、跑出版社,足迹遍布神、榆、府三县及山西、内蒙等地,带着辛酸和泪水,96年,书终于出版了,马政川脸上露出了笑容。98年又接着搜集出版了《麟州酒曲山曲集》,之后《塞上情歌》、《麟州唢呐曲集》等相继出版。

        强烈的创作意识驱动了他完成多部著作的信心,今年他又出版了一本《真想你呀哥哥》的民歌集,并正在搜集整理《神木道情》,为内蒙古通志馆的《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大型辞书提供音乐和文字资料。中宣部搞的四省区二人台艺术电视记录片、《榆林日报》“神木报”神木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中国文化部社图司司长张旭,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雷达、省音协主席贺艺,榆林市委副书记李涛,榆林市委宣传部长刑解放,神木县县长郭宝成等人先后为马政川的著作题字作序。神木县文化局项世荣局长在书的跋中说:“我们期望着神木大地上出现更多的象老马这样为艺术无悔奉献的人”……

        马政川是民间音乐方面的奇人、前辈,更是无数工作在基层从事民间艺术同志们的楷模榜样,神木这片厚重的土地需要这样的人,因为他勤劳、刻苦、乐于奉献……有关马政川的了解与记忆,不妨请多翻看他的著作。就《麟州唢呐曲集》而言,整个书的内容深刻,条理明确,实用性强,堪称是民间音乐教材和研究的精诚之作。该书的前边自序中曾写道:“站在鲜活嫩绿的春的边缘,请您翻开下面那一页页动情的充满无限思绪的岁月,那不是阿拉伯‘天书’它会带给您山的雄浑,水的妩媚,云的飘逸,雨的潇洒,它会将您引入一方浮土,去领略那没有困惑和彷徨的……”如此细腻的语言,由此可窥见马政川先生的独具匠心。

        几十年如一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至今他已出版了音乐书籍6本。除了“笛子吹奏法”和“二股弦演奏法”因种种原因未能出版,至今还有“黄土天籁”和“神木道情”两书正待出版。至目前为止,他共作了读书笔记15本,约300万字,抄录音乐书藉57本,约1026万字。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田耀农老师,中央音乐学院的褚历教授,美国的肯尼迪先生,日本的深尾叶子教授等人士先后带自己的学生来与他交流请教民间音乐方面的知识、马政川先生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民艺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歌曲获得了文化部、中国音协、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太平杯”歌赛“优秀创作奖”。此外他的民间诗歌也多次发表并获奖。同时他的本人传略也被收入《神木县志》、《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国艺术界名人录》、《中国诗星》、《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中外名师录》等20多种辞书中。  

        艾青先生曾经说过:“问我为什么要流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挚深。”马老先生对陕北的这片土地同样有着一种挚爱,因为这里有他勤劳的父母;这里有他的第一声啼哭;这里有他的欢乐和痛苦;这里有他难忘的一草一木。无论是飞越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还是漫步在黄河岸边撒满金色阳光的林荫小道上,一点一滴他都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甘甜。2004年3月,省文化厅授于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马老先生又一次得到政府的肯定,得到了省文化厅领导的赞赏及文艺界友人的认可。

        岁月如梭,马老先生艰苦寻觅,潜心研究,他老骥伏枥,壮志未酬,无论如何,他的业绩贡献终究是要在历史上涂上重重的一笔并为历史所铭记。

        陕北人民不会忘记家乡黄土塬上有个矢志追求音乐艺术的马政川给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艺术的道路铺满了“鲜花”也充满着“荆棘”。相信在以后的芝术道路中,他的作品、人品将随着岁月的车轮永传后世。

        


    梁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